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奋,是孙权第五子,原为齐王,后改封章安侯
Posted 先帝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奋,是孙权第五子,原为齐王,后改封章安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奋,是孙权第五子,原为齐王,后改封章安侯
人物生平
太元二年(252年),孙奋受封齐王,迁居武昌。同年,其父吴大帝孙权去世,太子孙亮继位,史称吴废帝。孙亮继位后,太傅诸葛恪掌权。诸葛恪不想让诸王处在长江沿岸的战略要地,就将孙奋转迁到豫章郡。孙奋十分气愤,不服从命令,而且多次越轨法度行事。
诸葛恪上笺书劝谏孙奋说:“帝王之尊贵,与上天相等位,因此帝王即以天下为家,以父兄为臣,四海之内,都是臣仆。仇人有善行,不能不举用,亲人有恶行,不能不处治,以此承受天命谐理万物,先为国家着想,后替自己打算,此为圣人制定法度,百世不变的道理。从前汉朝初兴,多将子弟封为藩王,及至他们势力过于强大,动辄作出不轨行为,上则危亡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后世以此为戒,认为是最大的忌讳。自光武帝中兴以来,对诸王作了规定,只得在宫内自我娱乐,不得管理百姓,干预政事,与他们相交之人,都有严格的限制,于是他们各人都得以保全自安,各保福运。这便是前代得失成败的验证。近代袁绍、刘表各占有封土,土地并不狭小,人众也不贫乏,只因嫡庶未分,于是断绝自己家族祖庙的祭祀。这是天下智者愚人共同叹息痛心之事。大行皇帝观察古代借鉴当今,防范抑制事情于萌芽状态之时,从千秋功业上考虑。故此他卧床不起之时,将诸王分遣到各自的封邑,诏令策命十分恳切,法例律令十分严峻,他所戒令的内容,无所不至,确实是想上保宗庙之安,下佑诸王之全,使帝王百代相嗣,没有危害国家的后患。大王您应当上想周泰伯顺从父亲意愿之事,中念河间献王刘德、东海王刘强恭敬朝命的节操,下当节制骄狂横行荒谬错乱的行为,以此作为警戒。而我听说大王不久前来到武昌以来,多次违背诏令,不遵法度,擅自调集众将兵修护宫室。另外您的身边经常跟随着犯有罪行的人,本当上表呈报,公开交付有关衙门处理,而您却擅自私下杀掉,把事情弄得不明不白。大司马吕岱亲受先帝的诏令,辅佐导引大王,而大王却不接受采纳他的建议,使他心怀忧惧。华是先帝的亲近大臣,忠良正直,他所陈述的道理,您应当采纳应用,然而您却听后恼怒华,有要将他收捕的言语。另外中书杨融,亲受皇上诏令,您本应当对他恭谨肃敬,却说‘我就是不听从禁令,你把我怎样?’听到这话时,群臣无不感到惊讶,无人不感到寒心。俗话说:‘明镜可以照出形貌,古事可以鉴戒今人。’大王应深以鲁王孙霸为戒,改变自己的行为,谨慎小心,尽力敬奉朝廷,这样则没有什么要求不能得到。如果放弃遗忘先帝的法令教诲,心怀轻慢之意,为臣宁负大王,不敢有负先帝遗诏,宁愿受大王的怨恨,岂敢忘记尊主的威严,而使诏令在藩臣中不能施行呢?这是古今正义,大王所明白知晓的事理。福运的降临有一定的根源,灾祸的降临也不是一日而成,在其逐渐发展时不忧不虑,将来的后果是无法去后悔的。假如鲁王早早地接纳忠直之言,心怀惊惧之虑,那么他就能享受无穷的福运,哪来灭亡之祸呢?良药苦口,只有患病者以它为甘甜;忠言逆耳,只有通达事理者才乐意接受。今天我诸葛恪等人苦苦思虑想为大王解除尚处萌芽状态的危险,扩大您福运吉祥的基础,故此不自觉地把话说到极点,希望您能三思。”
孙奋收到笺书后十分恐惧,于是移居南昌,但他游玩狩猎更加频繁,官员部属都无法忍受他的命令差遣。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遭武卫将军孙峻诛杀,孙奋到下游住在芜湖,企图到建业观察事态变化。傅相谢慈等人劝谏孙奋,孙奋却杀死谢慈等人。孙奋因此获罪废为平民,流放到章安县。
太平三年(258年),孙亮下诏,复封孙奋为章安侯。
建衡二年(270年),孙奋的侄子吴末帝孙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孙皓悲伤思念过度,朝朝对着灵柩哭泣,一连数月不出门,于是民间有人传言孙皓已死,并谣传孙奋与上虞侯孙奉必有一人会成为皇帝。孙奋母亲仲姬的坟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猜测此事或许为真,于是前往扫祭坟茔。孙皓听说此事后,将张俊车裂并夷灭三族,将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诛死,取消他的封爵。
