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樱桃花李煜的爱与痛
Posted 樱桃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樱桃花李煜的爱与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樱桃花李煜的爱与痛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南唐后主李煜这首《乌夜啼》,历来为人所称颂。词人随着“林花”的飘零而魂魄回荡、痛彻肺腑的心声,一浪涌过一浪,直至涌聚成东流的无限江水——由恨聚成的江水。林花寄寓了词人对美好过去的追怀,对人生苦痛终难排遣的悲情,它是词人心灵的化身,是全词的灵魂所在。 可是“林花”究竟是什么花?李煜为什么对它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悲怆感? 这要从他的帝王身份说起。 樱桃婆娑在皇家 李煜笔下的“林花”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一直没有定论。而笔者以为,“林花”描绘的是樱桃花。 樱桃,因莺鸟所含食,故名含桃、莺桃,汉代始称“樱桃”。早在周代,就因它是春天最先成熟的果实,作为祭献给祖宗的佳肴,被送到宗庙里供奉。汉惠帝时,叔孙通建议:“礼,春有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后献果之例遂兴。今天想来,冬日乍去不远,春寒料峭之际,能将通红透亮、鲜嫩可口的樱桃摆上供案,满透着吉祥温暖的气息。想那君王眼见着有这样如意的礼物送给祖先,心情定是无比的欢快,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正所谓“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杜甫《往在》)。而在供奉之余,自己采摘几把,端详一番,然后小口小口地品味起来,甜甜酸酸,又是一番快活事。 既然是每年都要上供宗庙,每年都乐于品尝,君王们在自家园林里栽植一些樱桃树,www.cha138.com也就自然而然了。“御苑含桃树”(明吴国伦《樱桃花》),“紫禁朱樱出上阑”(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说的都是皇家樱桃了。樱桃树就在帝王的不远处,它的花发结实,都会轻易映入眼帘,梁宣帝、唐太宗都写有赞赏樱桃的作品。因为樱桃年年献于宗庙的传统,它就和江山社稷息息相关,荣衰与共。 李煜隐居不成,被迫当上国君的时候,南唐已经遭后周侵袭多年,屡战屡败,国势日衰。赵匡胤建立宋朝,陆续吞并一些小国后,加紧了对南唐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形下,李煜满目苍凉,再也不会有唐太宗的心境,写不出“朱颜含远日”、“低枝映美人”那样描写樱桃的欢快作品了。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主,晓得“含桃荐实”,他必定年年要去奉献樱桃给已故的祖父李、父亲李。“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白居易《吴樱桃》)辖有吴地的南唐的樱桃本是大江南北最茂盛、最有光彩的,然而看着如此晶莹剔透的樱桃,想到风雨飘摇的江山,李煜毫无“永永垂无穷”的信心。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李煜《破阵子》)在城破受降次日,开宝八年(975)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李煜没有忘记去辞别宗庙,此时此刻,挥泪不尽,最是伤心。再过十天半月,樱桃花就要开了;再过一个多月,樱桃就将累累低垂,他就可以到禁苑中,采摘上新鲜的几十串,送到宗庙里来供养了。然而辞别之日,永无归期。“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和他李煜,都似那飘落的花朵,纷纷霏霏,如雨,如泪,落下尘埃。相关参考
《红楼梦》的宗旨在于为闺阁昭传,闺阁中历历有人,不能因其不肖,而一并泯灭。因此,作者不仅仅叙述了她们的妩媚多姿,更是在她们品行上大肆泼墨,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的可歌可泣之人。不过作者的爱与恨似乎更集中在哪
摘要:人之将死,其言也真。那些历史名人的遗言,其中的爱与恨、喜与悲、慷慨与悲凉、遗憾与悔悟,让人唏嘘不已。当我们被他们面对死亡时的言语与心境所深深震撼的时候,更应抱有一份深深的思考,和体悟。思考和体悟
有时候,爱与伤害是没有距离的。潘金莲对武松的爱,与随之而来的伤害之间,就没有距离。像许多女人一样,潘金莲相信一见钟情。阳谷县紫石街,那个冬日的上午,前门帘子起处,伴随一阵凉风而至的,是“身长八尺、一貌
乾隆是一位多情的天子,光他的皇后先后就有三个人,更别说其他的嫔妃了。乾隆与其后妃的感情纠葛也常被导演们拍成各类影视剧。就是这样一位风流天子,在他庞大的后宫队伍里,有一个女人却得到了他一生一世的爱与敬,
乾隆是一位多情的天子,光他的皇后先后就有三个人,更别说其他的嫔妃了。乾隆与其后妃的感情纠葛也常被导演们拍成各类影视剧。就是这样一位风流天子,在他庞大的后宫队伍里,有一个女人却得到了他一生一世的爱与敬,
“天神制定的不成文律条永恒不变,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是安提戈涅的天条。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里,吕涅克斯和哥哥忒拜王手足相残,双双战死沙场
她是红透上海滩的“金嗓子”,《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四季歌》均是她的杰作。她也是中国电影90周年庆典时,中国电影世纪奖的得主,《马路天使》代表了她演艺事业的高峰。她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条
据《南史·后妃列传下》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娶徐昭佩为妃,但二人关系不大融洽。这主要是因为元帝只有一只眼睛,相貌不雅。每次元帝临幸徐妃,徐妃“必为半面妆以俟”,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总是惹得元帝“大
...丰富,维吾尔族的劳动人民在口头文学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爱与憎,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笑话、诗歌
据《南史·后妃列传下》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娶徐昭佩为妃,但二人关系不大融洽。这主要是因为元帝只有一只眼睛,相貌不雅。每次元帝临幸徐妃,徐妃“必为半面妆以俟”,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总是惹得元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