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匡胤为何能开启文物盛世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赵匡胤为何能开启文物盛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赵匡胤为何能开启文物盛世

宋太祖赵匡胤遭当代巨人毛泽东讥评为“稍逊风骚”,似是活该――谁叫搞军事政变做了皇帝的他,不曾写出入得了文学史家法眼、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呢?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他却是冤哉枉也。虽然他本人在文化艺术方面说不上有什么造诣,但是,他开创的宋王朝,却是数千年华夏文明史的巅峰所在。而且,这巅峰的形成,跟他制定的宋朝治国方略,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我认为,赵匡胤在文化上的贡献,比起那些本身略有文采、不逊风骚但所开创的王朝却万马齐喑、近乎文化沙漠的帝王们来,要伟大得多。

宋代是华夏文明史的巅峰所在,这不是笔者发明的观点,而是众多文史学者的共识。宋人朱熹认为,“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史尧弼说,“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亦说,“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倘若只有宋人这样说,或许有自吹自擂之嫌。但是,后代也有不少人作如是评说。元人脱脱等说,“…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宋史・太祖本纪》)近人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当代学者邓广铭也说,“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本站网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代之所以能在华夏本站网上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固然有文明史本身规律的作用,即汉唐两朝的积累,为宋代文明的更上一层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观的起点。但是,前朝的基础,有可能成为后代的废墟;前朝的高度,也可能成为后代下滑的起点。宋朝之所以能在文化建树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跟它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立下了保护文人士大夫的誓约,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旧题陆游撰《避暑漫抄》(也有说是宋叶梦得撰的)记载:登基第三年,赵匡胤秘密刻了一块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称之为誓碑。誓碑用黄金幔覆盖着,平时门户紧闭,任何人不得入内。命令有关官员,打那以后,只有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拜谒太庙礼仪完毕之时,才让皇帝恭敬诵读誓词。诵读之时,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贴身随从,其他人都远远站立。皇帝到了碑前,再拜下跪默诵完毕,又再拜之后退出。大臣侍从,都不知道誓词的内容。后来,每任皇帝都循例行事。靖康之变,室门洞开,人人皆可入内观看。这才知道,石碑高七八尺,宽四尺多,誓词共三行。一行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槽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行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磔之。”

对于誓碑的真实性,有若干现代学者提出了质疑乃至否定的意见。质疑和否定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宋代皇帝并非如誓词所约不杀大士大夫,实际上是杀了不少大臣的;二是那样的誓词公布之后更加有利于赵宋王朝,没有秘藏太庙的必要。我认为,这两点理由都有格难通之处,都不足以否定誓碑的存在。

www.cha138.com

先说第二点。那样的誓词,今人看来,好像是有利于赵宋王朝统治的,但放在赵匡胤登基之初,则显然不利于赵氏政权。道理很简单,让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的主要力量是军人,不是士大夫;军人们刚刚被“杯酒释兵权”,心里难免有怨气。那种情况下公布向士大夫倾斜的立场,很容易进一步激起军人们的不满情绪,酿成灾难。嘱咐继位者对柴氏子孙法内开恩,是赵匡胤的处事分寸,是低调方式。将这种“恩典”公诸于世的高调方式,除了不利于树立赵宋王朝刑律的威严,还可能招致拥戴赵匡胤登基的军人们的反对。

再说第一点。宋代皇帝包括赵匡胤,的确杀了不少大臣。但论身份,这些大臣基本上都不是“士大夫”――有一定声望的知识分子。《宋史・太祖本纪》记载所杀大臣中,基本上都是贪赃、谋反者,无一知名文人。终宋一朝,似乎也没有一位较为有名的知识分子是被朝廷处死了的。苏轼被诬犯上,被罗织成“乌台诗案”,仍获脱身出狱。

《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乾德(963―968)改元之前,赵匡胤告诉宰相们,年号须选择前代没有用过的。乾德三年,平定后蜀,赵匡胤见没入后宫的宫女所用铜镜背面镌刻有“乾德四年铸”字样的,召集宰相窦仪等咨询,窦仪回答说:“这一定是蜀国的东西,蜀主曾经用过这年号。”赵匡胤听后,很高兴,说:“做宰相,就应该是读书人。”“由是大重儒者”。可见,赵匡胤是欣赏读书人价值的。

