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诸葛乔简介

Posted 祖父

篇首语:我的知识和成功,全是靠勤奋学习取得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诸葛乔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诸葛乔简介

三国人物

本名:诸葛乔

字号:伯松本字仲慎

所处时代: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琅邪阳都 [今山东临沂]

出生时间:204年

去世时间:228年

籍贯:琅邪阳都

职位:驸马都尉

诸葛乔家族史

祖父:诸葛珪

从祖父:诸葛玄

父亲:诸葛瑾

(历史lishixinzhi.com)

叔叔:诸葛均,诸葛亮

兄弟:诸葛恪、诸葛融

族兄弟:诸葛瞻

子侄: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因诸葛恪被杀,无嗣,便回作诸葛瑾之后。

诸葛尚,诸葛瞻长子。

诸葛京,诸葛瞻次子。

诸葛乔历史评价

陈寿:“与兄元逊俱有名於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

时论者: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

诸葛乔个人典籍

事迹介绍

诸葛乔与兄长诸葛恪都

有名于当时,评论的人认为诸葛乔的才能比不上哥哥,但他本身的个性超过诸葛恪,起初,诸葛亮还未生子,向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瑾就禀告孙权,让诸葛乔到蜀汉,诸葛亮把诸葛乔当作自己的嫡子,所以改了他的表字。诸葛乔被任命为驸马都尉,跟诸葛亮一起去了汉中,与霍弋一起参赞军务。诸葛亮还写信给诸葛瑾说:“诸葛乔本应该回成都,但各位将军的子弟都参与行军,我认为诸葛乔也应该同甘共苦。今日让他带领五六百士兵,与各位将军的子弟驻扎在山谷中。” 历史记载

《三国志》记载诸葛乔死于建兴元年(223年),时年二十五岁。何焯和钱大昭都指出诸葛乔与诸葛亮一起驻扎在汉中是在建兴五年(227年),所以《三国志》的此项记载有误,何焯还认为诸葛乔是死于建兴六年(228年)。后,诸葛恪兄弟被灭族,而诸葛亮也有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故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重归亲生祖父诸葛瑾一支,以延续其后嗣。

相关参考

三国历史 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其一生经历,自阳都而荆襄,而巴蜀、云贵、汉中,几乎涉足大

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三国史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其一生经历,自阳都而荆襄,而巴蜀、云贵、汉中,几乎涉足大半个中国。到了他的晚年,随着北伐的连年用兵,在陇原大地上也多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历史人物 诸葛亮心中的理想接班人,诸葛乔是个怎样的人

对诸葛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多次乱世,也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而要说到最著名的乱世,莫过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了,由于

历史人物 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黄月英别号:黄硕,黄婉贞,阿丑国籍:中国(三国)民族:汉出生地:荆州襄阳沔南(湖北襄阳黄家湾)父亲:黄承彦配头:诸葛亮后代:诸葛果,诸葛乔,诸葛瞻,诸葛怀黄月英人物平生黄月英,别名黄婉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乔玄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乔玄别号:桥玄、乔公祖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出生日期:110年死日期:184年6月6日,一作183年职业:将领、官员重要造诣:保境安民,击破异族扰乱官

三国历史上曹操是觊觎大小乔美色才引起赤壁之战的吗

三国时曹操欲吞并东吴,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达江东劝说孙权联合抗曹。周瑜是东吴的关键人物,诸葛亮为说服周瑜,欲擒故纵道:我有一计,既不必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必亲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两个人到江北给

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 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诸葛亮首出祁山失利嗣子诸葛乔殒命陇原  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其一生经历,自阳都而荆襄,而巴蜀、云贵、汉中,几乎涉足大

铜雀台与二乔无关 揭秘三国史上最大的谣言

《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讲到周瑜从鄱阳回来,鲁肃引诸葛亮来见,商议讨曹的相关事宜,诸葛亮向周瑜献出一计说道:“愚有一计:只要把两个人送与曹操,曹操的百万之兵便会撤走...

揭秘三国最大的谎言!铜雀台其实和二乔无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一段智激周瑜的情节,讲的就是诸葛亮挑唆周瑜。说人家曹操要来收你们家的老婆和大姨子了,赶紧藏好。以免被辱。这一段是真是假呢?《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揭秘三国最大的谎言!铜雀台其实和二乔无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一段智激周瑜的情节,讲的就是诸葛亮挑唆周瑜。说人家曹操要来收你们家的老婆和大姨子了,赶紧藏好。以免被辱。这一段是真是假呢?《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