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南朝陈尚书仆射袁宪简介,字德章,是袁枢之弟
Posted 后主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南朝陈尚书仆射袁宪简介,字德章,是袁枢之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南朝陈尚书仆射袁宪简介,字德章,是袁枢之弟
人物生平
少年成名
袁宪年幼时聪慧敏捷,勤奋好学,气度不凡。梁武帝修建学校,辟设五馆,其中一馆位于袁宪住宅西面,袁宪常常招引诸生,同他们谈论,每每有新意,都出人意料,当时的名流之辈都大为叹服。
大同八年(542年),梁武帝撰写《孔子正言章句》,诏书颁至国学,宣明梁武帝的意旨。袁宪当时十四岁,被召为国子《正言》生,他去拜见祭酒到溉,到溉以目光相送,喜欢他的神采。
他在国学一年后,国子博士周弘正对他的父亲袁君正说:“令郎今年想参加策试吗?”袁君正说:“经书义理理解不深,不敢叫他参加策试。”过了数天后,袁君正派门下宾客岑文豪同袁宪一道去问候周弘正,恰遇周弘正要登席讲授,弟子云集,便邀袁宪入室,授给他尘尾,令袁宪立义讲授。当时谢岐、何妥在座,周弘正对他俩说:“二位贤士研究透了微奥含蓄之理,该不会害怕这个年轻人吧!”何妥、谢岐于是轮流发问,穷极思想情趣方面,袁宪同他们问答数次,应对娴熟敏捷。
周弘正对何妥说:“任凭卿发问,不要以童稚相欺。”当时学堂座无虚席,观看者纷至沓来,而袁宪神情自如,辩论起来游刃有余。周弘正也多次质询袁宪,始终没能让他诚服,便告诉岑文豪说:“卿回去告诉袁吴郡,此郎已能替代博士了。”当时学生门徒参加策试,大多行贿赂。岑文豪叫准备干肉,袁君正说:“我怎么能用钱为我儿买科第呢?”学司忌恨他。等到袁宪策试时,争相质问。袁宪随问随答,剖析如流。到溉后来对袁宪说:“袁君正后继有人了。”君正要回到吴郡,到溉于征虏亭为他饯行,对袁君正说:“昨天考生萧敏孙、徐孝克,并不是不能释义,只是风度气量才识,跟令郎相比差远了。”不久举为高第。以贵公子之身份娶南沙公主为妻,即梁简文帝的女儿。
步入仕途
大同元年(535年),袁宪初任秘书郎。
太清二年(548年),迁任太子舍人。侯景之乱时,袁宪东回吴郡,不久父亲去世。因哀伤过于毁顿。敬帝承应制令,征辟他为尚书殿中郎。陈霸先为宰相,任命他为司徒户曹。
永定元年(557年),任中书侍郎兼散骑常侍。与黄门侍郎王瑜一起出使北齐,多年未返,天嘉初年才得以回还。四年诏令再任中书侍郎,管辖侍中省。
太建元年(569年),任给事黄门侍郎,还主持太常事务。二年调任尚书吏部侍郎,不久任散骑常侍,侍奉太子。三年迁任御史中丞,兼羽林监。当时豫章王陈叔英不奉守法度,强夺人马,袁宪将此事一一奏禀陈宣帝,叔英因此获罪免官,自此朝野上下都忌惮他。
袁宪详悉朝廷典章,尤其通晓听讼断狱,如有案件未知实情而法官断案的,袁宪即使利用闲暇时间,也总替之上言,为很多蒙冤者昭雪。袁宪曾陪宴承香阁,宾客退席后,陈宣帝留下袁宪和卫尉樊俊移席山亭,边谈边吃持续了一整天。陈宣帝看着袁宪而对樊俊说:“袁家从来就出人才。”他如此被推重。
太建五年(574年),袁宪入任侍中。
太建六年(575年),任吴郡太守,因此职曾为父任而坚决推辞不就,于是改授为明威将军、南康内史。
太建九年(578年),服官任满,任散骑常侍,兼吏部尚书,不久正式任命。袁宪以自己久居清显之职,多次上表要求解职,高宗说:“其他人在职,屡有匿名信。卿处理事务多年,可称得上清廉,因才施用,且不必答谢。”十三年迁任右仆射,参掌铨选职官之事。在此之前袁宪的长兄简懿子为左仆射,到袁宪为右仆射时,朝内官员看见简懿叫大仆射,看见袁宪叫小仆射,朝廷以此为荣。
尽职尽责
陈宣帝病重,袁宪同吏部尚书毛喜一起受遗诏。始兴王陈叔陵发动叛乱,袁宪指挥部署,立了大功。
陈后主受伤病笃,握着袁宪的手说:“我儿尚小,后事托付给卿。”袁宪回答说:“众心所望,希望圣体早日康复,后事之旨,岂敢奉诏。”因功封为建安县伯,食邑四百户,兼太子中庶子,其他职务不变。不久任侍中、信威将军、太子詹事。
至德元年(583年),太子陈胤加元服,至德二年(584年)举行释奠之礼,袁宪于是上表请求解职,陈后主不许,给扶二人,晋号云麾将军,置佐史。皇太子颇不遵守典章制度,袁宪亲自上表劝谏共十条,皆援引古今之事,言辞恳切,陈胤虽表面上接受,而内心毫无悔改之意。后主想立宠姬张贵妃子始安王陈深为太子,曾从容言及此事,吏部尚书蔡征顺旨称赏,袁宪严肃地驳斥说:“皇太子乃国家继承人,万民归心。卿是何等人,随便谈论废立事!”不久,竟废太子为吴兴王。陈后主知道袁宪有规谏一事,叹曰:“袁德章确为刚正之臣。”即日诏命他为尚书仆射。
国亡入隋
祯明三年(589年),隋朝大举南下攻打陈,隋将贺若弼纵火焚烧宫城北掖门,宫门卫士全都逃散,朝内官员很快各自离去,只有袁宪卫侍左右,陈后主对袁宪说:“我从来待卿不厚于其他人,今日见卿,才知岁寒知松柏后凋之故。”陈后主惊恐不安想避开,袁宪严肃地说:“隋兵入侵,必无所犯,大局已定,陛下安然处之。臣希望陛下整理好衣冠,御驾前殿,依照梁武帝见侯景旧例。”后主不同意,便下榻而去,袁宪从后堂景阳殿入,后主投入井中,袁宪边拜边哭而出。
建康陷落,袁宪入隋,隋文帝任命他为使持节、昌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昌州刺史。
