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元朝御史张德辉简介,张德辉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凡我们所为之事,从未被人理解;一直是这样:要么被赞美,要么被指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元朝御史张德辉简介,张德辉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元朝御史张德辉简介,张德辉是个怎样的人
史籍记载
《元史·列传五十》有张德辉传,原文记载如下: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少力学,数举于乡。金贞v间兵兴,家业殆尽。试掾史台,会盗杀卜者,有司纵迹之,获僧匿一妇人,s掠诬服,狱具,德辉疑其冤,其后果得盗。赵秉文、杨咸器其材。金亡,北渡,史天泽开府真定,辟为经历官。岁乙未,从天泽南征,筹画调发,多出德辉。天泽将诛逃兵,德辉救止,配令穴城。光州荜山农民为寨以自固,天泽议攻之,德辉请招之降,全活甚众。
岁丁未,世祖在潜邸,召见,问曰:“孔子殁已久,今其性安在?”对曰:“圣人与天地终始,无往不在。殿下能行圣人之道,性即在是矣。”又问:“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对曰:“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世祖然之。因问德辉曰:“祖宗法度具在,而未尽设施者甚多,将如之何?”德辉指银盘,喻曰:“创业之主,如制此器,精选白金良匠,规而成之,畀付后人,传之无穷。当求谨厚者司掌,乃永为宝用。否则不惟缺坏,亦恐有窃而去之者矣。”世祖良久曰:“此正吾心所不忘也。”又访中国人材,德辉举魏[、元裕、李冶等二十余人。又问:“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赡?”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男耕女织,终岁勤苦,择其精者输之官,余粗恶者将以仰事俯育。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岁戊申春,释奠,致胙于世祖,世祖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如?”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世祖曰:“今而后,此礼勿废。”世祖又问:“典兵与宰民者,为害孰甚?”对曰:“军无纪律,纵使残暴,害固非轻;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世祖默然,曰:“然则奈何?”对曰:“莫若更遣族人之贤如口温不花者,使掌兵权,勋旧则如忽都虎者,使主民政,若此,则天下均受赐矣。”
是年夏,德辉得告,将还,更荐白文举、郑显之、赵元德、李进之、高鸣、李盘、李涛数人。陛辞,又陈先务七事:敦孝友,择人才,察下情,贵兼听,亲君子,信赏罚,节财用。世祖以字呼之,赐坐,锡赉优渥。有顷,奉旨教胄子孛罗等。壬子,德辉与元裕之北觐,请世祖为儒教大宗师,世祖悦而受之。因启:“累朝有旨蠲儒户兵赋,乞令有司遵行。”从之。仍命德辉提调真定学校。
世祖即位,起德辉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下车,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耆耋不远数千里来见,曰:“六十年不复见此太平官府矣。”戴之若神明。西川帅纽邻重取兵千余人,守吏畏其威,莫敢申理,隶凤翔屯田者八百余人,屯罢,兵不归籍;会签防戍兵,河中浮梁故有守卒,不以充数。悉条奏之,帝可其请。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及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
二年,考绩为十路最。陛见,帝劳之,命疏所急务,条四事:一曰严保举以取人材;二曰给俸禄以养廉能;三曰易世官而迁都邑;四曰正刑罚而勿屡赦。帝嘉纳焉。迁东平路宣慰使。春旱,祷泰山而雨。东平赋夥狱繁,视河东相倍蓰,凡遇赃奸,悉穷之,不少贷。奏免远输豆粟二十万斛,和粜粟十万斛。宝合丁议赋茧丝,令民税而后输。德辉曰:“是诬上以毒下也,且后期之责孰任之!”遂罢其事。孀妇马氏,将鬻其女以代纳逋赋,分己俸代偿之,仍蠲其额。
至元三年秋,参议中书省事。五年春,擢侍御史,辞不拜。有言沿边将校冒代军士、虚糜廪币者,敕按之,奏曰:“在昔将校,备尝艰阻,与士卒同甘苦,今年少子弟袭爵,或以微劳进用,岂知军旅之事乎!致使朝廷遣使覆按,此省院素失约束耳。痛绳之则人不自安,第易其部署,选武毅才略者任之,庶使军政自新。又时委司宪者体究,庶革其弊。”有旨命德辉议御史台条例,德辉奏曰:“御史,执法官。今法令未明,何据而行?此事行之不易,陛下宜慎思之。”有顷,复召曰:“朕虑之熟矣,卿当力行之。”对曰:“必欲行之,乞立宗正府以正皇族,外戚得以纠弹,女谒毋令奏事,诸局承应人皆得究治。”帝良久曰:“其徐行之。”德辉请老,命举任风宪者,疏乌古伦贞等二十人以闻。
初,河东歉,请于朝,发常平贷之,并减其秋租有差。赋役不均,官吏并缘为奸,赋一征十年,不胜其困苦,民率流亡。德辉阅实户编,均其等第,出纳有法,数十年之弊一旦革去。
德辉天资刚直,博学有经济器,毅然不可犯,望之知为端人,然性不喜嬉笑。与元裕之、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卒年八十。
个人生平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道交城县人(今山西省交城县人)。年少时勤学,多次乡试中举。曾向御史台谋求一官半职,恰逢有强盗杀害占卜先生的案件,官府追查案情线索,抓获了一个藏匿妇人的僧人,将他屈打成招。案件审理完毕,德辉怀疑这是桩冤案,遂明察秋毫,后来果真捕获到了杀人的真正盗贼。赵秉文、杨都很器重他的能力和才华。
金朝灭亡后,张德辉北渡求官,被正定府史天泽任命为经历官,多年跟随史天泽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有一次史天泽要杀逃兵,被张德辉劝阻,救下逃兵,将他们发配穴城,另外曾招降光州农民军,避免百姓因战争而生灵涂炭。
丁未年(公元124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王府召见张德辉,议论治国之策与儒家学问,张德辉不愧为一代儒学精英,学识渊博,皆能对答如流。
元世祖问:“孔子已经去世很久了,孔子的精神如今在哪里呢?”