赵匡胤亲近读书人,疏远军人,自有他切身经验的缘故:他的皇帝宝座就是自己“陈桥兵变”得来的。对于军人,他有充分的防范理由。他的这条切身经验,后果利弊兼有。利,上文已经说过,使得宋朝臻于文化巅峰;弊,便是使得宋朝在军事上一直强大不起来,饱受北面游牧民族的侵凌之苦,大多数时间里,金瓯残缺。害得爱国人士陆游,临终之际仍在梦想有“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

赵匡胤立于太庙密室的誓碑,第二条中的“不得杀士大夫”,相当于宋朝文人学者的保护伞。它保证了文人学者的人身安全,也就等于给宋朝300余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试想,倘若像秦始皇那样批量坑杀儒生、烧掉百家著作,像朱元璋那样动不动腰斩不听使唤的文人,像满清皇帝那样喜欢弄文字狱,像当代这样有一搞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宋代是决不可能出现诗词的全面繁荣局面,涌现欧阳修、苏轼、陆游、李清照、辛弃疾等众多文学巨星,诞生程朱理学、永嘉学派等学术流派的!

其实,古书里也有一则记载:赵匡胤发迹之前,做过一首题为《日》的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国史馆的专家们觉得这诗文辞不够典雅,收录进国史的时候,就将前两句修改为“未离海峤千山黑,才到天心万国明”。正如古人所指出的,修改后的诗句,反而文气卑弱,不如原作。由此可见,“稍逊风骚”的赵匡胤,也还是懂一点儿诗歌艺术的。至少,他对诗歌艺术的理解能力,不在一般御用文人之下。(丁启阵)

>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这五位得位不正的皇帝,却为何能开创盛世?

古代社会的帝位传承,总是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的办法,但是有些时候,总会有几个例外,比如胡亥、王延钧等。在这些得位不正的皇帝中,也有几个开创了一代盛世王朝,可能做得比原本应该做皇帝的人还要好。其实对于百姓来

唐太宗开唐盛世,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能开创唐朝盛世的景象?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能开创唐朝盛世的景象?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实践去实现.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

宋朝历史 宋仁宗为何能开创出史上最繁荣的时代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

历史人物 钩弋夫人天生紧握拳头无人能开,为何汉武帝一摸就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钩弋夫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人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皇

赵匡胤平定李筠叛乱

自古谁家无忠臣,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为自己主公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哪怕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后周故将李筠也毅然举兵叛宋,最后兵败身亡。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100斤的硬弓,连发连中。后唐时应募入军伍,隶属后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开国帝王,能力绝对是有的,能开创帝国伟业,任何一人都是俊杰。不过虽然本身能力出众,但是却也免不了被后世人诟病的命运,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轶事典故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开国帝王,能力绝对是有的,能开创帝国伟业,任何一人都是俊杰。不过虽然本身能力出众,但是却也免不了被后世人诟病的命运,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后世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宋朝历史 赵匡胤是如何平定李筠叛乱的

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100斤的硬弓,连发连中。后唐时应募入军伍,隶属后唐秦王李从荣麾下,后唐末帝清泰(934——936年)初年迁为控鹤指挥使。后晋出帝开运(944——946年)末年,契丹辽太宗率兵攻入

宋朝历史 浙江南宋古墓清理文物66件 墓主为赵匡胤七世孙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召开“黄岩南宋古墓考古发掘”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了5月初发现的黄岩南宋赵伯纺狗⒕蚪展。据了解,该墓墓主已被确认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罚而赵伯纺构滓彩钦憬省内出土唯一

宋朝历史 宋朝有“盛世”吗

宋朝盛世-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起,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立国三百一十九年,比唐朝持续的时间略长,但其影响却远在唐朝之下。不过,这一时期,却是继唐朝之后,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