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诏令授官晋王府长史。十八年去世,时年七十岁。追赠大将军,追封安城郡公,谥曰简。其长子袁承家,在隋做官至秘书丞、国子司业。
历史评价
到溉:“袁君正其有后矣。”“昨策生萧敏孙、徐孝克,非不解义,至于风神器局,去贤子远矣。”
陈顼:“袁家故为有人。”“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录,且勿致辞。”
陈叔宝:“袁德章实骨鲠之臣。”“我从来待卿不先馀人,今日见卿,可谓岁寒知松柏后凋也。”
姚思廉:“袁宪风格整峻,徇义履道。韩子称为人臣委质,心无有二。宪弗渝终始,良可嘉焉。”
家族成员
父亲
袁君正
兄长
袁枢
配偶
南阳公主
子嗣
长子袁承家,隋朝秘书丞、国子司业
次子袁承序,唐朝齐王府学士、晋王侍读、弘文馆学士
子袁承熙,唐朝散郎。其女嫁王师顺
史书记载
《陈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
相关参考
【(435-482)】南朝宋齐间大臣。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宋文帝婿。文帝时任著作佐郎、秘书、尚书吏部郎等职。明帝即位,擢升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并受遗诏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袁粲共辅
刘昱(463年3月1日-477年8月1日),字德融,小字慧震,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宋明帝长子,母为贵妃陈妙登 大明七年出生,少时聪明好动。泰始二年,立为皇太子。在位凶
人物简介孟昶[chǎng],(?-404年),下邳人,晋朝尚书仆射,孟昶和二刘、何无忌等配合武陵王、毛璩平息桓玄篡位,官至尚书仆射。刘裕北伐后,京城受叛军威胁,他上书请罪,称自己对京城陷入危机和朝廷危
褚亮(生卒年未详),字希明,南朝钱唐(今杭州)人。少时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文工诗,喜交游名士。陈至德元年(583),访尚书左仆射徐陵,受到赏识。陈后主闻而召见,命即席赋诗,在座诸人皆频首称许,任为尚
将领,累迁尚书仆射,封兴平县伯,寻假节征讨大都督;以淝水之战破苻坚功迁中军将军尚书令,更封南康郡公,迁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开府仪同三司。卒赠司空,谥曰襄。2、北宋命理师,曾经为宋徽宗测字。>
周顗(公元269年~322年),字伯仁,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曾任荆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敢进忠言而被朝廷重用,天性宽厚仁爱遂被敬重,后因生性癖异而被王敦所杀,终年54岁。> 周顗,二十岁时便入朝
三国人物本名:陈泰字号:玄伯所处时代:三国时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颍川许昌作古时候:260年重要造诣:镇守曹魏西陲官职:尚书左仆射,镇军将军追赠:司空谥号:穆侯(历史lishixinzhi.com)
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检校尚书左仆射马全节简介,马全节是个怎样的人
人物简介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授检校司空,历
历史人物 北宋礼部尚书、右仆射陶谷简介,陶谷写《自嘲》是因何事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陶谷本姓唐,后晋时期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改姓为陶。他在幼年时,父亲被州节度使杨崇本杀害,随母亲改嫁到杨家,十几岁便善写文章。历仕晋汉后晋建立后,陶谷担任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他曾
历史人物 北齐尚书左仆射崔季舒简介,其事迹记载于《崔季舒传》
人物生平崔季舒(?-573年),字叔正,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南北朝时北齐官吏。父崔瑜之,北魏时官鸿胪卿。生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历官参军、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元善见的行动,又打了孝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