张德辉答:“圣人治世做人的学问与天地共存,无处不在。殿下您如果能行圣人之道,圣人的精神则就在您这里。”
元世祖问:“有人说,辽因为信佛而亡,金因为好儒学而亡,是这样吗?”
张德辉答:“辽朝的事臣未能详尽知晓,金朝末年亡国之事则是亲眼所见,宰臣中虽有一两个儒臣,而其余的都是世袭的武将,军国大事又不让儒臣参与。凭借儒臣的身份晋升为宰臣的,大略只占三十分之一。金国灭亡,自当有人承担罪责,儒臣有什么过错?”
世祖认为他说的正确,又问德辉:“祖宗的法度俱在,然而有很多都不能付诸实践,应该怎么办呢?”
德辉手指银盘比喻说:“开创国家大业,就像制造这银器,要精选白金良匠,按一定规矩制作完成,交给后人,永传后世。但应交给谨慎敦厚的人掌管,才能永为珍宝使用。否则不仅会被损坏,恐怕还有被偷去的危险。”
世祖沉思了良久又问道“:这正是我所不能忘怀的。”
又问:“农家辛苦劳作,为何衣食不充足?”
德辉回答说:“务农种桑是天下的根本,衣食的来源。农民男耕女织,终年勤苦,却挑选其中最好的上交到官府,剩下下粗糙不好的来赡养父母,养育子女。而地方官吏又横征暴敛,搜刮一空,那么就少有不受冻挨饿的百姓。”
次年春(公元1248年戊申),行祭奠孔子之礼。世祖问张德辉:“为何要对孔子行祭奠礼?”张德辉回答说“:孔子是万代主宰天下者之师,所以历代君主都尊敬他,把他的庙宇修建得庄严肃穆,按时祭祀。崇敬与否,对于圣人来说无利也无害,只是从中看出君王崇儒重道的意图罢了。”世祖说:“自此之后,不废除祭祀孔子之礼。”
元世祖又问:“治理军队与治理民众,孰轻孰重呢?”
张德辉对答:“如果军队无纪律,就会残暴不仁,害处不轻;就治理人民而言,如果长官致力于敛财,心肠恶毒,祖宗留下来的人民百姓就会处于水深火热中,害处很大。”
世祖默然认同,又问:“有什么对策?”
于是张德辉推荐贤明的口温不花掌管兵权,忽都虎主管民政,可以使天下受益。
这年夏天,张德辉获准告退,将行之时,举荐白文举等数人,向元世祖辞别,同时又向元世祖进谏“先务七事”,即:敦孝友,择人才,察下情,贵兼听,亲君子,信赏罚,节财用。世祖采纳,亲切地呼喊张德辉的字(耀卿)并赐座,封赏十分优厚,不久之后,张德辉奉旨教皇子孛罗等人读书。
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 壬子)张德辉与元好问北觐,忽必烈封其为儒教大宗师,并提调他到真定讲学。
世祖即位后(1264年),在次起用张德辉,封其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他刚到任上,便打击豪强,罢黜贪官污吏,平均赋税徭役。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不远百里来看望他,说:“我们六十多年都没有见过如此清明的官员了!”把德辉奉若神明。
西川元帅纽邻又选取一千多士兵,守吏害怕他的威势,没人敢申诉反对,隶属凤翔县来屯田的士兵有八百余人,屯田完毕,士兵不能返回原籍;恰逢标识防戍兵,河中浮梁本来就有守卫的士卒,不应该让他们充数。张德辉全都分条上奏,皇帝答应他的请求。战乱后贫弱小民大多依附于豪强的庇护,有的靠做工换取衣食,时日长久,他们就被掩藏沦为家奴,张德辉悉数释放,将他们恢复平民身份。
次年考核政绩,张德辉在十路中排名第一,皇帝召见并犒劳行赏,张德辉此时上书急务四条:
一、严保举以取人材;二、给俸禄以养廉能;三、易世官而迁都邑;四、正刑罚而勿屡赦。
元世祖嘉赏并采纳。
升任迁东平路宣慰使期间,张德辉泰山祈雨、惩治赃奸、免除百姓徭役赋税,并用自己的俸禄救助当地的孤儿寡母。
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张德辉升任参议中书省事,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被任命为御史,张德辉没有接受。
当时有传言,戍边将士冒领物质、损耗军费,皇帝下令责惩,张德辉却上奏折说:“我也做过军士,曾与士卒们同甘共苦,深知行军的艰难险阻。如今,官门子弟可以世袭爵位,或者小小的功劳就可以封赏进爵,他们哪里知道军旅之苦?朝廷派遣他们去惩戒士卒,这是朝廷省院的失误。如果严惩将士们,必然会使军中人人自危,正确的做法是改变军队部署,选有武艺才略的人去治军,这样军政自然会焕然一新,痛死改革制度,则军中弊病自然会消除。”
除此之外,张德辉还谏言御史台条例、正皇族、远外戚、改革时弊、均衡赋役、均田编户等,元世祖忽必烈一一采纳,并渐次执行,几十年的积弊得以革除。张德辉告老还乡时,还不忘选贤举能,举荐任命任风宪、乌古伦贞等二十人。
