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时期农学家韩鄂简介,韩鄂《四时纂要》有何特点
Posted 田庄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时期农学家韩鄂简介,韩鄂《四时纂要》有何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时期农学家韩鄂简介,韩鄂《四时纂要》有何特点
《旧唐书》、《新唐书》都无韩鄂传。不过《新唐书》卷七十三《宰相世系表》上有韩鄂和韩谔两个名字。前者为唐玄宗时宰相韩休之兄,韩频男孙;后者为韩休之弟,韩倩的玄孙。二人同祖、同辈。又《新唐书·艺文志》和《宋人书目》著录的《四时纂要》,均题作韩鄂撰。农史研究者大多认为韩谔和韩鄂为同一人。《四时纂要·十月》四十五条:“买驴马京中”,说明韩鄂家居之地离京城长安不远。唐代自中期以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庄田盛行。官员以外,普通富人也有大量田庄。周围十余里的大田庄并不罕见,庄内种花木万株,引泉水或河水灌溉良田数十顷。韩鄂家不是大田庄主,至少也是个中小田庄主。当时小田庄主的生活也较优裕,储光羲《囚家杂兴》诗:“种桑百余树,种黍(酿酒米)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没有厚实的经济条件,韩鄂是不可能“编(遍)阅农书,搜罗杂识”,“撮诸家之术数”而编写出《四时纂要》来的。
《四时纂要》约成书于唐末,或五代初。原书在中国早巳佚失。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朝鲜重刻本,且为硕果仅存的本子。1961年,由日本山本书店影印出版。中国根据这个影印本,由缪启愉加以校释,于1981年出版。
《四时纂要》为分四季十二个月,列举农家应做事项的月令式农家杂录。书中资料大量来自《齐民要术》,少数则来自《锸ぶ书》、《四民月令》、《山居要术》等及一部分医方书,也有韩鄂自己的点滴经验与总结。全书5卷,4万2干余字。内容除去占候、祈禳、禁忌等外,可分为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制造,医药卫生、器物修造和保藏、商业经营、教育文化六大类。重点在前三类。
农业生产是本书的主体,包括农、林、牧、副、渔,表现出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传统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记述较前代发展进步的有果树嫁接,合接大葫芦,苜蓿和麦的混种,茶苗和麻、黍]的套种,种生姜,种葱以及兽医方剂等。还有种棉,种茶树,种薯蓣,种菌子和养蜂等则是中国最早的记载。关于种棉,有人怀疑是后人加添的,现尚难于确定。 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记述丰富多样,特别在酿造方面有不少创新。如最早介绍利用麦麸酿制“麸豉”,价廉,且可节约粮食。制酱,突破以前的先制麦曲,然后下曲拌豆的分次作法,把麦豆合并一起制成干酱醅,并两道程序为一道。又将咸豆豉的液汁加以煎熬作灭菌处理后,贮藏以作调味品,开酱油生产之先声。 药酒、果子酒、冲水调吃“干酒”的酿制,品种多而具有特色。对各种植物淀粉的提制,从谷物扩展到藕、莲、芡、荸荠、薯蓣、葛、百合、茯苓、泽泻、蒺藜等;从果实、球茎、鳞茎、块根、根茎以至菌核,无不利用。医药卫生方面,最突出的是采录了很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现存农书的最早记载,而《齐民要术》在这方面是缺乏的。
《四时纂要》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缺点,即全书共698条,其中占候、择吉、镶镇等迷信的东西占有348条,将近一半。 这与唐代密教(佛教之一支)巫术和道教的流行有关。另外,该书文字摘录过简,有时含混不清,间有失原意之处。但去芜存精,仍不失为一部有相当价值的农书。它综录的资料,门类多,简要实用,颇为后人所重视。北宋天禧四年(1020),《四时纂要》和《齐民要术》同时被推荐给朝廷刊印,颁发给各地方劝农官。再早,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已有民间刻本。南宋翻刻过。元代的《农桑辑要》几乎全部选录了它所特有的资料。它还流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四时纂要》的体裁与《四民月令》一样,以时令为纲;收录的有关生产和生活项目,许多与后者相似;但《四民月令》却几乎没有具体生产技术的记述,《四时纂要》则对许多生产技术作了介绍。另外,《四时纂要》填补了自《齐民要术》至《陈昱┦椤分间相隔六个世纪的空白,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关参考
顾全武(866年-930年),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唐末五代时期吴越名将。>>顾全武早年曾为僧人,后到钱镠部下从军,由亲校累迁至武勇都知兵马使。他率军攻破越州,平定董昌之乱,又大战淮南军,夺取苏州
人物生平李存孝是代州飞狐(今山西灵丘)人,本名安敬思。晋王李克用在代北扩大地盘时,遇到安敬思,因其勇敢有武艺,而且还是孤儿,便将他留在帐下,收为义子,赐姓名为李存孝。李存孝常常跟随李克用征战,担任骑将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战乱。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
(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五代时期岐王。曾经开岐王府,妻称皇后,各种仪示都跟皇帝一样。后向后唐称臣,封秦王。> 保驾功臣,得赐姓名> ,深
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子太师赵晖简介,赵晖有何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赵晖弱冠时因骁勇果敢而应募入伍,最初为晋王李存勖(后唐庄宗)的帐前亲兵。梁晋争霸期间,赵晖参与大小战役一百余场,累功至马直军使。同光三年(925年)九月,赵晖随魏王李继岌西征。十一月,灭亡前蜀
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凤翔节度使王晏简介,王晏有何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盗贼起家王晏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生在徐州滕县的一个农家,其人健壮勇悍。他少年时,常率乡邻伙伴打劫殷富人家,在方圆百十里很有名气。五代后梁末年,徐州一片混乱,打家劫舍的强盗和小股的农民起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李存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存孝,代州灵丘人,原名安敬思,后来被李克用在代北的时候遇见,收他为义子,后来改名为李存孝。说起这个李存孝的义父李克用,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李
历史人物 张居翰简介_唐末至五代初年宦官_张居翰为什么敢修改诏书_后唐义宦张居翰
本名:张居翰字号:字德卿所处时代:唐末至五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主要成就:改一字救千人官职:枢密使张居翰–唐末至五代初年宦官 张居翰在唐懿宗咸通初年,被掖廷令张从玫养以为子,以恩
残唐五代是指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开始,至北宋消灭十国残余势力为止的中国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又分为残唐(唐末乱世)和五代(五代十国)两个时期,其中唐末乱世指的是从黄巢起义被镇压后,直至朱温篡唐的时间段
历史人物 唐末五代将领、齐王张全义简介,张全义和朱温是何关系
人物生平张全义家世为田农,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南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