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沈士柱简介,著有《土窨集》《故宫词》等作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永不毁灭的无价之宝,是一个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沈士柱简介,著有《土窨集》《故宫词》等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沈士柱简介,著有《土窨集》《故宫词》等作

人物简介

(1606—1659),字昆铜,号惕庵,芜湖人。明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反对阉党阮大铖。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崇祯十一年(1638),士柱与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顾杲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南明灭后,士柱“归寓南湖,自号寓公”,隐居芜湖,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清顺治十四年(1657),被捕后解南京。顺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凤台门外,从容就义,葬于雨花台后西首平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鲍氏同时在芜殉难,葬于芜湖范罗山前。

人物生平

沈士柱,字昆铜,号惕庵,芜湖人。其父沈希韶,明朝御史。沈士柱少时,“读书明敏,下笔千言”,明崇祯年间“入贡”,淡泊功名,广交名士。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继东林党抨击朝政,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反对阉党阮大铖。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流寓西湖楼外楼”与黄宗羲等浙东名士诗词酬和,“东林名士毕集,湖舫为之增价。”崇祯十一年(1638),士柱与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顾杲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福王在南京即位,阮大铖任兵部尚书,大兴文字狱,诬蔑东林党人为“蝗”,复社成员为“蝻”,编成《蝗蝻录》进行残酷镇压,周镳被杀,顾杲、黄宗羲被捕,陈慧贞死狱。士柱“适避楚幕,获免”,流离江楚,比及三载。南明灭后,士住“归寓南湖,自号寓公”,隐居芜湖,“阔视尘埃金玉,食客不遗屠钓”,并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书约黄宗羲来芜共商反清大计,黄致力著述,未应邀。黄在《思旧录》中述:“寻常有约在芜湖,再上高楼一醉呼。及到芜湖君已死,伸头舱底望浮图”。士柱隐居芜湖时,曾率反清义士去北川前“海公祠”祭祀,说:“明朝官吏,都如海瑞忠诚,何至忘国!”清顺治十四年(1657),审讯李大生时,发现沈土柱在芜湖反清活动,旋被浦。芜湖知县李浚与游击刘世贤会审时称:“本朝大局已定,为何仍着古冠大服?”士柱曰:“我是故国人,应着故国鬼。”李浚道:“本朝法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上柱道:“生为故国人,死为故国儿!”“你食大明禄,背叛大明国,可知罪,可知耻么?!”李浚赧颜退堂。士柱被押解南京,在严刑威协利诱下,坚贞不屈。在狱中,日吟“雨隔对床尘易满,风吹长枕梦多寒”之句不辍,全不以死为念。顺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凤台门外,从容就义。葬于雨花台后西首“平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鲍氏同时在芜殉难,葬于范罗山前,后观察使张士范,为三妇坟墓“垒试封垄建丰碑”。士柱著有《土窨集》,在狱中写《故宫词》24首。

相关作品

闻有长流之信拟出塞曲

生平不射猎,麋鹿随我游。

入山复不深,未闻虎豹愁。

今将弃诗书,买刀系马头。

筋力虽不强,臂后矢可抽。

雁雉宿高岗,狐兔穴深丘。

将令飞走惊,一洗诸生羞。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画家陈沂简介,著有《滚绣》《小梁州》等作

诗人画家陈沂(一四六九-一五三八)[明],字号:宗鲁、鲁南、石亭、小坡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擅长书法及山水,以医籍居南京。初学宗鲁应系"初字宗鲁"之讹,后改鲁南,号石亭。少年时慕苏轼学行,因号小坡

历史人物 明朝诸生、诗人沈寿民简介,著有《姑山遗集》等作

沈寿民,宁国府宣城人。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丙子举贤良方正。他在当时颇有文名,但他被世人所认识,并不是因为他的诗文,而是因为他曾经上疏朝廷参劾当时极有权势的杨嗣同,想要以贻误军情、延误战事的“夺

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画家唐时升简介,著有《三易集》等作

人物生平唐时升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八十六岁无病而终。唐时升通达世务,性情豁达。父唐钦训,与归有光友善。早年拜于归有光门下,学习诗文,有诗名,但二十多岁就弃

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画家黎民表简介,著有《瑶石山人诗稿》等作

仕途经历黎民表,祖上黎秉逊为宋端平年间议宣郎,其墓今存从化太平镇罗岗村。其父黎贯长,曾官御史。黎民表生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他自幼就十分聪颖,秉性坦夷,惟用心读书,博综古典,下及百家裨史,过目成

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诗人高逊志简介,著有《苕川夜宿》等作

史籍记载《明史)列传第三十一有高逊志者,艮座主也,萧县人,寓嘉兴。幼嗜学,师贡师泰、周伯琦等。文章典雅,成一家言。征修《元史》,入翰林,累迁试吏部侍郎。以事谪朐山。建文初,召为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会试

历史人物 明朝江西广昌县令、诗人宋兆^简介,著有《元塔登高》等作

生平简介宋兆^又名尔孚,字宗浮,号喜公,生于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明潮州府揭阳县渔湖凤围村(今属揭阳市榕城区。据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纪市》附录.潮汕地区历史沿革)人。潮汕“后七贤”之一。

历史人物 明朝江西广昌县令、诗人宋兆简介,著有《元塔登高》等作

生平简介宋兆又名尔孚,字宗浮,号喜公,生于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明潮州府揭阳县渔湖凤围村(今属揭阳市榕城区。据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纪市》附录.潮汕地区历史沿革)人。潮汕“后七贤”之一。1

历史人物 明朝诗人、散文家王慎中简介,著有《游清源山记》等作

人物生平幼年时期明正德四年九月二十七日(1509年10月10日),王慎中出生于晋江安平镇(今安海镇)。父王元纪,母李氏,生有5子,慎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幼聪颖,4岁能诵诗,教以对语,应答如流。11

历史人物 晚唐文学家、诗人温宪简介,著有《杏花》《春鸠》等作

人物经历温宪(约840—890后),字号不详,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温庭筠之子。仕途坎坷。光启中,为山南从事。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后任郎中。《全唐诗》存诗四首、

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黄文莲简介,著有《听雨楼诗稿》等作

黄文莲是上海浦东高行人,嘉庆《松江府志》卷五十九《古今人物传十一》记载他的生平:文莲廉洁勤敏,尝让产于弟,樵苏不爨泊如也。著有《书传盐梅》、《道德经注》、《听雨楼诗稿》。妻曹亦工诗,有《玉映楼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