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周作人的立场缺失

Posted 鲁迅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周作人的立场缺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周作人的立场缺失

原文标题:周作人的立场缺失

  对周作人的事情了解得越多,越觉得了解他的内心非常难。虽然,他那一代知识分子都充满个性,但最复杂的他应该算其一了。特别是抗战期间的周作人,虽为众人所诟病,而他所做的另一些事情又让人觉得作为一名普通人,他的内心是丰富而又复杂的。李大钊被杀害前后,周作人曾冒著危险将他的遗孤接到自己家里避难,后又与友人沈尹默一起,将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送到日本东京学习。这点连远在南方的鲁迅都给予了赞扬和肯定,他曾对周建人说:送李大钊之子赴日,当时别人并不肯管,而周作人却掩护他,可见周作人对李大钊为主义献身的精神是深表同情的。之后,周作人一直在竭力帮助李大钊的遗属。一九三三年李大钊的夫人病笔,周作人又与众朋友“会谈守常子女教养事”(据周作人日记)。一九三八年,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因参加著名的“冀东暴动”负伤,在决定去延安前,曾在北京暂住。又是周作人给了她许多帮助,并介绍她在北京大学做临时教员。李星华去延安前,曾与周作人有过交流。李星华很关心周作人当时的处境,周作人让她放心,说:“我绝不会做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李星华问他在延安那边有什么事要办,他回答:“延安我不认识什么人,只认识一个毛润之,请你给他带好。”由此可见,周作人当时不但知道李星华是抗日分子,还是共产党员。那他也就该明白自己承担的风险,但他并未因此避之唯恐不及。当时,周作人既不是共产主义的赞同者,也不是同情者,他甘愿冒著极大的危险帮助李大钊的遗孤,只是对作为朋友的李大钊个人的敬佩。这表现出了他作为中国文人的基本良知。

  不过周作人并没有兑现自己对李星华的的承诺,最终还是在伪政府内任了职,使自己的一生负上抹不掉的污迹。有一位日本学者曾在其所著的《北京苦住庵记》中以大量的资料,客观地分析了周作人当时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梁实秋也说过抗战初期的周作人“没有政治活动,没有政治色彩,没有政治野心。”但生于乱世,处于那样一种境地,想避世,想“苟全性命于乱世”都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你没有,外部环境就会强迫你选择。

www.cha138.com

  曾有人质疑同样对日本文化非常了解,在日本有著很大的影响,与日本文化界关系密切的鲁迅,对日本的没有应有的反映,并对中日战争爆发后鲁迅会是什么态度有过猜疑。其实,鲁迅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过明确的态度和观点,《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算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行动。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一日,鲁迅去世前一周,曾带许广平和海婴到法租界看房子。去世前还嘱托三弟周建人到法租界继续帮助租赁新住处,并为此专门用假名“周裕斋”刻了一枚图章。其所以匆匆忙忙地寻觅新居,原因就是预感到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决定迁出日租界虹口,这既是为了安全,也是表明一种立场。许广平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那时,就是和内山书店断绝一切关系也不可惜。”而鲁迅去世后不久,许广平就带海婴搬进了法租界。在评判周作人的时候,我们真该庆幸自己生在一个远离战火和血腥的年代,无须我们做出必须的抉择;也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多元而宽容的-本#文/来/自/千/里/马学/术/导/航/年代,即使面临重大抉择,也允许人们有自己的思考。有时觉得周作人生于动荡不安,矛盾尖锐,战争不断的时代,是一种颇含宿命意味的不幸。如果生在今日,太平盛世,不管他有多少弱点和缺点,都可以只做他的文人,不问世事,只求唯美,求自己的心性恬淡。正如他自己在《雨天的书自序》中所说:“我只想表现凡庸的自己的一部分,此外并无别的目的。”但在国家危亡之时,是求不得个人安逸的。即使你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难处,有自己的处世哲学,你还是必须有一个符合国家利益的立场。这正是周作人被人诟病,令人怜悯之处。

相关参考

周作人的妻子是谁?鲁迅为何会与周作人闹翻?

  鲁迅本人是中国伟大的文人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弟弟周作人评价就不那么好了,虽然周作人在文学上也有些成就,但大家一直记着的却是他任职伪政权的事儿。  周作人历来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在

周作人,周作人的《两株树——草木虫鱼之三》为什么要大量引用文献

周作人的《两株树——草木虫鱼之三》为什么要大量引用文献资料?因为文章的需要,周作人的《两株树——草木虫鱼之三》要大量引用文献资料周作人散文的主体部分是什么?周作人在五四时期名气很大,确实名不虚传。他在

基因缺失造成的先天疾病

疾病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东西的,但是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永远不生病。有些疾病是外在的可以治疗,但是有些疾病是根本上的很难治愈,比如威廉斯氏综合症就是基因上的毛病,下面一起了解探讨下。威廉斯氏综合症是什么威廉斯

基因缺失造成的先天疾病

疾病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东西的,但是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永远不生病。有些疾病是外在的可以治疗,但是有些疾病是根本上的很难治愈,比如威廉斯氏综合症就是基因上的毛病,下面一起了解探讨下。威廉斯氏综合症是什么威廉斯

知名人物 周作人生平故事简介,周作人历史评价,周作人怎么死的?

周作人,初名魁寿,字星杓,参加县考时改名奎绶,号介孙,入南京水师学堂时改名作人。原字起孟、启孟,后改启明,号知堂。笔名有:开明、子荣、仲密、药堂等;晚年改名遐寿,号苦茶庵老人。浙江绍兴人。鲁迅胞弟。1

历史人物 周作人最终成为汉奸竟是因为怕老婆

周作人最终成为汉奸竟是因为怕老婆  羽太信子不肯南迁,周作人为什么不坚持要南迁呢?因为性格软弱的周作人是个十分怕老婆的人,事事十分牵就羽太信子。  周作人最终成为汉奸竟是因为怕老婆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

历史人物 周作人最终成为汉奸竟是因为怕老婆

周作人最终成为汉奸竟是因为怕老婆  羽太信子不肯南迁,周作人为什么不坚持要南迁呢?因为性格软弱的周作人是个十分怕老婆的人,事事十分牵就羽太信子。  周作人最终成为汉奸竟是因为怕老婆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

战略决策失误与制度缺失

缺乏适应时代要求的战略决策体制机制对于甲午战败之因,梁启超曾经讲到,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从战略决策角度分析,清政府战略决策屡屡失误,既与决策者自

周丰一,周作人的家庭成员

周作人的家庭成员儿子周丰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周丰一和爱人张菼芳照顾周作人度过晚年。前辈祖父:周福清(1838~1904年)父亲:周伯宜(1861~1896年)

《红楼梦》弥补《金瓶梅》的道德缺失

《金瓶梅》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的许多‘第一次’,我特别希望人们能重新解读它。”格非对于自己在小说创作之外,耗费巨大精力写作《雪隐鹭鸶》如此解释。在西方,《金瓶梅》影响大于《红楼梦》格非曾说,中国只有3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