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人君寿考》古代皇帝多短寿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人君寿考》古代皇帝多短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人君寿考》古代皇帝多短寿

> 中国历代的人君,加起来,大概一共有三百多位。有人做过统计,皇帝长寿者并不多。宋代的《容斋随笔》,这是毛主席生前最爱读的一部书籍;在这部书里,洪迈专门写了一篇《人君寿考》,来研究皇帝的寿命问题。据他的记载,在宋以前的皇帝,也就只有五位是高龄者。余下的,平均年龄也就三十几岁。有的小皇帝继位时才七八岁,十来岁,有的是在襁褓中登基的。这些儿童皇帝,早殇者就更多了。因为皇位争夺战总是十分严酷的,对任人摆布的这些幼帝来说,动不动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那命运是蛮可怜的。大多数帝王短命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皇帝这个职业的安全系数实在太不高了,觊觎王位者总是很多,而且总是采用暴力手段,一点也不客气地来夺取帝位。所以,当皇帝者,非正常死亡甚多,被砍头,被鸩杀、被幽闭处死,在本站网上是屡见不鲜的。二是当上皇帝以后,十之八九太过劳累,日理万机是一累,纵情享乐也是一累,对付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和后宫三千佳丽,则尤为一累。他提到这五位宋以前的高龄帝王,分别为汉武帝刘彻(69岁),吴大帝孙权(70岁),梁武帝萧衍(85岁),唐高祖李渊(69岁)和唐玄宗李隆基(77岁),都活到了比较高的年龄,可以称得上是帝王中的老寿星了。但洪迈对这五位长寿皇帝,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说:“即此五君而论之,梁武召侯景之祸,幽辱告终,旋以亡国;玄宗身致大祸,播迁失意,饮恨而没。享祚久长,翻以为害,固已不足言。汉武末年,巫蛊事起,自皇太子、公主、皇孙皆不得其死,悲伤愁沮,群臣上寿,拒不举觞,以天下事付之八岁儿。吴大帝废太子和,杀爱子鲁王霸。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洪迈说:“然则五君者虽有崇高之位,享耄耋之年,竟何益哉?”言下之意,这几位皇帝活这么长久,其实是老而不死,贻祸后人,究竟有什么用处呢?但平心而论,这几位倒都曾经是英年有为之君,都曾经有其本站网上光辉的一面。即以刘彻来说吧,他即位后,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议,控制思想言论,加强封建统治;采用主父偃的“推恩”策,削弱诸侯国和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采用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冶铁、煮盐、酿酒官府专卖法规,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而且开凿漕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对侵扰不已的北方匈奴,改变汉初所使用的和亲政策,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大规模出击,赶走匈奴,收复失土,开通西域。汉武帝时的中国版图,疆域之大,在本站网上是少有的。其他几位长寿皇帝,握权早期,也都是很有一番作为的。譬如孙权在魏、蜀、吴三国争雄中,是个头角峥嵘的领袖人物。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都是和孙权的英明决断,果敢行事分不开的,他能据有江东一隅五十二年,“国险而民附”,南辟疆土,北御强敌,碧眼儿的英武,连曹操都佩服得恨不能生这样一个儿子。譬如萧衍,那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皇帝,与著名文人沈约是唱和的文友,www.cha138.com他还精通乐律,雅善书法,非一般附庸风雅者写两句臭诗,题两笔孬字可比。他当了皇帝以后,也曾勤勉政事,巡郡恤狱,劝课农桑,禁抑豪强,而且躬行节俭,连他儿子都笑话他过于寒酸。至于李渊,要不是他削平了隋末各地的武装割据势力,也无法统一全中国,创立伟大的唐王朝。而李隆基在人们心目中,虽然几乎成了个恋爱至上主义的风流天子,其实他在位前期,头脑清醒,英武明断,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开元之治,也是著之于史册,一直被称道的。这些皇帝后来就渐渐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说明生理心理衰老的同时,久握权力的腐化结果,也就随之而来。由于事不躬亲,偏听偏信,自然拒绝直言,喜爱奉承,好大喜功,宠用非人,这也是老人政治的特点,再加之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深闭后宫,嬖幸用政,最后必定是胡作非为,昏聩愚蒙,倒行逆施,祸国殃民。有的驾崩了,还贻害无穷,得后人为他付出代价。孙权清醒时,认识到无论如何不能重蹈袁本初、刘景升废长立幼,造成兄弟厮杀的覆辙,但他到了晚年,对太子的或囚或废,比袁、刘还要严酷,造成了他死后继承人的大屠杀,在魏、蜀、吴三国中,吴国宫廷里的血腥记录,最骇人听闻了。李隆基当年为了提倡节俭,甚至烧毁宫内奢侈品,令后妃以下不服珠玉锦绣,罢去两京织锦坊。可他到了晚年,为杨氏姐妹所进行的奢靡淫侈的活动,与他早期的廉政行径,判若两人。萧衍老了以后的糊涂程度,也真令人吃惊,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认识到侯景的狼子野心,决不可信,他却信之不疑,至死不悟。这位引狼入室,咎由自取的老人,最后饿死在他的宝座上,也是活该了。洪迈在他的文章最后,“若光尧太上皇帝之福,真可于天人中求之。”这位被吹捧的太上皇,就是宋高宗赵构。罢李纲,用秦桧为相的是他,给岳飞发去十二道金牌的是他,“卑词遣使,屈己通和”,缔结割地,称臣,岁贡的耻辱条约是他,置长江以北于不顾,只求偏安的是他。完全不像洪迈所捧得那么了不起。他根本无法和前面五位帝王相比,洪迈非议他们而肯定赵构,是没有道理的。高宗从一接位起,就打定主意不去收复失地,从心底里不主张对金抗战,他的以和立国的国策,实际是他一个极其卑劣的心计,因为他十分害怕被金人俘走的他父亲徽宗、哥哥钦宗回来,那样一来,他的皇帝就当不成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甘心父兄为虏,身死他乡,丢掉半壁江山,偏安一隅。这一切,参与《四朝国史》修撰,在国史馆供职的洪迈,当然不会不一清二楚,但一定要来一句光明的尾巴,也属难言之隐。看来,本朝人说本朝事,尤其那位告老的皇帝,还在德寿宫里颐养天年,作家难免有一点违心之言,自是情有可原的事了。

