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舍身复仇的奇女子黄淑华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舍身复仇的奇女子黄淑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舍身复仇的奇女子黄淑华
1864年7月19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悍将曾国荃率部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对天京军民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掠、抢,全城一片火海,延烧达七、八昼夜之久,大屠杀整整持续了十余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已由屠杀太平军变为抢劫财物和奸淫妇女为主,杀戮的主要对象已变为天京城内的和平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妇女。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在其私人日记《能静居日记》中供认:“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刽子手曾国藩也不得不承认:“秦淮河尸首如麻”。 > 在这场浩劫中,受辱最甚的还是妇女。湘军官兵随意闯入民宅奸淫、掳掠妇女,其“搜曳妇女,哀号之声不忍闻”。造成了一幕幕人间惨剧。天京少女黄淑华,便是千千万万个受害者申的一个。今天,我们从清人黄楷盛编纂的《湘乡县志》中,可以了解黄淑华一家的悲惨遭遇和黄淑华舍身杀贼为家人复仇的壮烈精神,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 黄淑华,字婉犁,江南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其父黄秉良为诸生,早已去世。淑华的大哥黄乃,三哥黄乃瑾,皆是读书人。二哥黄乃璋,长期在外。太平军攻陷天京时,淑华年仅五岁,幼弟乃壁年仅三岁。以后,随着黄淑华渐渐长大成人,家人欲为其择偶,淑华不允,说:“余家居此(指天京),犹燕巢幕上,朝不保夕,何以婚嫁为?”家人只得作罢。 >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攻陷天京。二天后,一伙匪兵闯入黄家,不问青红皂白,杀害了淑华的两个哥哥。一姓申的匪兵抓住黄淑华就往外拉,其“弟牵其衣,母跪而哀之”,也被凶恶的匪徒当场杀害。随后,淑华的长嫂刚好回家退上匪兵,又被杀害。三嫂也不知下落。顷刻之间,www.cha138.com黄淑华家破人亡,亲人们一个个倒在血泊当中。此时的黄淑华悲痛欲绝,请求速死,而这个姓申的匪兵垂涎于淑华的姿色,并不杀她,而是将她掳回寓所,以后又强拉上一艘泊于长江上的船中,准备载回湖南湘乡县老家。同时被掳者,还有姓张和姓金的两个姑娘。在溯江而上的路途中,姓金的姑娘因抗拒匪兵的污辱投江身亡,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也深深感动了黄淑华,正如她后来在自叙诗帖中写道的;“说随女伴到江滨,誓作人间不朽身。”也因这个原因,匪兵不敢对淑华威逼太甚,故得保其女儿身。这时的黄淑华,满怀深仇大限,决心寻找机会,杀掉这名匪徒,为死去的家人复仇,并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当船至湖南湘潭,舍舟登岸之际,淑华便欲杀掉申姓匪徒,与之同归于尽,恰遇另一姓扶的匪兵与申姓匪徒相遇,结伴而行,作为一个弱女子,淑华暂时无法下手。> 到了湘乡县潭市旅店,黄淑华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写于两张帖子之上。书于纸者贴在旅店墙壁上,书于帛者密藏于身。第二天晚上,淑华趁两名匪麻痹大意,饮酒嬉笑之际,巧言助兴,为之唱小曲,并悄悄在酒里下了毒药。夜半时分,一匪徒被毒死,一匪徒在烂醉如泥时被淑华掐死。随后,黄淑华悬梁自缢。此时的黄淑华,年仅17岁,她带着复仇成功的快意,含笑于九泉之下。 > 黄淑华这种舍身复仇的悲壮精神,令人感动不已,正如她在自叙诗帖中写道的:“自古成仁总杀身,吾身何必苦逡巡。凭将浩气还天地,长共贞灵在九垠。”连地主阶级文人编纂的《湘乡县志》也不得不称赞:“夫以淑华贞烈智勇,世所罕觏,”并将黄淑华这个奇女子的事迹和自叙诗帖全文收入。相关参考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中国两千多年,虽然已经彻底结束,但是对后人思想上的影响依然在。其中比较明显的,便是人们对封建皇族有着很大的兴趣。 平头老百姓,不像专家学者那般深入探索,大家好奇的多半是皇
历史人物 伍连德冠的伍连德的生平介绍_伍连德妻子黄淑琼_国士无双伍连德
中文名:伍连德外文名:WULIEN-TEH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英属海峡殖民地(马来亚)槟榔屿主要成就: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代表作品:《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小时候读过几天书,后因家贫而辍学。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伯邑考舍身救父的故事。 大家觉得这方法不错。但是有的大臣认为,光给纣这些东西也许还不行,他未必肯放西伯回来。这句话提醒了伯邑考,他说:“我看要想让我父亲回来,只
“舍身炸碉堡”一直以来接受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个人,那是英雄壮举,是董存瑞式的解放军战士豪情满天语---“为了新中国,冲啊!”但是在影片《突击魔鬼岭(地狱英雄、碉堡浴血战)》中,我们不得不“发现”,舍身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全榜网网中华上下五千年伯邑考舍身救父的故事。 大家觉得这方法不错。但是有的大臣认为,光给纣这些东西也许还不行,他未必肯放西伯回来。这句话提醒了伯邑考,他说:“我看要想让我父亲回来,
我军历史上有两位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且不管他们谁先谁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四川人,他们是四川人的骄傲,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年仅19岁的马特洛索夫为夺取乔尔努什卡村战斗的
2016巴西奥运会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80年前,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参赛的中国选手王润兰、靳贵第、陈镇和、符保卢等人奋力拼搏,凸显了贫弱中国的窘境。抗战爆发后,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投身烽火战场,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有过六次著名的南巡,而六次南巡又有三次在山东停留,东巡泰山、曲阜。这期间,他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同时,也有三件事他坚决不做,这同样反映出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只祭山,不封禅康
原创文章说起堵抢眼,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堵敌军枪眼牺牲殉国的黄继光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而在抗日战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英雄,只不过他的事迹一直不被我们所熟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