张德辉天资刚直,博学且有经世致用之才,性格坚毅,不喜嬉笑,不怒自威。晚年与元裕之(元好问)、李冶游封龙山,时人称“龙山三老”,卒年八十岁。
主要著作
著有《塞北纪行》(《岭北纪行》《边堠纪行》)、《元遗山诗笺注》14卷。
主要功绩
儒学之辩、治世之辩、治理河东、抚恤军士、惩治赃奸、免除百姓徭役赋税;谏言改革御史台条例、正皇族、远外戚、革除时弊、均衡赋役、均田编户等。
后人评价
苏天爵评:
公天资刚直,博学有经济器。容色毅然不可犯,望之知为端人正士。遇事风生,果于断决。庭议剀切,矫矫然有三代遗直。其扶善良、疾奸恶、革弊政、美风化、要以济时行道、尽忠所事,以实惠及民,成败利钝,初不计恤。
其为两镇巨藩,再入中书,虽权贵素以严厉称者,与之抗礼,往复论难,不毫发相假贷;时或龃龉,其耿耿自信,气终不下。
既为上所深知,凡大政令必咨决焉。论者为省台肇建、进用儒学,开太平之基,公实为启迪之先。故谮毁不行,才退复召,终始眷顾之礼不少衰。
上问八剌:“张耀卿曾受赂否?”曰:“若言其受赂,岂不畏上苍乎!”
与人交,重然诺,不戏言笑。在尊俎间,亦以礼法自持。故元遗山呼为畏友,虽亲旧不敢干以私。
恤患难,周困急,至质衣典书无难色。儒士宋子昭羁于豪权家,言于上官,出之。蜀儒古生售于市,鸠银赎焉,仍给据为良。张新轩子琥已结婚,无以成礼,分俸以给。
后世影响
旧时,张德辉灵位入交城县文庙乡贤祠祭祀。
相关参考
杨德辉生于1934年。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八期、陆军参谋大学、战争学院毕业。曾由蒋经国推荐入西德步兵学校受训。曾任郝柏村侍从官、陆军军官学校教官、旅长,第十二军作战处处长,第六军团情报处处长等职。1
张作霖一生的头衔太多了,号称“东北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执掌东北多年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也是最后一个“北洋政府”的掌权者。在历史书上,我们看到张作霖留
张作霖一生的头衔太多了,号称“东北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执掌东北多年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也是最后一个“北洋政府”的掌权者。在历史书上,我们看到张作霖留着大胡子,一身的匪气,他的确也是马匪出身,从一个
张作霖一生的头衔太多了,号称“东北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执掌东北多年的北洋奉系军阀首领,也是最后一个“北洋政府”的掌权者。在历史书上,我们看到张作霖留着大胡子,一身的匪气,他的确也是马匪出身,从一个
历史人物 元朝史学家陶宗仪简介,《辍耕录》作者陶宗仪是个怎样的人
基本信息陶宗仪(1329年~约1412年),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
【编者按】120年前的春夏之交湖南改革遭遇了什么?小时代与大时代的差别,往往在毫厘之间。譬如120年前,也就是1898年的春夏之交。其时作为全国改革的试验田,湖南在巡抚陈宝箴的领导下,新政推进两年多,
张孝纯(?~1144)字永锡,滕阳(今山东省滕州市(原滕县)羊庄镇北台村)人。北宋宣和末,以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宣和七年(1125),金军败盟南下,重兵围困太原,张孝纯与副都总管王禀率军民坚守逾年,
说到张颌这个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五子良将之一,他也可以说是曹魏的万金油,那里需要他就往那里搬,所有他是预备队大队长了,话说张颌其实是什么司马懿害死的,但是这也是野史了,也有人问了真正
曹魏有荀,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渐被
曹魏有荀彧,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彧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