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状元孙承恩简介,为什么说孙承恩是因忠孝当上状元的
Posted 状元
篇首语: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朝状元孙承恩简介,为什么说孙承恩是因忠孝当上状元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朝状元孙承恩简介,为什么说孙承恩是因忠孝当上状元的
人物简介
孙承恩祖父孙森,字兰畹,举人,官弋阳令,有善政,升高州府同知。伯父孙朝肃,字恭甫,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敢于是仗义执言,官至广东布政使。伯父孙朝让,字光甫,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由刑部郎出为福建泉州知府,有惠政。后升福建南道副使、福建按察使,官至江西布政使。
顺治十一年(1654年),以太学生参加顺天府应试,居首荐;次年参加会试,中副榜;后经执友劝督参加戊戌科(1658年)南宫试,并中魁状元及第。
孙承恩曾多次被顺治皇帝叫到宫中,咨询政事,商议要事,宠遇无两。是年,孙承恩又得贵子,取名孙相。
顺治十六年(1659年)初夏,孙承恩随顺治皇帝去南海子,顺治帝赐骑皇帝的御名马,不料马惊疾驰,并遇上大风扬沙,孙承恩受惊中寒,又误投补剂,气逆不能胜,归寓不数日而卒,年仅40岁。
孙承恩儿子
孙相命运多舛,坎坷终身。
孙承恩故居在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俗称“旗杆里”,又名“孙家花园”,气势宏伟,画栋雕梁,门前有四根粗大的旗杆。现尚存门厅、二厅、大厅、绣楼等建筑。
孙承恩墓葬于河阳山麓,其弟孙D墓葬于练塘师古桥。
相关参考
根据统计,中国古代一共出了777位科举状元。这些状元,大多通过博闻强识而考上状元,但也有一些另辟蹊径考上状元的。 有的靠第一个交卷子当了状元,有的则因为名字取得好当了状元,还有的像清朝孙家鼐这样
在历史上,开城投降的守将,名声总是不好的。中国人讲究忠孝节义,如果不能死战到底,不管什么原因,降了就是降了,都会被万世所讥笑。但是,有这么一位状元,他在元朝大军压境之时,最后关头放弃了抵抗,却赢得了朝
...却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与其余三人有根本的不同。吴承恩为什么给孙悟空安排这样一个石头干爹呢?女娲补天为何用石头?我们先从一个上古神话说起。女娲补天,恐怕是中国最着名的一个神话了,从唐诗、宋词到明清的戏...
从唐高祖时的第一个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算起,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为止,中国科举史上一共出了777为文武状元。 现代的中考、高考我们将之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知识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一共出了777位文武状元,这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便是隋唐时期的孙伏伽。 孙伏伽为人正直,敢于犯颜直谏,是不可多得的忠臣,唐朝的头两位皇帝都被他“教训”
吴承恩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
历史人物 王承恩简介 王承恩怎么死的 王承恩墓 太监王承恩是个怎么样的人
中文名:王承恩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去世年月:1644年 职业:司礼监秉笔太监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北京被围时提督北京兵马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本名:吴承恩别称:高甸吴氏字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淮安府山阳县(现淮安区)主要作品:《西游记》、《射阳集》、《春秋列传序》祖籍:安徽吴承恩的人物介绍 吴承恩(15
从唐高祖时的第一个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算起,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为止,中国科举史上一共出了777为文武状元。 现代的中考、高考我们将之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古代的数量
太监王承恩简介 王承恩是怎么死的?王承恩与陈圆圆是什么关系?
王承恩是明末太监,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一直跟随在崇祯帝身边,助他突出重围。甚至在崇祯帝自缢之前,也是他陪在崇祯皇帝身边,在崇祯帝自缢在眉山之后,在崇祯帝上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