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卫武公 施行康叔政令,使民和睦安定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卫武公 施行康叔政令,使民和睦安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卫武公 施行康叔政令,使民和睦安定

人物生平

夺取君位

卫武公,姬姓,卫氏,名和,是卫侯之子。

卫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卫侯去世,和的哥哥太子余继位,史称卫共伯。

和的父亲卫侯在世时,非常宠爱和,所以赐给和许多财物,和便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卫侯的墓地前袭击卫共伯,卫共伯躲进墓道里自杀而死。卫国人将卫共伯安葬在卫侯墓的旁边,给他上谥号为共伯,而拥立和继任卫国国君之位,史称卫武公。

施政勤王

卫武公继位后,施行先祖卫康叔的政令,使卫国百姓和睦安定。

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卫武公得知消息后,马上率领卫国的精兵强将,协助周幽王之子周平王平息犬戎叛乱,并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此为东周之始。周平王因卫武公功勋卓著,于是提升卫武公的爵位为公爵。

虚心纳谏

卫武公九十五岁高龄时,告诫卫国百姓说:“从卿以下到大夫和众士,只要在朝中,不要认为我年老而舍弃我,在朝廷必须恭敬从事,早晚帮助告诫我;哪怕听到一两句谏言,一定要背诵记住,转达给我,来训导我。”于是,在车上有勇士的规谏,在朝廷有官长的法典,在几案旁边有诵训官的进谏,在寝室有近侍的箴言,处理政务有瞽史的引导,平时有乐师的诵诗。史官不停止书写,乐师不停止诵读,用来训导进献,卫武公于是作《懿》这首戒诗来自我警戒。

去世子继

卫武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谥号武公(全谥睿圣武公)。卫武公死后,其子扬继位,史称卫庄公。

为政举措

卫武公终生国是,自儆励治,百采众谏,察纳锥言。他修康叔之政,国泰民安,百姓和集,曾辅佐周平王平叛犬戎之乱。平王用是锡命为公。深受百姓爱戴,赋《淇奥》歌其美德。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

司马贞《史记索隐》:“暨武能,从文始约。”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家族成员

父祖

祖父:卫顷侯

父亲:卫侯

哥哥

卫共伯,名余。

儿子

卫前庄公,名扬。

惠孙,卫国世族孙氏始祖。

人物争议

有学者认为,卫武公就是西周“共和时期”的共伯和。近代学者郭沫若等人认为: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等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师和父,金文中提到的白和父就是共伯和,即卫武公。

后世纪念

淇园

淇园旧址在河南省淇县西北三十五里黄洞乡耿家湾,是卫武公所建,是中国第一座皇家园林。淇园当初的景物结构、建筑形式无从查考,但是其“绿竹茂盛”则是肯定的。据推断淇园规模较大,主区在今黄洞乡、庙口乡和高村镇西北部一带。相传,古代从这里到桃胡泉二十多里的沟壑间全是竹子。

武公祠

汉魏之后,在淇园旧址创建武公祠,春秋祭祀,追忆卫武公之德,并将祠前之河命为思德河,还将河下游的槐荫店易名思德村,卫武公之德受到历代歌颂。

武公祠创建年代无考,历代皆有修复。曾经几度迁徙。明弘治七年(1474年)重修,不知何年迁至县城西南隅。正德十六年(1521年),淇县县令刘金把该祠迁回原址。嘉靖二十年(1544年)和嘉靖四十六年(1567年),淇县知县张宜和徐永年重修。

明隆庆三年(1569年),淇县县令李尚实把祠迁至城郊东北天仙庙内。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淇县县令蒋行义又将祠迁至太和泉南。崇祯五年(1632年),淇县县令崔庚复又迁回耿家湾故址。清乾隆九年(1744年),淇县知县赵之屏重修。

文学形象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明代·李尚实《谒武公祠》

明代·于慧《武公祠斋宿》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清代·孙徵兰在武公祠东南崖刻有对联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卫武公祠 卫武公的历史评价

卫武公名叫卫和,是卫釐侯的儿子,卫国国君,于公元前812年登基,是卫国人拥立的帝王。公元前758年,卫武公逝世,其子扬继位,是为卫庄公。卫武公祠>武公祠创建年代无考,历代皆有修复。曾经几度迁徙。>汉魏

历史人物 卫武公的历史评价

卫武公名叫卫和,是卫釐侯的儿子,卫国国君,于公元前812年登基,是卫国人拥立的帝王。公元前758年,卫武公逝世,其子扬继位,是为卫庄公。卫武公祠>武公祠创建年代无考,历代皆有修复。曾经几度迁徙。>汉魏

历史人物 周朝人物姬和简介

周代人物本名:卫武公所处时期:周代民族族群:中原族诞生时候:约公元前852年作古时候:公元前758年重要作品:《懿》《抑》《宾之初筵》重要造诣:实施康叔政令,使民友善清闲;勤王有功,提拔公爵。职业:卫

历史秘闻 荀子名言二十一句,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譯文:所以說: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質;人為是盛大的禮法文理。沒有本性那麼禮法文理就沒有地方施加沒有人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變得美起來。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

汉朝历史 创东汉鼎盛局势之谜

  刘:公元76年-公元88年在位,明帝第五子,性情仁厚宽容,儒雅好学。在位13年,施行宽仁政策,废除明帝时的酷刑,使吏治清明,安定边陲。在文化学术方面有很大成就,与明帝同创了一个“明章盛世”。公元8

迁海令简介

迁海;即迁界令或迁海令,。”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清廷下达《迁海令》,以保证《禁海令》的施行。《迁海令》亦称《迁界令》,是《禁海令》的扩大和补充,是更为严厉的政令,具体内容是:将福建、广东、浙江

历史人物 康叔的贡献 康叔封历史评价

康叔因平叛三监之乱有功而封地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他也由此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康叔统治有方,很快就有了一个经济繁荣、百姓安居的卫国。康叔的贡献>康叔到卫国就封后,遵循周公旦《康诰》、

历史人物 康叔封是周文王第几子 康叔的母亲

康叔本名姬封,卫氏,因封地为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所以又称卫康叔、康叔封。他是周文王姬昌和妻子太姒的儿子,周武王姬发是他的亲哥哥。康叔封>康叔封是周文王第几子>康叔是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的儿子,也

世界历史 执政官

执政官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主持国家行政。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诸施行。当国家遇到

历史人物 康叔封历史评价

康叔因平叛三监之乱有功而封地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他也由此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康叔统治有方,很快就有了一个经济繁荣、百姓安居的卫国。康叔的贡献>康叔到卫国就封后,遵循周公旦《康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