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入关后十帝仅四人曾大婚 媒人尊称“天使”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朝入关后十帝仅四人曾大婚 媒人尊称“天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朝入关后十帝仅四人曾大婚 媒人尊称“天使”
核心提示:在清代,从顺治一直到宣统。十个皇帝里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这四个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叫“大婚典礼”。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也举行过婚礼,但那时已是民国了。 > 本文摘自《北京晚报》2010年10月22日44版,作者:任万平,原题:《皇帝结婚“使节”说媒》地点:首都图书馆主讲人:任万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 我今天主要讲皇帝婚礼的一些知识。大家都以为清代皇帝在紫禁城里住,他结婚也应该在紫禁城,其实不然。如果皇帝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的话,一定得具备这样一个前提,他当皇帝的时候年龄很小,到了成婚年龄,才可能在皇宫里举行婚礼。如果他在当皇帝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他在继承皇位以后,也就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在清代,从顺治一直到宣统。十个皇帝里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这四个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叫“大婚典礼”。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也举行过婚礼,但那时已是民国了。 上面说的四个皇帝,他们即位时都非常小,康熙最大,只有8岁,光绪最小,才4岁。不过大家比较熟知的雍正皇帝,他成婚年龄在文献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关于皇帝的婚礼,一般都说“礼仪”,其实 “礼”和“仪”是有一定区别的。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内涵要发生一定的演变。“礼”讲究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看不见的,体现了一种本质的东西。“仪”,咱们讲仪式,它就是有形的,可以看见的,通过这些仪式来体现内涵的 “礼”。 大家都到皇后娘家聚齐 清代皇帝在真正的婚礼之前,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就是选秀女。选秀女在清代是作为一种制度流传下来的。比如明宫廷,在民间也选一些比较俊秀的女子,但它不是制度,是非常规的。而清代皇帝在结婚之前,每三年都举行一次选秀女的活动。 之所以举行选秀女,是因为清代皇帝认为,他拥有天下,所以他希望在他的统辖范围内,最优秀的女子都应该纳入后宫,让她们去母仪天下。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清代的统治者是满族,所以他只是把旗人的女子,认为符合条件的选入宫中。旗人当时有三种: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汉军八旗挺特殊的,他们实际是汉族,但归顺了满族,当时努尔哈赤、皇太极,把他们也编成了旗民,所以他们也算旗人。每种是八个旗,一共是二十四个旗。 清代规定每三年,二十四旗里适龄的女子都要参选。当时管理户 籍的部门是户部,它既管理户籍,也管理当时全国的财政。户部给这二十四个旗的都统发文,www.cha138.com通知要选秀女。 如果第一轮被刷下来了,叫“撂牌子”,这些人就可以随便嫁人了。 如果要是初选给记名了,作为记名秀女可以指配给亲王。如果皇帝不在成婚当年,也可以一直在户部记名,等待复选。进行复选的时候,就会有人被选为皇后,有的人被选为皇妃。光绪皇帝结婚,从他选秀女开始就画了一个《大婚图册》,有很多页,整个成婚过程都画了。选定了皇后以后,不是说就住在宫里了,这只是个前奏。 选上的秀女,还要先回娘家,等待相关的仪式举行之后再迎娶到皇宫。像光绪的皇后那拉氏出神武门回娘家的时候,可以坐皇宫的轿子。她回去的时候,也不是她一个人回娘家。当时选中的还有瑾妃和珍妃。光绪那个时候是一后两妃,瑾妃和珍妃也跟着回到那拉氏的娘家,等待着下一步的婚礼程序。 皇后,也就是那拉氏的父亲是八旗的副都统,是个高官,他们家有很多房子。他开辟出一个院子,叫西所。皇后和皇妃们就要住在这,住下之后,皇后娘家的人不能再来接触了。因为人家已经属于皇帝的人了,别人是不可以接近的。皇宫还要派太监、侍卫去给她们服务。作为准皇后或者皇妃的秀女们,进入婚前礼阶段。 “天使”咋成了说媒的? 至于婚前礼,包括两大内容,即纳采”和“大征”。“纳采”的时候,皇后在家等着,皇帝挑个黄道吉日,然后举行“纳采礼”。“纳采礼”就是皇帝钦定了具体的纳采使节到皇后家。纳采使也不是随便就能当的,重要的亲王、大臣先给皇帝提供个候选名单,皇帝再圈定谁作为纳采使。“纳采使”也有副的,叫“纳采副使”。有些传媒上说什么“纳采正天使”、“纳采副天使”,皇帝的媒人怎么一下子变成“天使”了? “纳采使”要先到太和殿前接受 “使持节”,拿着这个节代表皇帝行使权利。大家知道现在驻外的一些官员叫“使节”,实际上是“使持节”的简称。 老百姓订婚的时候,也会给女方家带一点薄礼。皇帝结婚也要走一下形式,要送礼物。 清代是一个骑射民族,他时刻不忘本民族的骑射风尚,所以他送的有马,还会有盔甲、布匹和钱。再早的时候,还要送大雁,就是那种鸿鸟。取义大雁知时节,天冷了往南,天热了就往北。预示女孩要懂得礼节,要知道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仪式之后,也就是媒人说完媒之后,娘家还要答谢一下媒人,一是请他吃饭,二是给他一点礼物。但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也办纳采宴,不是皇后娘家人去请皇宫里的人,而是皇帝命人在皇后家备好酒席,是皇家来组织纳采宴,答谢皇后的父亲。等于说他们这样一个家庭,给大清王朝养育了一个这么好的女儿,皇帝在老岳父家请客和民间的习俗是相反的。相关参考
清朝宫廷自从进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入关后,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就是上尊号,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到死后再加上谥号。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
满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的政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帝,再加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
...标准的汉人,也算彻底打破了满汉不通婚的习俗,这时大清朝也早已覆灭几十年了。如果说溥仪的第一次大婚,让他在前半生的爱情生活中充当了悲剧的角色,那么已界天命之年的溥仪再次“大婚”,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十二帝,入关后传十帝,享国268年。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
清朝入关后,第一任皇后共有九位(宣统帝未计),在坤宁宫大婚的有康熙帝、同治帝和光绪帝三位。可以说,清朝所有第一任皇后,没有一位是好命的。我只选同治皇后一位,来看看她的悲剧故事。 同治帝6岁(虚岁
清朝末代皇帝的大婚婉容这样嫁入皇宫 1922年12月1日,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大婚的日子,在这次大婚中,年方17岁、仪态万方的婉容被娶为
说起清朝皇帝大婚就不能不说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是有清一朝封后纳妃最多的皇帝。他一生册封了4位皇后,纳了庶妃、贵人以上嫔妃就有35位。而他也是清朝皇帝中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1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福晋,又作福金,该词汇来源于满语。清朝时用作贵族妇女的称谓。后金和清兵入关前,后宫妃嫔称福晋或格格,嫡妻会用嫡福晋尊称。顺治朝仍然沿用。康熙时后宫定制,妃
满清入关有规定,满清皇族不允许汉族人通婚,只有才能保证满族血统的纯正。但随着发展这样的规则有少许被打破,康雍乾三朝均有汉妃的出现,不过汉人妃子的地位均比较低,还从未出现皇帝的原配或续妻是汉人的例子。不
在清代,从顺治一直到宣统。十个皇帝里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这四个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叫大婚典礼。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也举行过婚礼,但那时已是民国了。上面说的四个皇帝,他们即位时都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