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罗汝才简介,罗汝才为什么叫曹操

Posted 农民起义

篇首语: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罗汝才简介,罗汝才为什么叫曹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罗汝才简介,罗汝才为什么叫曹操

简介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自用在山西联合各部,组成三十六营,罗汝才是其中首领之一。随后自已建成一军,单独作战。荥阳大会时,名列十三家之一。曾向明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屯于郧县(今属湖北),以“受抚”为名,休息兵力。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再次起事,随张献忠转战四川、湖广、河南。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罗汝才部进入巫山,为四川女总兵秦良玉阻遏。于是,这位绰号“曹操”的黠贼突然进攻夔州,又被秦良玉率兵击走。不久,秦良玉率兵在马家寨邀击贼军,杀其骁将“东山虎”,斩首六百余级。然后,秦良玉乘胜与明军在谭家坪、仙寺岭连败贼寇,夺得罗汝才主帅大纛,并生擒其副手“轰塌天”,败走。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因与张献忠不合,改投李自成,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后因受人挑拨,私通明将左良玉,被李自成以此为借口所杀,同时被杀的还有革左五营的贺一龙。

经历

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才。〔水浒传〕对明末的社会影响力很大,柳敬亭说武松天下闻名,形成了“造反有理”的社会氛围。明末的学者李贽,对于官逼民反是抱着赞赏态度的,引起了权贵们的愤怒。御用文人们对李贽进行口诛笔伐,但并没有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下层社会是不读那些文字的。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总体爆发了,兴起了流贼。延安是革命老区,自然环境使之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山中到处都是贼寇,也就是革命的基本力量。贼寇们都有江湖绰号,罗汝才号称“曹操”,很有谋略。十三家联合作战就是罗汝才的主张,流贼们模仿梁山好汉,高迎祥统领七十二路天罡,张献忠统领三十六路地煞。

罗汝才善于调和各部之间的关系,所以谁都愿意与之合作。打下城池之后,子女财物大家平分,盗亦有道。清廉的官员一律不碰,打的就是贪官,这就是罗汝才的江湖道义。有一位首领替人报仇,攻下了城池,杀了清廉官员一家,气得罗汝才将该首领五马分尸。通常一个县只有三五百守军,流贼动辄数十万之众,官军是守不住城池的。罗汝才与高迎祥合作的时候最多,都是老江湖了,高迎祥过去是个盗马贼。罗汝才喜欢奢侈,属于穷人乍富型的暴发户,享受够了死了也不屈。过去罗汝才娶不上媳妇,当了流贼首领之后,身边美女不下百名,个个如花似玉,这就是罗汝才喜欢做流贼的理由。“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只不过是个口号,能够自保就算不错了。都是些乌合之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聚到一起就是为了打家劫舍,没有别的目的。

高迎祥死了之后,罗汝才只好与李自成、张献忠等首领进行合作。这两位一个比一个刚狠,李自成的刚狠超过屠户出身的张献忠。冷兵器时代,长年累月的杀人,已经拿杀人不当回事了,与宰猪杀羊没啥不同。一上阵就兴奋,几日不杀人就心中不乐,需要血与火的刺激。罗汝才善谋,那两位善攻,就合作在一起。三四十万兵马攻打三千官军胜多败少,州郡守军最多三千人。

李自成兵败之后投奔张献忠,险些丧命,是罗汝才救了李自成。张献忠兵败之后投奔李自成,也是险些被杀,是罗汝才私下送他五百人马,将张献忠放了出去,罗汝才真是为了大局着想。李自成潼关遇伏,罗汝才鼓动各部与他一起前去搭救李自成,也是为了大局。罗汝才是以德服人,讲究江湖道义。李自成与张献忠讲的是霸道,以力服人,胁迫各部听从自己的指挥。罗汝才的人缘始终挺好,在流贼里很有号召力。没有罗汝才张献忠也不敢反了谷城,没有罗汝才李自成也聚合不起百万大军。

这些陕北的流氓们始终没有改变流氓习气,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历史悲剧。就连满清王朝都不屑于招降那些流贼,投降的流贼首领很少有活下来的。多尔衮密令各部;‘降贼有谋反之意格杀勿论。’对于明朝降官满清王朝是很客气的,轻易不杀。牛金星父子兔死狗烹,明朝降官不肯与之为伍,死的不明不白。张鼐等虽然归降,全部处死。李自成率领四五十万人马亡命逃窜,狼狈不堪。

罗汝才死于李自成之手,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手下三四十万大军,罗汝才一走,李自成是进不了北京的。罗汝才等首领只想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不愿意接受李自成的管制。李自成虽然杀了罗汝才等首领,却无法降服人心。进入北京之后,人心就乱了。都是亲朋好友结合成的流氓团伙,为的就是抢掠,不是为了给李自成打江山。罗汝才所思所想与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相同的,是流贼的代表人物。

