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的真实悲剧结局

Posted 平原

篇首语: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的真实悲剧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的真实悲剧结局

    春秋时,毛遂在平原君赵胜那里做了三年食客,默默无闻。当时秦国围住了邯郸,赵国希望楚国出兵相救,平原君受命前去沟通。平原君想从自己庞大的食客里挑选二十人陪同自己前往,可挑来挑去,只挑了19个人。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平原君接纳了毛遂。毛遂果然不辱使命,凭自己的机智和无人能敌的辩才说服楚王与赵结盟,共同抗秦。毛遂因此名闻天下。     假若“毛遂自荐”的故事只停留在这个地方,它无疑是非常美好的,让人心生温暖,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故事还有我们不愿看到的另一半。     毛遂自荐后不久,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元气大伤之际,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迎敌呢?赵王立即想到了刚刚立下奇功的毛遂。得知此事,毛遂急如星火地跑到赵王那里,请求赵王不要任命自己做统帅。毛遂说: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能做马前卒,但绝对做不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然而,不管毛遂如何推辞,赵王执意任命他为统帅。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战事惨败,毛遂觉得没有脸面再见赵人,于是避开众人,www.cha138.com到山林里拔剑自刎。     毛遂的悲剧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并不想获取高官厚禄;他有自知之明,即懂得“自惭”,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正应该对毛遂的人生悲剧负责的是赵王,具体地说,是赵王的不知“自惭”。     赵王的失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不晓得知人善用。毛遂有雄辩的口才,有说服别人干某件事的机智,派这样的人去做外交工作,无疑是非常恰当的。但统领一支军队,除了口才之外,还得熟悉对方的军事实力,懂得形形色色的兵法。但赵王不这样想,他以为一个人能够做好一件事,他就能够做好不搭界的其他的事。结果,把毛遂派到了他不适应、也不感兴趣的岗位上。第二,他不知道广选天下贤才。以赵国之大,选一个比毛遂更适合做军事统帅的人肯定是不难的,但赵王只相信身边人,只愿意重用身边人,这样就造成一种尴尬:能够担当大任的人,赵王的眼睛里没有他;赵王最信任的人,恰恰是不能担当大任的。第三,他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在赵王刚有提拔毛遂为统帅的意图时,毛遂就诚恳地说明了自己的不足,希望赵王另选贤明。如果赵王不是那么刚愎自用,盲目相信个人的判断,而是像毛遂一样能够“自惭”,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他完全有机会换上一位合适的军事统帅,避免后来出现的悲惨结局。

相关参考

鲜为人知“毛遂自刎 毛遂自荐之后的事

...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但是毛遂之死也算得上是一个并非人人皆知的历史悲剧。战国时期,毛遂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让毛遂才华初展、名垂青史的故事...

倒戈将军孟达的人生悲剧:数易其主最终身死

“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的这句诗,算是对乱世最真实的写照了。乱世之中,政权频繁更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也没什么节操了,倒戈、投降是司空见惯的。但频繁倒戈的人,即使在乱世,也只是别人的棋子,结局大多

倒戈将军孟达的人生悲剧:数易其主最终身死

“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的这句诗,算是对乱世最真实的写照了。乱世之中,政权频繁更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也没什么节操了,倒戈、投降是司空见惯的。但频繁倒戈的人,即使在乱世,也只是别人的棋子,结局大多

结局都悲剧

本文提到的十二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曾经混的很不错,结局也都不怎么好。一千八百年来,他们受到的讥笑很多,得到的理解很少。笔者认为,想要批评一个人,一定要先理解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因为人家没

历史人物 陷于泥垢大悲剧结局

  妙玉结局大揭秘:它最终未能写完,根本原因,恐怕是这种悲剧的力量已经威胁到作者的心理平衡,也远远超出那个时代读者的承受能力。需要一个高鹗把故事调整到平庸的水准,让《红楼梦》留下一个未完成的文本。对高

历史人物 陷于泥垢大悲剧结局

  妙玉结局大揭秘:它最终未能写完,根本原因,恐怕是这种悲剧的力量已经威胁到作者的心理平衡,也远远超出那个时代读者的承受能力。需要一个高鹗把故事调整到平庸的水准,让《红楼梦》留下一个未完成的文本。对高

史上真实的崇祯帝是怎样的?崇祯帝的性格悲剧

历史上真实的崇祯帝是什么样子的?他很自负有一次臣子把他比作了汉文帝,本来是马屁之言,但是崇祯听了十分的不高兴,他认为汉文帝只是一个中上等的皇帝,觉得那汉文帝和自己比根本不值一提。还有一次大臣提到了唐太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徐庶一生是个悲剧

徐庶开始效于刘备账下,后又投奔曹操,是典故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徐庶在《三国演义》中不算是一个主角,但罗贯中对他的描述于史实有较大出入。那历史上真正的徐庶又是怎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纳谋士程昱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徐庶一生是个悲剧

徐庶开始效于刘备账下,后又投奔曹操,是典故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徐庶在《三国演义》中不算是一个主角,但罗贯中对他的描述于史实有较大出入。那历史上真正的徐庶又是怎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纳谋士程昱

南明最后的皇帝永历沦陷缅甸悲剧结局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