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奋不遵轨度,固取危亡之道也。然奋之诛夷,横遇飞祸矣。”
史籍记载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吴大帝孙权
母亲:仲姬
兄弟姐妹
兄弟
大哥:宣太子孙登二哥:建昌王孙虑
三哥:文皇帝孙和(其子孙皓追谥)
四哥:鲁王孙霸
六弟:吴景帝孙休
七弟:会稽王(吴废帝)孙亮
姐妹
孙鲁班,初嫁周瑜之子周循,后改嫁全琮
孙氏,嫁刘纂,早卒
孙鲁育,初嫁朱据,后改嫁刘纂(刘纂先娶孙氏,孙氏早卒,故娶孙鲁育为继室)
妻子
袁氏,袁术的孙女,袁耀之女。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孙和小时候因为母亲王夫人受孙权的宠爱而被孙权所喜爱,十四岁时,就安排他为宫廷侍卫,让中书令阚泽教他学习经传典籍六艺。他爱好学习,礼贤下士,颇为人们所赞誉。赤乌四年(241年),孙权长子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封侯拜相是多少男儿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有的人为了权势,勾心斗角,耍尽心机;还有的人为了上位,攀附权贵,媚眼屈膝;更有人甚至为了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封侯拜相是多少男儿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有的人为了权势,勾心斗角,耍尽心机;还有的人为了上位,攀附权贵,媚眼屈膝;更有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陷害他人,流血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按过去皇帝确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一般原则,吴国的第二任皇帝是怎么也不会有最小儿子孙亮份的。虽然大儿子孙登是庶出,孙权还是
孙权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按过去皇帝确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一般原则,吴国的第二任皇帝是怎么也不会有最小儿子孙亮份的。虽然大儿子孙登是庶出,孙权还是
历史人物 宇文宪简介_宇文宪北周齐炀王_宇文宪最后的结局_宇文泰第五子
本名:宇文宪字号:字毗贺突所处时代:北周民族族群:汉化鲜卑人出生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主要成就:治理蜀地、灭亡北齐封爵:齐王官职:骠骑大将军、大司马、上柱国谥号:炀宇文宪–北周齐炀王 西魏大
历史人物 曹操有五子刘备有五虎 那么孙权手下有哪些当世猛将呢
孙权手下有哪些当世猛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大集团的猛将,最使我们平常百姓所熟知的当属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关张黄马赵,个
...得是魏国曹操手下名将张辽,逍遥津一役,八百士卒杀退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把孙权吓得尿裤子。曹操大将张辽素有英雄之名,尤其是逍遥津一役,扬名天下,从此江东小儿啼哭者,说之以张辽之名,立即止哭。作为曹操手下五...
喜欢读史的人们,都知道朱(1361年~1425年),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的胞弟,宋国公冯胜的女婿,先封吴王,后改封周王(就藩开封)。平生曾多次谋反,两次被流放云南,一连4任皇帝都没杀他,最终还被恢复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辽为何能成为五子良将之首?这一点其他四位无法做到!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是曹操最信赖、最倚重的外姓将领。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以数千人击溃孙权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