只有河南营李公子(李岩)与流氓们有所不同,是抱着儒家的济世情怀参加革命运动的,也希望能够改变这场革命运动的性质。李公子失败了,而且遭到了革命领袖李自成的嫉妒,被无端坑杀,李岩就是不死,双方也难以继续合作下去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李公子出身于名门世家,散尽家财赈灾一方,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出于儒家的济世情怀。李公子想要实现的是尧舜民主社会主义,恢复先王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李公子是位正人君子,与陕北的流氓们所想的并不一样。

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住进了皇宫,搂上了陈圆圆,早把革命的初衷扔到脑后了,根本没提当初许诺过的“均田”这么回事。败逃回西安之后,还是没有实行均田。抢掠了无数的财富,李自成是不缺钱花的。百姓生活的怎么样他是无暇过问的,也不那么关心。采取严刑苛法治国,偷一只鸡就是死罪。与罗汝才相比,流贼们认为李自成做事不仗义。用人脸朝前,不用人脸朝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罗汝才不死,还将是流贼中间的核心人物。革命领袖四队、六队等,也曾聚拢过四五十万大军,都没成气候,主要是不具备那个素质。黄巢与李自成的错误都在于只建立了流氓政权,没有接受儒家学说。百姓并不怀念黄巢,也不怀念李自成,因为他们只不过是个流氓,险些坐了天下的流氓。但是李自成在革命初期抚恤百姓在加速腐朽明朝的灭亡还是有很大功劳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起义将领罗汝才简介 罗汝才是个什么样的人

  罗汝才是陕西延安人氏,为明朝末年著名起义军首领。罗汝才此名虽然在现在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在当时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一定程度上还超过了李自成和张献忠。  崇祯四年,王自用在山西联合各部农民起义军,组成

历史人物 此人绰号“曹操”,是李自成手下谋士,他一死,李自成马上兵败如山倒

说到曹操,很多人都会想到三国时期那个叱咤一时的枭雄曹阿满,不过在历史上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人的绰号也叫曹操,此人就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谋士罗汝才。>>明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罗汝才也加入了到起义的

历史人物 明末起义军领袖李万庆简介,李万庆是哪里人

李万庆在崇祯初年,与张献忠、罗汝才等起义反抗朝廷,号称射塌天。刚开始在起义军在陕西,后来转战山西、畿南、河北等地,过河南,出没湖广、四川之间,又到郧阳,进入兴安,被陈奇瑜围困在车箱峡。崇祯八年(163

中国古代战争 以走制敌张献忠奇袭襄阳之战

   以走制敌张献忠奇袭襄阳之战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明督师杨嗣昌率军10万人川,企图一举消灭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罗汝才见明

历史人物 贺人龙被杀之后 为什么农民军会饮酒庆贺呢

崇祯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李自成、罗汝才解除对开封的包围,此后转战河南各地,围歼陕西总督汪乔年,并且在郾城与左良玉的十万大军正面交手。>左良玉曾经是李自成最担心的对手,这次实战证明,左部不过如此。其他的,

明朝 张献忠杀襄王

张献忠杀襄王张献忠、罗汝才部再起,熊文灿惊慌失措,忙派兵追击,结果官军大败而归。崇祯得知大怒,令熊文灿削官,不久更逮捕下狱,杀头示众,招抚彻底失败。杨嗣昌推荐熊文灿有罪,他只得自己请战,皇帝当即批准,

历史人物 罗汝芳的个人简历  罗汝芳的人物生平

罗汝芳(1515年6月13日-1588年10月21日),称为近溪先生,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字惟德,号近溪,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

历史人物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贺锦简介,贺锦是哪里人

荥阳大会明末各路农民起义队伍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大会时,贺锦名列十三家之一。会后,在中原地区作战。1638年起义军受挫,他仍坚持斗争。后与贺一龙、马守应转移至英山(今湖北省英山县)、霍山(今安徽省

历史人物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刘国能简介,刘国能怎么死的

揭竿而起早年,陕西大旱,民不聊生,刘国能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同揭竿而起,攻州破府,颇有勇名。崇祯三年,率部众渡河而东,进入山西,攻掠畿南、河北诸地。崇祯六年冬,攻入河南,由内乡、淅川南犯湖广郧、襄,

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王嘉胤简介 王嘉胤是怎么死的?

  曾经有人说过,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钱!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国库空虚的确是明朝统治被推翻的重要原因。  虽然明朝灭亡之后,统一中国的是女真族建立的清朝。但准确的说明朝却不是清朝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