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出家的美丽传说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出家的美丽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出家的美丽传说
顺治皇帝像 顺治十八年(1661年)春正月,丁巳日,执政18年的福临突然“辞世”。 皇帝正值青春鼎盛的年华,而且事先又无任何预兆,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各种各样的说法传遍了京城。 其中有一种说法屡屡见诸当时人的笔记作品中。据一则逸闻说,在明朝末年,四川峨嵋山金顶有一个老和尚结庐而居,常常一年也不下山一次,不吃不喝,只是终日在蒲团上打坐。他身边只收了一个小徒弟,这小徒弟当时不过七八岁,因从小在山里长大,倒也能走些山路,平日常常下山化缘讨些饮食。几年以后,有一天,天气晴好,日薄西山,金顶上出现了万道佛光(峨嵋山金顶确实常有奇异的自然景观出现―― 笔者注),老和尚突然把小徒儿叫到身边,对他说:“你好好在这里待一段时间,我要下山走一遭了!” 这小徒儿自幼无父无母,是老和尚把他养大的,所以,与师父的感情如同父子,“不忍师去,牵衣大哭”。 哭得四大皆空的老和尚也有些恻然。想了想,那老僧用手抚摸着小徒儿的光头,说:“快别这样!快别这样!” 小徒儿仍然哭个不停。 老僧长叹一声,伸手从衣袖中拿出一轴图画,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张老僧。 这幅有点怪,“口鼻眼耳悉具,唯无眉”――有眼、有鼻、有耳,但却没有画眉毛。 老僧意味深长地对徒儿说:“我下山后的第12年,你可以离开此地到山下寻我。” “怎么才能寻到师父呢?” 小徒儿问。 “你拿着这幅画,遇见什么人你都给他看,倘若有人说要给你这画中的人物添上眉毛,那个人就是我的化身!” 言毕,飘然而去。 其时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不久,张献忠的残部与入关南下的清军战于四川,大肆屠杀川地居民,那小徒儿潜藏在树木草丛中得以幸免。 11年以后,小徒儿在山上实在不想再待下去了,于是,就提前下了峨嵋山,一路北行,于顺治十七年十月到了北京城北的昌平。 昌平,今名昌平县,明、清之际名昌平州,辖境相当于今天昌平、怀柔、密云、顺义等地,自明成祖以下13代明朝皇陵均在其地。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一年的十月丙寅日,清世祖福临从北京城里出发“观故明诸陵”――参观十三陵。 那小徒儿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仍是浑浑噩噩,于世事并不洞达,见了人多的地方,他就让人看他拿的那幅画。正赶上这天福临的兴致极好,www.cha138.com听身边的侍卫说有这样一个小和尚拿着一幅画,总想让别人看,觉得很有趣,于是,命人把他带到驾前。“把画拿来让朕一观!”福临很和气地对小和尚说。 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把那幅画拿了出来,展开给福临看。 “这画画得还算不错,”福临略略打量了一下,然后说。突然,他双眉一挑,诧异地问那小和尚:“你这画中的老和尚口鼻眼耳悉具,为什么单单没有画眉毛呢?” 那小和尚跪在地上不敢说话,他心里还很委屈地想:“为什么没有眉毛?我怎么知道?师父当年下山的时候只告诉我去寻肯替他添上眉毛的人,他可没告诉我为什么没画眉毛!” 他这里正走神呢,只听福临在那里发号施令道:“取笔墨来伺候!” 左右的人一听,知道这位多才天子又技痒难忍了,一个个不由得会心一笑。 熟悉福临的人都知道,这位世祖皇帝素爱绘画,他画的小幅山水“写林峦向背,水石明晦之状”,颇为时人推许(当然难免夹有一些马屁成分)。据说,他的手指画、人物速写都是一绝。有一次,他在出外巡行途中遇见一个大臣,竟命那人跪于身前,然后取过纸笔,刷刷几笔,就勾勒出那人的一幅小像。 这次见这小和尚拿着的这幅未完工的老僧像,福临自然如象棋国手遇见了一盘“仙人指路”的残局一样,不弄出个结果来,他是绝不肯善罢甘休的。 片刻,一管狼毫软笔,一砚研好的上等徽墨放在了顺治皇帝的面前。好个福临,抬腕运笔,几下就给那老僧加上了两条眉毛,然后,带有几分和蔼、几分自得地对那小和尚说:“你把这画拿回去吧!” 小和尚接过画一看,立即“痛哭伏地”。他这一哭,把福临给哭愣了,忙问是怎么回事。那小徒儿不敢怠慢,立即把师傅下山前的话一五一十娓娓道出,末了“伏地称师”,竟 趴在地上认起师傅来了。“世祖恍然悟,寻与徒遁之普陀深岩中”。 这则逸闻的可靠性究竟能有多大,年深日久,已经很难考证。 不过顺治皇帝生前曾经想出家,这倒是千真万确,载诸史籍的。 据《清史稿》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壬寅日,董鄂氏去世。据福临说,董鄂氏死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薨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爱妃的死去,使福临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屣,执意要出家为僧,并让和尚溪森为他剃了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得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相关参考
近年来,以清宫轶闻秘闻、清代大案要案为题的影视剧接连不断地上映,围绕着清朝历史演绎出来的“大辫子戏”盛演不衰。“顺治出家”、“太后下嫁”、“雍正篡位”、“和|跌倒,嘉庆吃饱”,各种传说、戏说一时间沸沸
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说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
皇帝不做了,去当和尚,这件事听起来的确很新鲜,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历史记载中,顺治帝出家当和尚这件事,还确有其事。据记载,顺治帝信奉佛教已久。据考证,最早记录顺治帝接触和尚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一
皇帝不做了,去当和尚,这件事听起来的确很新鲜,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历史记载中,顺治帝出家当和尚这件事,还确有其事。据记载,顺治帝信奉佛教已久。据考证,最早记录顺治帝接触和尚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一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顺治,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幼年继位,受尽权臣多尔衮的欺凌,也有传闻说顺治出家做了和尚,那么顺治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顺治皇帝出家之谜崇德八年(1643年)八
顺治皇帝出家原因:顺治皇帝为情出家的谎言,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痴情,甚至在董鄂妃病逝之后竟弃社稷安危于不顾而毅然出家的举动,更使那些奢望爱情能天长地久的女子艳羡。但是多少玩家又知道顺治皇帝为情出家的
顺治皇帝出家偈 《顺治皇帝出家偈》 清世祖顺治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一位君主,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宿根深厚,天资聪颖,大至治国安邦,小至诗文书法等世间法卓有成就。 1、向道勇猛&nbs
最近,央视纪录片频道真相栏目播出三集《古刹谜踪》,探寻顺治皇帝出家之谜。片中介绍了中科院李林忠教授发现了康熙御题“當常赏堂”隐文的秘密,由此揭开了猜测300多年顺治出家的谜底。李林忠教授2010年初李
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缘起 一九八七年,法王如意宝偕同一万多名藏汉僧俗,朝拜了佛教四大名山
在第二位皇帝短短的一生中,他一共娶了19个妻妾,差不多是每年一个,但是最讨他欢心的,只有董鄂妃一人。> 在顺治眼里,董鄂妃就是他的心。虽然两人不曾有过任何誓言,但是,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的确能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