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秦朝监御史“禄”简介,史禄怎么死的
Posted 水系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秦朝监御史“禄”简介,史禄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秦朝监御史“禄”简介,史禄怎么死的
史禄构建灵渠,是创造,是发明,是中华民族一段古老的文明。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式运河,能翻岭,能爬坡,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了起来,在水利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史禄,《史记》只间接地记载了“监御史名禄”。监御史是官职。他不姓史,也不姓监,只知道他史禄,史志习惯称他为史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南方百越各部,命尉屠睢率大军50万分5路向百越进军。当部队进入湖南、广西交界的地段时,陆路坎坷崎岖,水路湘漓又不连接,给部队行军作战、粮饷补给带来一系列困难。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
可是,漓江水位高而湘江水位低,如何使北水翻坡,“北舟逾越”呢?在人类人工开凿运河史上还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当时,没有任何准确的测量仪器,没有开挖机械,没有爆炸火药,只能用目测、步测的方法来决定地势的高低。只能用铁锥铁钻来钻取石块,用锄铲来开凿渠道。只能一次一次地探索,一次一次地目测,一次一次地搬运,完成了这一构造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史禄和他的同僚功不可没,功传千秋。
湘江,发源于桂林东面的海洋山(海洋河),向北流入湖南,注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入海口上海市)。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的猫儿山(大溶江),向南注入漓江,属珠江水系(入海口广州市)。两者南辕北辙,互不相
干。而且,两条江落差32米,要引湘入漓,首先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它包括铧堤、渠道、陡门、秦堤几个部分。
史禄及其同僚,翻山越岭,察勘地形,反复对比,决定在湘江上游海洋河面分水村河段作为分水点。他们用巨石砌成一条约半里的人字堤,顶部前锐后钝,形如犁头,故名铧堤,高6米,强把河水三七分流,三分经南渠流入漓水,七分经北渠引入湘江。人字堤后面开成了一个分水塘。他们仅凭目测、步测,准确地找到了湘漓的连接点、分水点和分水比例。
铧堤分水后,形成了北渠和南渠。北渠在湘江故道河谷平原,迂回曲折, 迤逦盘桓,呈“s”形,长8里,比故道长一倍。这样,可以延长流程,减缓流速,便于通漕,又可以扩大湘江的灌溉面积,可谓一举两得。南渠经兴安城东北接灵水,经溶江镇,汇入漓江。渠长60多里,还要过岗穿隘,工程艰巨,可想而知。
流水通过了渠道,便进入了陡门。它是提高水位,便于舟楫浮渡的工程:宋人说:“每舟入一陡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已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这样,舟楫就可翻坡过岭。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提水通航工程,是近代船闸的始祖。
史禄之后,历代相继修复灵渠,共24次。人们为了纪念始凿灵渠主持者史禄和历代重修灵渠者的业绩,在灵渠旁为他们建立了灵济庙,后改称四贤祠,奉祀其中功绩最大的史禄、马援、李渤、鱼孟威。
灵渠,使两条水系、两个区域连接起来,解除了秦始皇部队行军、补充粮饷的种种困难,使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灵渠,见证了中原甚至北方与岭南的交通,促进了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发展。清人陈元龙在《重修灵渠石堤陡门记》中说:“陡河虽小,实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货物之流通,唯此一水是赖。”平均每天过往的船只达四五十艘。当时,中原、北方的金、银、铜、器皿、陶瓷、丝绸,都要经过这里进入岭南。岭南的南珠、象牙、犀角、玳瑁、翡翠、银铜矿产以及土特产,也要通过这里远销全国各地。
灵渠,见证了岭南各族人民大踏步地改变了自己生产落后的状况。昔日的岭南百越,被称为“化外夷蛮炎方”,一些地方还传承着刀耕火种,猎事繁而农事少。灵渠的开通,不仅使农民学到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相互交流了粮食、蔬菜、水果的优良品种。
灵渠,还见证了岭南,其中特别是桂林府和西江流域的古苍梧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自隋文帝开设进士科,开科取士以来,广西一直到唐代大中四年,阳朔才破天荒地出现了广西第一个进士曹邺。又过了40年,桂林桥头村又出现了广西的第一个状元。全广西也出现了一批进士。
然而,一片荒芜的园林,出现了几株艳丽的花朵,毕竟成了不了名园。到了宋代,桂林的永福县又出现了一位状元王世则,考上的进士人数和被史志列入著名文人的人数,超过了其他府县的总和。
灵渠修通后,整个广西的文化教育蒸蒸日上,人才辈出。漓江桂林、西江、苍梧(梧州),所以领先,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占有优先的地利、人和,他们可以更便捷地接受湘楚文化和中原文化。
当然,广西文化教育的发展,决不能只归功于灵渠的构建。但是它连接湘漓,连接两大水系,“通三江、贯五岭”,使南疆北国连为一体,迅速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敢于直谏嬴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儒生们彼此告发,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认识古代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2)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
人物介绍前208年,大将军冯劫与其父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停建阿房宫及减省戍役以减轻民困。二世不从,命人把三人治罪,冯去疾与冯劫不愿受辱,皆自杀死,李斯后来也被处死。文献记载《
简介景监(生卒年不详):芈姓,景氏,名监。战国时人。秦孝公宠幸的臣子,曾引荐商鞅。《史记》云:“监,景姓,楚之族也。”相关记载有:《史记商君列传》: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
人物生平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5个女儿: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公元1213年,拖雷攻占金国德兴府(今河北省涿鹿县),后来又随父攻克金的雄、霸、莫、河间等河北州郡和山东各
四个易错的历史知识点 1.是“离”而非“漓”。在秦军攻打越族的时候,为了解决军粮的运输困难,秦政府派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
四个易错的历史知识点 1.是“离”而非“漓”。在秦军攻打越族的时候,为了解决军粮的运输困难,秦政府派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庆余年》中的鉴(监)察院,鉴(监)察院共有八个处(部门),一处负责监察在京百官,二处负责情报分析,三处负责定向科研(专门研究武器毒药等谍战装备)
说起古代的监军制,这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军事制度。古代监军都是临时差遣的,代表着朝廷办理军务,督查将帅。汉武帝时期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时期都有,被称之为监军,也可以就叫做监军事。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
秦王朝设御史大夫一名,为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秦时,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