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张鲁简介
Posted 太守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张鲁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张鲁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张鲁
别称:张镇南、米贼
字号:公祺公旗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人
去世时间:216年、245年或259年
主要作品:《大道家令戒》《老子想尔注》
主要成就:雄踞汉中,保留天师一脉传承
籍贯:沛国丰县
信仰:五斗米道
职业:五斗米道天师、军阀
官职:镇南将军
爵位:阆中侯
谥号:原侯
追封: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藏处:邺城东
张鲁人物生平
雄踞汉中张鲁是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在张陵死后,张鲁父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于益州牧刘焉家。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的关系
,得到信任。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在刘焉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焉死,其子刘璋代立。刘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由,尽杀张鲁母及其家室。又遣其将庞羲等人攻张鲁,多次为张鲁所破。张鲁的部曲多在巴地,刘璋于是以庞羲为巴郡太守。张鲁袭取巴郡。于是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暂的政教合一的反动政权。
据史料记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社会动乱,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
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张鲁在汉中二十多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降曹北迁当时曹操把持的东汉政权无暇顾及汉中,遂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一作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统治巴、汉近三十年。
(历史lishixinzhi.com)后来有人在地下挖到了玉印,众人都想要尊张鲁为汉宁王。张鲁的功曹阎圃劝谏道:“汉川的百姓,户口超过十万,财富很多而且土地肥沃,四面地势险固;上可以匡扶天子,那就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之流,最差也是窦融之类的人,可以不失富贵。现在承制设置官署,势力足以决断事务,不用称王。希望您暂且不称王,不要先招来祸患。”张鲁听从了阎圃的意见。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阳平关,张鲁想要投降曹操。但张鲁弟张卫不听,率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为曹操所破。张鲁闻讯,想磕头称降。阎圃又献计说:“如今您谁被迫谒见,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不如先到朴胡去抵抗,然后再向他献礼称臣,这样才会得到曹公的重用。”张鲁于是率军前往巴中。临行前,左右的人想将仓库里的宝物全部焚毁,张鲁说:“我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但这一意愿没能让曹公知晓。今天我们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并没有别的意图。宝货仓库,应归国家所有。”于是将宝物都妥善藏好才离去。
曹操到达南郑后,对张鲁的行为深加赞许,又因张鲁早有归顺之意,所以派人前去慰问。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太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万户。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邺城。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替自己的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后世道教徒称张鲁为“张镇南”。
去世张鲁死后谥号原侯,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东。
张鲁个人影响
张鲁投降曹操后,大量徒众
北迁,《三国志·张既传》载,张鲁降后,“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张鲁及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长安、洛阳、邺城)之后,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经历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五斗米道的势力发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张鲁后世追封
元成宗时,下诏称:“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成,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有异人,出禅治化,系师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封张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张鲁轶事典故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张鲁在逃亡巴中时。刘备接受黄权的意见,以黄权为护军率部准备迎接,而阎圃劝张鲁北降曹操:“协助以成大事,应该附讬曹操;如果不这样,就西结刘备来归附。”张鲁愤怒的说道:“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于是投降曹操。>
张鲁与《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道教
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经典。关于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是张陵著,另一说认为该书作者是张陵之孙张鲁。一说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辨正论》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所世道书多沿此说。另一说认为该书作者是张陵之孙张鲁。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中认为《想尔注》作者可能是张鲁,也可能是汉末荆州牧刘表,不能确定。而明代《正统道藏》中《传授经戒仪注诀》明确认为,《想尔注》是张鲁托名想尔而作的。元代列大彬《茅山志》卷九《道山册》引用陶弘景《登真隐诀》,说明的有关张鲁所注的五千文本的具体情况,正好与今敦煌《想尔注》残卷情形完全相合,由此可证,《想尔注》确是张鲁所著。
张鲁历史评价
陈寿: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
,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裴松之:张鲁虽有善心,要为败而后降,今乃宠以万户,五子皆封侯,过矣。
刘备: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
《南郑城碑》:位尊上将,体及人臣,五子十室,荣并爵均,童年婴稚,抱拜王人,命婚帝族,或尚或嫔。
郝经:燕、绣以剧盗,鲁以妖贼,力屈而降,不鏖遗民,有足嘉者。
王夫之:张鲁妖矣,而卒以免于死亡,非其德之堪也;听阎圃之谏,拒群下之请,不称汉宁王,卫身之智,足以保身,宜矣。呜呼!乱世之王公,轻于平世之守令;乱世之将相,贱于平世之尉丞;顾影而自笑,梦觉而自惊,人指之而嗤其项背,鬼瞰之而夺其精魂,然而汲汲焉上下相蒙以相尊,愚矣哉!陈婴、周市之所弗为,张鲁能弗为,张鲁之所不为,而吕光、杜伏威、刘豫、明玉珍汲汲焉相尊以益其骄,骈首就戮而悔之无及,以死亡易一日之虚尊,且自矜也,人之愚未有如是之甚者也。
毛泽东: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三十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
《剑桥中国秦汉史》:张鲁的目的不是要取代帝国的权力制度,而是要改良它。他设法当了这个庞大的政治和宗教会社的头目,直到公元215年他与曹操合流才使运动草草收场,他被曹操加官进爵,并且与曹氏联了姻。
相关参考
杨松,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在张鲁配下任职,杨柏之兄。 支配益州的刘璋由于担心汉中张鲁的威胁,打算与刘备共抗张鲁,但反受刘备攻击,只好向已反目的张鲁要求援军。而曾败于曹操而投奔张鲁的马超则任援军
三国人物本名:杨昂所处时期:东汉民族族群:汉族重要造诣:率兵助马超争取凉州主公:张鲁杨昂个人资料相干人物杨柏、杨松、马超、张郃、张鲁、张卫、曹操(历史lishixinzhi.com)杨昂汗青列传汉宁太
三国人物本名:阎圃所处时期: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巴西安汉职位:功曹爵位:平乐乡侯曾仕主公:张鲁、曹操、曹丕阎圃人物平生阎圃是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盘据巴、汉,就以阎圃为功曹。一日,有农人从地里
三国人物中文名:昌奇泉源:《三国演义》范例:人物(历史lishixinzhi.com)职位:杨任部将昌奇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见于野史纪录。为杨任部将。曹操攻张鲁,杨任与夏侯渊战于南郑。任遣部
三国人物本名:杨任所处时代:东汉末民族族群:汉族作古时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重要造诣:迎击曹操,获得小胜所属:张鲁杨任人物平生(历史lishixinzhi.com)杨任(?-215),东汉末年
汉末三国时期,张鲁是汉中一代的军阀,我们知道汉中最终是刘备的地盘,但也是刘备从曹操手里抢过来的,而在曹操之前,汉中就是归张鲁管辖。关于汉中为何会归属曹操,这就与张鲁这个人对待曹操和刘备两人不同的态度是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后被曹操战败,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凉州霸业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后被曹操战败,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凉州霸业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后被曹操战败,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凉州霸业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
汉中之战失利后,张鲁选择投降曹操,为何不投靠刘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发生在南郑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张郃、徐晃、夏侯渊、贾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