相关参考

谁说古人都短寿

历史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人瑞”这个词,指的是高寿之人。古代社会人均寿命普遍不高,因而历代统治者对人瑞向来重视,并不遗余力地给予奖励。清代时,朝廷更是确定了「”旌表百岁”的制度,以凸显其盛世之象。关于

”祺祥”中国货币史上最短寿的年号钱

清穆宗同治铸币同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位皇帝先后使用了两个年号,铸造了两种不同年号的铜钱清文宗成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

孙盛为什么仅凭一件事就预言曹魏王朝的短寿

话说古代的人一般都比较迷信,特别是当权者,更是信奉神灵护佑。如果有人敢口出狂言说自己短寿或自己的王朝命不久矣,岂不是要酷刑伺候,五马分尸都不为过。可是就有智者敢以小见大,一斑窥豹,很不幸的是还真应验了

诸葛亮为何比曹操短寿

诸葛亮为何比曹操短寿?诸葛亮活了多少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曹操,相信许多老年朋友都耳熟能详。据书中记载,诸葛亮54岁去世,而曹操却活至66岁而终。两者的寿命相差了十二岁,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诸葛亮

汉桓帝专爱偷盗 古代皇帝的奇葩嗜好

“人君生当谨嗜好”。中国古代皇帝乃一朝天子,往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都有同样的爱好:女人美色、打打杀杀、施行酷刑。但有的皇帝的爱好就莫名其妙,极其怪异。今天要说的是帝王爷们女人、打杀之外的特殊嗜好

解放军史上最 ”短寿”的军帽,正戴斜戴都不好看,遭士兵一致嫌弃

每个国家的军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人在进入部队后,一穿上军装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看着十分的有气质,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果然是没错的,穿上军装后都会让人显得十分的有精神。众所周知,

汉桓帝专爱偷盗 古代皇帝的奇葩嗜好

“人君生当谨嗜好”。中国古代皇帝乃一朝天子,往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都有同样的爱好:女人美色、打打杀杀、施行酷刑。但有的皇帝的爱好就莫名其妙,极其怪异。今天要说的是帝王爷们女人、打杀之外的特殊嗜好...

中国历代皇帝平均寿命

中国历代皇帝平均寿命为39.2岁。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超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历史秘闻 整理不易,值得收藏

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等种种原因,短寿的皇帝很多。中国历代皇帝,最长寿的皇帝是谁?超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享年89岁。而在中国

明朝历史 大明朝亡于所谓正人君子之手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家孔孟而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