历史人物 西晋末年大臣、将领麹允简介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西晋末年大臣、将领麹允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西晋末年大臣、将领麹允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麹允
国籍:西晋
逝世日期:316年
职业:官员、将领
主要成就:击破刘曜,擒获殷凯
籍贯:凉州金城(今甘肃兰州)
官职:大都督、骠骑将军
谥号:节愍侯
追赠:车骑将军
麹允人物生平
攻打阎鼎麹允,是凉州金城(今甘肃兰州)人。麹氏与游氏世代为豪族,西州因此有歌谣:“麹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永嘉五年(311年),汉赵攻陷洛阳(今河南洛阳),掳走晋怀帝司马炽,阎鼎等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拥立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阎鼎总理百官。麹允当时担任安夷护军、始平太守,心中妒忌阎鼎的功劳,并且设法躲避他的权势。因阎鼎杀死京兆太守梁综,麹允便与梁综的弟弟冯翊太守梁纬等人攻打阎鼎,阎鼎逃走。
(历史lishixinzhi.com)永嘉六年(312年),雍州刺史贾疋讨伐贼寇张连,被张连所杀(一说被匈奴屠各部所杀),于是众人推举麹允兼任雍州刺史,作为盟主,按照朝廷制度,选拔设置官员。
对抗刘曜建兴元年(313年),司马邺即皇帝位,是为晋愍帝。晋愍帝任命麹允为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并仍然担任雍州刺史。当时汉赵将领刘曜、殷凯、赵染数万人进逼长安,麹允击败他们,在阵前生擒殷凯。
建兴三年(315年)九月,刘曜攻打北地郡,麹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十月,麹允进攻并驻军在青白城以援救北地郡。刘曜听说后转而进犯上郡,当时麹允在灵武扎营,因兵力弱不敢前进。
建兴四年(316年)七月,刘曜再度围攻北地郡,北地郡太守麹昌派信使向麹允求救,麹允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赶赴北地郡。麹允离城数十里,群贼绕城放火,烟尘遮天,刘曜放出间谍骗麹允说: “郡城已经陷落,焚烧将尽,要救援也来不及了。”麹允相信了,朝廷军队众兵非常惊惧,不战而溃散。过了几天,麹昌突围奔赴长安,北地郡就此陷落。
发愤自杀麹允生性仁厚,没有威严不果断,吴皮、王隐一类的无赖恶人,都加封重爵,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杨像、扶风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全部升任征镇镇守一方,加封侍中、常侍,小到村庄主帅,都赐予银青、将军之号,为的是安抚笼络众心。然而诸将骄横恣肆,不给下级恩惠,人情离散,因此羌胡跋扈,关中混乱。
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城内外断绝联系。十月,长安城发生严重饥荒,米价一斗达到黄金二两,并出现人吃人的情况,长安城中一大半人饿死。太仓中有酿酒用的曲饼数十块,麴允将曲饼砸碎熬粥给晋愍帝喝,不久,曲饼也已经吃光了。晋愍帝哭着对麴允说,如今穷困危急到这种地步,外面没有救援,为社稷而死是他所应该的。但想到将士们遭受的磨难,应趁城未陷落而行全身之计,或许可以使百姓免受屠戮之苦。于是准备向汉赵投降。
十一月十一日,晋愍帝派侍中宋敞向刘曜送上降书,投降汉赵。晋愍帝在出城投降汉赵前,叹息说: “误我事的人,是麹、索二公。”十一月十七日,晋愍帝被送往平阳过流亡生活,麴允和群官都跟从到平阳。晋愍帝遭到汉赵皇帝刘聪的幽禁侮辱,麹允伏地号哭不能起身。刘聪大怒,把麹允幽禁在监狱,麹允发愤自杀。刘聪赞许麹允的忠烈,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谥号节愍侯。
麹允历史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允性仁厚,无威断”
麹允史籍记载
《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相关参考
晋朝人物本名:刘乔字号:仲彦所处时代:西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南阳出生时间:249年去世时间:311年刘乔生平刘乔(249~311)最初任秘书郎,得建威将军王戎赏识而被任命为其参军。咸宁五年(279
卫瓘(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北)。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时重臣、将领,书法家。魏国侍中卫觊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后任廷尉。参与伐蜀战争,出任监军、镇西军司。蜀
卫瓘(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北)。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时重臣、将领,书法家。魏国侍中卫觊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后任廷尉。参与伐蜀战争,出任监军、镇西军司。蜀
王浑(223-297),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三国至西晋时期的大臣,王泽之孙,魏司空王昶之子。承袭父亲京陵侯之位,属魏大将军曹爽部下。嘉平元年(249),曹爽被杀,王浑随之免职。后来又被起
根(?——306)男,东莱(汉今莱州市)人,末年北方农民、流民军首领。根曾任一县(今黄县西南)令,光熙元年(306)利用宗教作号召组织万余人起兵反晋,自称一公,王弥从之,被任命为长史。二人率部袭击
(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时期将领,之子。长驻北方疆土并与北方边族交往频繁。但永嘉之乱后生不臣之心,亦与段部鲜卑交恶,最终被石勒所败。> 母亲赵氏出身贫贱,只因常
人物生平王接,字祖游,河东猗氏人,汉京兆尹尊十世孙也。父蔚,世修儒史之学。魏中领军曹羲作《至公论》,蔚善之,而著《至机论》,辞义甚美。官至夏阳侯相。接幼丧父,哀毁过礼,乡亲皆叹曰:“王氏有子哉!”渤海
王衍字夷甫,出生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从兄王戎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王衍亦以谈老庄为事。他妙善玄言,又居高位,后进仿效,成为当时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虽历任中领军、中书令、尚书令,位至三公,但当皇族争权
王衍字夷甫,出生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从兄王戎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王衍亦以谈老庄为事。他妙善玄言,又居高位,后进仿效,成为当时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虽历任中领军、中书令、尚书令,位至三公,但当皇族争权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斩杀曹爽,王浑循例遭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年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