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崔洞简介,崔洞的诗作有哪些
Posted 诗人
篇首语:热水治不了百病,情话过不了一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崔洞简介,崔洞的诗作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崔洞简介,崔洞的诗作有哪些
作品赏析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 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
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
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
君王深在九重城。
评价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抒写了自己一生在仕、隐之间徘徊的内心矛盾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据《唐诗纪事》及崔峒朋友们的诗文记载,崔曾登进士第,大历中任拾遗、补阙等职,后因事贬为潞府(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北)功曹,终于州刺史。从诗的作年和诗中语气来考察,这首诗可能即作于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且诗人所居之地又远离朝廷,因而诗的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 ,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金圣叹批曰:“‘遂’字妙!妙!言亦既宽然有余,更无欠缺也。不知何一日何一故又要献书,遂又生出无数不称情”(《金圣叹选批唐诗》卷之四上)以“遂”字为中心解这两句诗,一语中的。下一联具体描写潇洒的生活:
“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 。”云外,即指世俗之外,宦海之外,此指诗人现居的闲散之地,此联诗人自述一切率意而为,有时逢寺即宿,有时日落西山,无事时沿江漫行。这两句颇似司空曙《江村即事》中“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一联的意趣。
颈联归结到寄韦李本意 。“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上句陶潜指李明府,陶曾为彭泽令 ,故以陶比李 ,下句庾亮指韦应物。陶渊明既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李又是崔峒友人 ,看那首《赠同官李明府》中“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 ”的句子 ,不难看出李明府也是一位胸怀磊落的人物 ;庾亮为晋朝太尉,《晋书》卷七十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 ,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亮至,将起避,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便据胡床啸咏,其坦率多类此。”“楼中对月”疑写此事。韦应物为大历、贞元间著名山水诗人,性格清雅闲静,诗风恬淡,亦非追求功名利禄者。崔峒以两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两位同样雅洁的今人,说他们做官,不说政绩怎样,而说看花、对月,这样写主要是对他们“吏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
“谁念献书来万里 ,君王深在九重城。”尾联转入满腹牢骚不平,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 ,谁知“君之门兮九重”,一片赤诚,难以上达天听 ,不为君知 。这两句并不是“悔献书”,他对献书毫不悔恨,只是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象韦苏州(韦应物)和李明府那样,既能当官,又过着“潇洒送日月”的生活 。“十才子”诗中常交织着“仕”与“隐”的矛盾。他们都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最惬意的莫过于“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这样吏、隐两全的生活,崔峒因未得到这种“待遇”而产生怨恨,不过,他的“怨”,是“怨而不怒”,合乎中庸之道的。崔峒的友人王烈有一首《酬崔峒》诗,对他的矛盾心理写得很形象具体 :“F旬世甘长往,逢时忝一官 。欲朝青琐去,羞向白云看。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这首诗意象高华,投赠之意,怨愤之情,出以雅正之笔,为崔诗中的佳作。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韩(hán)(hóng)(生卒年不详)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官至驾部郎中、中书舍人。在大历十才子里,韩和李益也许是最著名的两个。这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文学造诣,而因为他俩都是传奇里的有名角色。见《太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简介,有《塞下曲》等作
人物生平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贽、贾耽、裴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简介,在史著有诗集一卷
史料记载吉中孚[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吉中孚少为道士,后登博学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
人物生平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初唐诗人。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
经历胡令能,圃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其事之详细,见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卷下《祝坟应》一条。作品《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代表诗作有《黄鹤楼》《辽西作》等
个人生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天宝中为尚书司勋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代表诗作有《黄鹤楼》《辽西作》等
个人生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天宝中为尚书司勋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简介,代表作有《讨武檄文》
人物生平基本介绍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的诗作有《登幽州台歌》等
人物生平少年时期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两次落第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