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篆刻家、书画家赵之琛简介,赵之琛篆刻特点是什么

Posted 画家

篇首语:我希望在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够重新遇见温暖的你,那时候,你刚好成熟,而我,刚好学会温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朝篆刻家、书画家赵之琛简介,赵之琛篆刻特点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朝篆刻家、书画家赵之琛简介,赵之琛篆刻特点是什么

人物生平

赵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继“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之后,入列“西泠后四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前后四家合称“西泠八家”。为陈豫钟弟子,又取黄易、奚刚、陈鸿寿三家之长,在篆刻技法上可谓集浙派之大成。在嘉庆、道光之后声名卓著,效之者甚夥。

次闲作印,力求巧妙,章法整稳而内含姿态,刀法滞重而蕴藏轻峻。他尤以切刀之法见称印坛,然其所以得之处,亦失之处,风格由此出,亦囿于此。至于晚年印作,则已多显习气,正后人“燕尾鹤膝”之讥;刀法之外,其格局亦少创意,趋于僵化,边框处理亦细碎稍微。其印章边款,则别具一格,字体隶行结合,下刀生辣,线划挺劲。他勤于奏刀,今存世印作有千余枚之多。

于金石文字之学有扎实的工夫,阮元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内所摹写古器文字,多出其手。据说他平日足不出户,潜心书画篆刻,并常摹写佛像,故有斋号“补罗迦室”。

《补罗迦室》一印可算其代表作,是其自用印。章法、篆法、刀法均极讲究,如其中“罗”字的下左偏旁和“迦”字的走之旁,简而代繁,既是浙派的典型结构法,又可见其用心之谨慎。

篆刻之外,赵之琛书画兼攻,而山水、花卉之作自成面目,另有韵致。一生不仕,晚年在太平天国战乱中流离失所,客死他乡。有《补罗迦室集》行世。

绘画造诣

精勾细勒见情趣 ——赵之琛的《双勾竹石图》

竹,是中国古代画家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由于竹有着挺拔、有节、虚心向上、耐寒不凋等习性特点,中国古代画家常常以之作为精神的写照和人格的象征,不论是梅、兰、竹、菊的“四君子”,

赵之琛作品还是松、竹、梅的“岁寒三友”,萧萧修篁都赫然位列其间。至于修竹与瘦石的结合,更是自宋元以降历代文人画家的拿手好戏,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擅写竹石的画家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关于竹的画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勾填色,一类是水墨写意(也有以色代墨者)。前者立足于画,致力于形态;后者立足于写,强调的是风神。赵孟\\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也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云云,即是以枯木竹石作为例证,来阐释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书法性原则的。不过,赵之琛的这幅《双勾竹石图》(见右图)里竹子的画法却用的是双勾。画面下方的土坡上修篁三竿,亭亭玉立,直冲画外,竹叶繁茂,左右纷披,昂抑错落,姿态优美,尤其浅淡的汁绿渲染,更使得整个竹子显生机勃发,清气盎然。

从总体上看,赵之琛对竹子竿、节、叶的形态皆能准确的把握,法度谨严,笔法工细,位置的穿插安排,自然合理,疏密有度,颇见功力与匠心。在竹子的前端,画家画有湖石一方,玲珑剔透,瘦峭崛立,此亦中国文人画的惯用手法,其作用一则为了与修竹相互映衬,另一则为了稳定画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赵之琛笔下的这块湖石形态独特,重心前倾,在构图上显得颇为奇险,而画家却能处险不惊,化险为夷,实属难能可贵。湖石的四周另有茅草随意点缀,益发有助于画面的和谐和自然。

通观全画概括而言,赵之琛的这幅《双勾竹石图》在表现内容上并无任何新奇之处,在绘画的语言和技法上也没有多少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画家能于平淡无奇的题材中画出情趣,于惯用的语言和技法上尽显功力,却也决非一般庸手所可能企及,殊属不易。

该图为纸本、设色,纵128.2厘米,横61.5厘米,为赵氏晚年用意之作,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赵氏生活的年代,封建社会已近尾声,文人画已趋式微,文人画最后一次振起的海上画派已露端倪。赵之琛与海上画派之间虽无直接联系,但其画风中还是或多或少透露出某种绘画体格流变转换的消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将赵之琛视海上画派之前的过渡性人物。

书法造诣

书家未必能治印,但印家必定能书,如不通书法,绝难成一位好的篆刻家。赵之琛不以书名,但书法还是十分可观的,并工行书、篆、隶及绘画。

这件小行楷书纵31、横37厘米,有暗格,书自作词三首。现藏上海童氏处。小字写的十分精到,一撇一捺皆见精神,用笔骏紧,笔画起笔处有时重、有时轻,不一而足,起收笔皆干净利落,结构多取侧势,故跌宕生姿。虽然是小幅作品,但却是十分耐看和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朝书画家、篆刻家蒋仁简介,蒋仁篆刻作品有哪些

简介工书法,绝不趋俗韵,彭绍升推为当代第一。其书由米上窥二王,参学孙过庭、颜真卿、杨凝式诸家,兴到时,如以墨沈倾纸,几难辨字,而见者莫不倾倒。画擅山水,有幽逸趣。时亦清雅拔俗。篆刻以丁敬为宗,苍劲中别

历史人物 清朝书画家、篆刻家陈豫钟简介,陈豫钟边款风格是怎样的

简介“希濂之印”边款陈豫钟工画山水、松、竹、梅、兰,尝以篆法写墨笔松竹梅卷,书法苍雅圆劲,黄易为题岁寒图三字。精于小篆籀文,兼及秦汉,皆得古法,摹印尤精。工篆刻,早年师法文彭、何震,后学丁敬,作品工整

历史人物 清朝书画家、篆刻家奚冈简介,奚冈山水画作品有哪些

人物简介奚冈,工书法,擅篆刻治印,宗秦汉,9岁就能隶书,后来行、草、篆、隶,无一不精,而以绘画名于世。他的山水画潇洒自得,花卉兰竹超逸脱俗。师法丁敬,并有发展,风格清隽,为浙派印人之杰出者。与丁敬、黄

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画家汪士慎简介,汪士慎篆刻风格是怎样的

主要成就汪士慎工诗及八分书,画水仙、梅花清妙独绝。金农谓其画梅之妙,与高西唐(翔)异曲同工。士慎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西唐画疏枝半开蝉朵,用玉楼人口脂抹一点红,良缣精楮,各臻其微

历史人物 清朝篆刻家、书法家陈鸿寿简介,陈鸿寿篆刻成就如何

艺术造诣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他的篆刻出入秦汉,绘画精于山水、花卉,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他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知名。他的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

历史人物 清朝浙派篆刻开山鼻祖丁敬简介,丁敬篆刻作品有哪些

简介“浙派篆刻”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

历史人物 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西元1829——1884年),浙江会稽人,号冷君,晚号悲庵。赵之谦的书法,早年主要是以颜真卿的笔法为主,后来是以邓石如的笔法为基础,参杂有篆、隶的笔意,并且研究龙门二十品的楷书笔

历史人物 清朝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简介,篆书作品有《张子西铭》等

人物简介邓石如原名琰,因避仁宗讳,遂以字行,少读书,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性廉介无所合。时翁方纲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门,为之。刘墉、陆锡熊见其书,皆大惊。登门求识面。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钱坫与世臣

历史人物 清朝人物高凤翰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高凤翰别名:翰,西园,南村,南阜,云阜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胶州出生日期:1683年逝世日期:1749年职业: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代表作品:《砚史》《南阜集》高凤翰人物高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篆刻家有哪些

1、邓石如邓石如(1743年-1805年),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