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锄禾日当午作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锄禾日当午作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锄禾日当午作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
锄禾日当午作者品行低劣、生活奢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短短20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由于《悯农二首》揭露社会不公平、同情农民疾苦,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
如果只是熟读《悯农二首》,而不了解李绅的整个人生,你一定会认为李绅是个生活俭朴、心地善良的人。但是,当得知李绅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时,你会做何感慨?文品与人品有时候并不一致,“文如其人”之说,对李绅而言绝对是个谬论。
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担任过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地方官,但他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然而,李绅发迹后再也没有了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摘,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吉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问那个家仆是干什么的,家仆说:“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不必报来。”
发迹后的李绅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唐朝中晚期,士族势力逐渐衰微,庶人阶层通过科举进入了政权的核心。而原来掌握大权的士族又不甘心放弃政权,于是同庶人出身的官员争夺权力。士族官员以李德裕为首,故称李党。庶人官员以牛僧孺为首,故称牛党。牛李两党水火不容,双方互相倾轧了近40年,史称“牛李党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中,李绅紧跟李党老大李德裕,是李党中的骨干分子。
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他晚年经手的“吴湘案”。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其时,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以死刑。但此案上报到朝廷后,谏官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李绅为何执意处死吴湘?按照奏章中的说法,事情的起因是扬州都虞候刘群欲娶流落广陵的美女阿颜,不料阿颜的养母却悄悄把阿颜嫁给了江都县尉吴湘,刘群闻讯后非常气愤,就唆使他人举报吴湘贪污公款、强娶民女。但是,如果李绅与吴湘之间没有私人恩怨,李绅不可能如此坚决地处死吴湘。因此,一些史籍中对此事另有说法。《北梦琐言》中的说法是,李绅欲纳美女阿颜为妾,没想到却被吴湘捷足先登了,李绅勃然大怒,欲置吴湘于死地。由于吴湘迎娶阿颜的聘礼丰厚,李绅便下令调查他的收入来源,很快便发现吴湘有贪污行为。而《册府元龟》中的说法是,李绅欲夺阿颜献给李党老大李德裕,所以一心想干掉吴湘这个绊脚石。
不过,以上说法不见得真实。毕竟李绅和李德裕都是老之将死之人(李绅在此事后第二年就死了,李德裕死于五年后),不太可能为争夺一美貌女子谋人性命。而且,李绅家
相关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以一首短短二十个字的悯农诗《锄禾》,名声响彻古今中外,然而近年来,常有文章揭发他后来品性不端,如生活奢侈糜烂、对百姓不复有悲悯
《锄禾》作者不节省公然引领纸醉金迷生活 600年前的一天,朱皇帝很生气,命人把孟子的牌位从全国的文庙里赶出去,把《孟子》划为禁书。老孟一向被认为是孔圣人最好的接班人,怎样就这样了呢?别急
《锄禾》作者不节省公然引领纸醉金迷生活 600年前的一天,朱皇帝很生气,命人把孟子的牌位从全国的文庙里赶出去,把《孟子》划为禁书。老孟一向被认为是孔圣人最好的接班人,怎样就这样了呢?别急
历史人物 他出身贫寒写了传诵千年的《悯农》 却成了残暴的官吏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中国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作者李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中国古代农民的同情,也成为今天人们珍惜粮食的劝语。李绅年少家贫,当他看到农民们在烈日下工作时,写下了传诵至
汉朝初年,大臣魏无知向刘邦举荐了降臣平。因为深信魏无知,刘邦立刻封平为护军中尉。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人偷偷对刘邦说:“平只有花拳绣腿,没有真才实学。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品行低劣的小人。他投魏不被魏所容,
慈禧太后想必大家都知道,垂帘听政和后来卖国求荣都是慈禧干出来的事。但是据传闻慈禧不仅在政治上胡作非为,而且在私生活上也非常地荒淫无度。据传闻慈禧太后有无数男宠,后宫生活可谓淫乱,而且慈禧太后非常好吃,
一只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如今还能有谁没吃过鸡?尽管鸡也有品种优劣之分,但人们也能够判断出一只鸡的价格。而历史上却有一只鸡卖出了5000两白银的天价,堪称历史上最昂贵的鸡,即使当今,恐怕也
胡雪岩生于公元1823年,去世于公元1885年,原名光墉,字雪岩,幼名顺官,安徽绩溪人,胡庆余堂创始人。他出身贫寒,后凭自己的经商才能成为为一代巨贾。慈禧太后亲授他黄袍马褂和红顶戴。由商入官,做到
胡雪岩生于公元1823年,去世于公元1885年,原名光墉,字雪岩,幼名顺官,安徽绩溪人,胡庆余堂创始人。他出身贫寒,后凭自己的经商才能成为为一代巨贾。慈禧太后亲授他黄袍马褂和红顶戴。由商入官,做到“布
陶侃一生和王导三次交手:第一次在建康,看似打成平手。但陶侃得到湘州,捡了大便宜,已稍占上风;第二次交手,陶侃又得到江州,王导无条件地投降。陶侃踌躇满志,再次出手时,想到了曾经的一个梦。废黜王导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