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举荐“夺妻之恨”的人为国相
Posted 家臣
篇首语: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举荐“夺妻之恨”的人为国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举荐“夺妻之恨”的人为国相
举荐有“夺妻之恨”的“情敌”做相国的春秋奇人 >核心提示:后来,赵简子领地的国相职位空缺了。赵简子就让解狐给他推荐一个精明能干、忠诚可靠的国相。他想了想,觉得只有他原来的家臣刑伯柳比较适合,于是就向赵简子推荐了他。本文摘自《幕僚生存智慧》,作者:雪川,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都说要公私分明,可人是感情复杂的高级动物,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是不易的。而本站网上有一位叫解孤的大夫做到了,而且做到极致,让人叹为观止。 晋绰公执政时期,有个叫解狐的大夫,是名将解扬的儿子。他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晋国有个叫赵简子的大夫和他十分要好。 解狐有个爱妾叫芝英,生得貌美体娇,深得解狐的喜爱。可是,有人告诉解狐说,他(解狐)的家臣刑伯柳和芝英私通。解狐不信,因为刑伯柳这人很忠实。于是那人决定用计使刑柏柳和芝英暴露原形。 第二天,解狐突然接到晋君旨意,要到边境巡视数月。由于任务紧急,解狐连亲近的幕僚刑伯柳都没带,就匆匆出发了。 真是天赐良机,芝英不由窃喜。开始两天她还不敢去找刑伯柳,第三天,她实在熬不住了,就偷偷地溜进了刑柏柳的房间,两人正在房中卿卿我我、如胶似漆的时候,房门突然大开,解狐满面怒容,带着侍卫站在那儿。原来,他根本没接到命令要去巡边,而是在附近躲了起来,一接到报告,就马上回府,果然逮个正着。 解狐把两人吊起来拷打细审,得知原来芝英是爱慕刑伯柳年轻英俊,就找机会勾搭成奸。知道情况后,解狐怒火更大,他把两人痛打一顿,双双赶出了解府。 后来,www.cha138.com赵简子领地的国相职位空缺了。赵简子就让解狐给他推荐一个精明能干、忠诚可靠的国相。他想了想,觉得只有他原来的家臣刑伯柳比较适合,于是就向赵简子推荐了他。 赵简子找到刑伯柳后,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国相,刑伯柳果然把赵简子的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赵简子十分满意,夸奖他说:“你真是一个好国相,解将军没有看错人啊!”刑伯柳这才知道是解狐推荐了自己。自己是他的仇人,为何却要举荐自己呢?也许他这是表明要主动与自己和解吧?于是刑伯柳决定拜访解狐,感谢他不计前嫌,举荐了自己。 刑伯柳回到国都,去访解狐。通报上去后,解狐叫门官问他:“你来,是因为公事还是因为私事?”刑伯柳向着府中解狐住的地方遥遥作揖说:“我今天赴府,是专门负荆请罪来了。刑伯柳早年投靠解将军,蒙将军晨昏教诲,像再生父母一样。伯柳做了对不住将军的事情,心中本就万分惭愧;现在将军又不计前嫌,秉公举荐,更叫我感激涕零。”门官又为刑伯柳通报上去。刑伯柳站在府门前等候,却久久不见回音。他正在疑惑难解的时候,解狐突然出现在门前台阶上,手中张弓搭箭,向他狠狠射出一箭。他来不及躲闪,那箭已擦着他耳根,直奔他身后去了。刑伯柳吓出了一身冷汗。解狐接着又一次张弓搭箭瞄准他,说:“我推荐你,那是为公,因为你能胜任;可你我之间却只有夺妻之恨,你还敢上我的家门来?再不走,射死你!” 刑伯柳这才明白解狐依然对自己恨之入骨,他慌忙远施一礼逃走了。 韩非主张“私怨不入公门”,解狐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可谓“外举不避仇”,值得学习。 【闲言碎语】 解狐居然放过与之有“夺妻之恨”的刑伯柳。这且不算,尚要举荐那位“情敌”担当大任。这在一般男儿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没杀了他算那小子走运,还举荐他当官,至于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解狐在大义面前具有的是何等的胸怀。 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将使你获得朋友。尽管此刻你的朋友对于你来说无足轻重,但难保某一天不会派上用场。所谓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你的宽容一定会得到没有注水的回报。相关参考
喜欢历史的人,无不对春秋战国时期脱帽致敬。这是中国人的童真年代,无法让人不喜欢。男人看谁不顺眼,甭管是亲爹还是贼人,宰了;女人看谁顺眼,甭管是亲哥还是世仇,“通”了。我们今天所言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喜欢历史的人,无不对春秋战国时期脱帽致敬。这是中国人的童真年代,无法让人不喜欢。男人看谁不顺眼,甭管是亲爹还是贼人,宰了;女人看谁顺眼,甭管是亲哥还是世仇,“通”了。我们今天所言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自古以来,即使脾气再好的男人,在两件事上绝不会容忍,一种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另一种则是满头绿光的夺妻之恨。但凡有点血性的人,一旦妻子被他人欺负,绝对不会选择容忍,分分钟做出惊人的举动。但是,历史上却
历史秘闻 清朝开国功臣,老婆被清军霸占,非但不敢报仇,反而笑脸相迎
自古以来,即使脾气再好的男人,在两件事上绝不会容忍,一种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另一种则是满头绿光的夺妻之恨。但凡有点血性的人,一旦妻子被他人欺负,绝对不会选择容忍,分分钟做出惊人的举动。但是,历史上却
生而为人,自当以宽广之胸怀,温情地对待世界。但人间又有“四大恨”,不在温情之列,它们分别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亡国之奴、灭门之祸,四者但凡有其一,剩下的就只是不共戴天了。但三国时期,却有这么一位武
曹魏一猛将,置杀父之仇于不顾,果断投靠敌人,却赢得了后人称赞
自古以来,中国都讲究“以和为贵”,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有两大仇恨决不能容忍,一是杀父之仇,二是夺妻之恨。但是,乱世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猛将,他置杀父之仇与不顾,果断
历史秘闻 曹魏一猛将,置杀父之仇于不顾,果断投靠敌人,却赢得了后人称赞
自古以来,中国都讲究“以和为贵”,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有两大仇恨决不能容忍,一是杀父之仇,二是夺妻之恨。但是,乱世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猛将,他置杀父之仇与不顾,果断
世界历史 宴会上此人主动将小妾供宾客娱乐,此情景被画下来,现在还成国宝
在中国的价值观中,什么都可以分享,包括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所有美好的东西,唯独自己的妻妾,是绝对不能的。这是关乎尊严的事,因此才有了夺妻之恨,这是不共戴天的。但是下面这位大官,却最喜欢开宴会,而且还主动
董宣,字少平,东汉时期的陈留郡圉县人,为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酷吏,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司徒侯霸闻董宣才能品格,便征召董宣,并向朝廷举荐了他,董宣因此官至北海郡国相。董宣上任国相以后,任命了一个叫公
董宣,字少平,东汉时期的陈留郡圉县人,为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酷吏,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司徒侯霸闻董宣才能品格,便征召董宣,并向朝廷举荐了他,董宣因此官至北海郡国相。董宣上任国相以后,任命了一个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