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画家、词人张舜民简介,《村居》作者张舜民哪里人

Posted 词人

篇首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画家、词人张舜民简介,《村居》作者张舜民哪里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画家、词人张舜民简介,《村居》作者张舜民哪里人

作品

江神子(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栏。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么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朝中措(清遐台饯别)

三湘迁客思悠哉,尊俎定常开。云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对离杯。

他年来此,贤侯未去,忍话先回。好在江南山色,凭时重上高台。

卖花声(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卖花声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纨扇

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

秋来挂壁上,却被风吹动。

代表作

卖花声(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译文

秋风里枯木凋零,君山上落叶飞舞,洞庭湖水波悠悠。歌女收敛笑容,斟满杯中酒。可我不是当年王维渭城送别的西去之客,请不要唱这曲令人悲伤的《阳关三叠》。
  酒醉后手扶栏杆举目远望,天空高远,白云悠然。被贬的南行之人还有几人能够回来。无语回望,暮秋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是我魂牵梦萦的京城。

⑴卖花声: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同浪淘沙。
  ⑵敛芳颜:收敛容颜,肃敬的样子。
  ⑶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引申谱曲,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别绪。因曲分三段,原诗三反,故称“三叠”。
  ⑷危:高。
  ⑸长安:唐以后诗词中代指京城,此指汴京。

赏析

此词道出了谪贬失意的心情,是题咏岳阳楼的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沉郁悲壮,扣人心弦。

上片起首二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秋月景象,烘托了作者其时的悲凉心境。首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第三句词笔转向楼内。此时词人正楼内饮宴,因为他的身份是谪降官,又将离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气氛显得沉闷。“十分斟酒敛芳颜”,说明歌妓给他斟上了满满的一杯酒,表示了深深的情意,但她脸上没有笑容。“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杯敬意。“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深得其妙。

四、五两句,凄怆之情,溢于言外;百端愁绪,纷至沓来。《阳关曲》本是唐代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入乐府时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送别时歌唱。其辞曰:“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写情景,与此刻岳阳楼上的饯别有某些相似之处。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他因写了一些所谓反战的“谤诗”,被从与西夏作战的前线撤了下来;此时他不但不能西出阳关,反而南迁郴州。这两句熔自我解嘲与讥讽当局于一炉,正话反说,语直意婉,抒发的就是胸中久抑的悲慨。

过片承“酒”而来,将视界再度收回楼前,写词人带着醉意凭栏独立。仰望天空,只见天淡云闲;回首长安,又觉情牵意萦。浓烈的抒情中插入这笔写景,使感情更为顿宕,深得回旋纡回之妙。“醉袖”二字,用得极工。不言醉脸、醉眼、醉手,而言醉袖,以衣饰代人,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修辞方法。看到衣着的局部,比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更易引起人们的想象,更易产生美感。从结构来讲,“醉袖”也与前面的“十分斟酒”紧相呼应,针线亦甚绵密。“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使全词做到了有张有弛,疾徐有致。由于感情上如此一松,下面一句突然扬起,便能激动人心。“何人此路得生还”,完全是口语,但却比人工锻炼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它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负载着无尽的悲哀与痛楚。

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又揭示内心深处的矛盾。这里的结句用的是宋人独创的脱胎换骨法。费衮说此诗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所谓换骨,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换之“(释惠洪《天厨禁脔》)。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和盘托出,意蕴深厚。

这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这是一首格调很高、有较强感染力的好词。

创作背景

张舜民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官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据张舜民《画墁集》卷八《郴行录》:“辛卯,登岳阳楼。”词即作于此时。

事迹

张舜民是陕西路州人,约在宋神宗年间中进士。为人正直,敢直言,善于书画。后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中说:"年老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艺术造诣

张舜民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每所经从,必搜访题识。东南士大夫家所藏名品,悉载录中。亦能自作山水,有自题扇诗云“忽忽南迁不记年,二妃祠外橘洲前。眼昏笔战谁能画,无奈霜纨似月圆。”又题邓正字家刘明复《秋景》,末句云:“我有故山常自写,免教魂梦落天涯。(见《画继》)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词存四首。以《卖花声》为最杰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北宋词人苏舜钦简介,是《沧浪亭记》《淮中晚泊犊头》作者

生平经历苏舜钦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生于北宋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父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苏舜钦年轻时即不

历史人物 北宋词人赵企简介,《感皇恩・别情》作者赵企有哪些事迹

生平简介大观年间,为绩溪令。宣和初,通判台州。仕至礼部员外郎。事迹散见于《宋诗纪事》卷三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企“以长短句词得名,所为诗亦工,恨不多见”(《高斋诗话》)。《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历史人物 北宋画家张择端简介,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人物生平张择端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历史人物 北宋画家赵令穰简介,《湖庄消夏图》作者赵令穰怎么读

宗室世系宋太祖赵匡胤---赵德芳--赵惟宪---赵从郁---赵世将---赵令穰人物生平赵令穰幼时即爱书画o富于文学修养o家藏有晋唐以来法书名画。他与画家文人时相往来。赵佶(宋徽宗)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o

历史人物 北宋白描大师李公麟简介,《龙眠山庄图》作者李公麟哪里人

人物简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舒州(今安庆)人。出身名门大族,家藏古器名画法书甚多,自幼知识渊博,好古善鉴,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订世次,辨别款识。长于诗文

历史人物 北宋白描大师李公麟简介,《龙眠山庄图》作者李公麟哪里人

人物简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舒州(今安庆)人。出身名门大族,家藏古器名画法书甚多,自幼知识渊博,好古善鉴,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订世次,辨别款识。长于诗文

焦循和他的雕菰楼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北湖黄珏焦庄(今属方巷)。清代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博学多识,据张舜徽先生在《清代扬州学记》所列,一生著述五十九种,数百卷。经、史、历、算

历史人物 杨无咎简介 宋代词人书画家紫阳居士杨无咎生平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

历史人物 他出身名门是北宋著名画家 娶了公主却只是一个悲剧婚姻

王诜王诜出身太原王氏,是北宋著名画家、词人,书画诗词都不在话下。因为王诜出身名门又有才华,娶的是宋英宗与皇后高涛涛之女、宋神宗的亲姐姐蜀国公主。蜀国公主贤良淑德、品性端正,为朝野内外称赞,但王诜并不那

北宋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的词风

  周邦彦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之一,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钱塘人。神宗时为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累官庐州教授、知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