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南宋丞相程元凤简介,程元凤墓在哪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追求卓越自我,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南宋丞相程元凤简介,程元凤墓在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南宋丞相程元凤简介,程元凤墓在哪
人物经历
程元凤宝v四年(1256年),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提出"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12字方针作为施政纲领,并亲自从全国挑选了数十名德才兼备的人士,推荐给朝廷加以重用。六年(1258年),提举洞霄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开庆兵兴,起判平江府。度宗即位,进少保,正当程元凤施展政治才华的时侯,投机者丁大全上书皇帝诬告左丞相,期望取而代之,程元凤对此感到失望,又羞与丁大全为伍,提了辞职要求,皇帝对此感到棘手,放弃了提拔丁大全的打算,并加封程元凤为新安郡公。晚年,程元凤被授少傅等职,并进封为吉国公,但因与奸相贾似道冲突,于1268年以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归隐于黄山,黄山名景丞相源即由此而得名。著有《讷斋文集》。
《宋史》有程元凤传。 程元凤在南宋宝祜成淳间两次为相,为官勤政爱民,在知饶州时,水灾泛滥,访民疾苦,督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枉,百姓称颂。为相时也以直言敢谏知名。在京师灾荒之时,程元凤给皇帝上疏:“缀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之民,移缁流泛滥之恩,以给颠沛之众。”痛切时弊。
《宋史·程元凤传》
程元凤,字申甫,徽州人。绍定元年进士,调江陵府教授。端平元年,差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丁母忧。淳v元年,迁礼、兵二部架阁,以父老不忍去侧,迁太学正,以祖讳辞,改国子录。父忧,服阕,迁太学博士,改宗学博士。以《诗》、《礼》讲荣王府。旁讽曲谕,随事规正,多所裨益,王亦倾心敬听。轮对,极论世运剥复之机及人主所当法天者。理宗览之曰:“有古遗直风。”
六年,进秘书丞兼权刑部郎官。七年,兼权右司郎官,迁著作郎,仍权右司郎官。轮对,指陈时病尤激切,当国者以为厉己。丐外,知饶州。郡初罹水灾,元凤访民疾苦,夙夜究心,修城堞,置义阡,宽诛求,察诬证。进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都大提点坑冶,仍兼知饶州冶司,岁有冬夏帐银,悉举以补郡积年诸税敛之不足者。芝生治所,众以治行之致,元凤曰:“五谷熟则民蒙惠,此不足异也。”
召奏事,辞,不允,迁右曹郎官。疏言实学、实政、国本、人才、吏治、生民、财计、兵威八事。寻兼右司郎官,拜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丞相郑清之久专国柄,老不任事,台官潘凯、吴燧合章论列,清之不悦,改迁之,二人不拜命去。元凤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凯、燧得召还。有事于明堂,元凤疏言“祈天以实不以文”。又言边备,谓“当申儆军实,以起积玩之势。”及言滥刑之敝。十二年,拜右正言兼侍讲,以祖讳辞。诏权以右补阙系衔。上疏论格心之学,谓“革士大夫之风俗,当革士大夫之心术。”至于文敝、边储、人才、民心、储将帅、救灾异,莫不尽言。
余晦以从父天锡恃恩妄作,三学诸生伏阙上书白其罪状,司业蔡抗又力言之,元凤数其罪劾之。奏上,以晦为大理少卿,抗为宗正少卿。元凤又上疏留抗而黜晦,以安士心。乃命抗仍兼司业,晦予郡。
升殿中侍御史,仍兼侍讲。京城灾,疏言:“辍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之民;移缁流泛滥之恩,以给颠沛之众。务行宽大之政,固结亿兆之心。旁招俊V,而私昵无滥及之恩;屏去奸私,而贪黩无覆出之患。谨便嬖之防,而不使之弄权;抑恩泽之请,而不至于无节。”言多剀切。
宝v元年,兼侍读,迁侍御史,言法孝宗八事。荐名士二十余人,进尚书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仍兼侍读。亟辞,出关,不允。有事于南郊,元凤为执绥官,答问多所开陈。帝因欲幸西太乙宫,力谏止之。三年,迁权工部尚书,力求补外,特授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蜀境与沅、靖交急,朝廷欲择重臣出镇上流,用徐敏子易蜀帅及用向士璧为镇抚。元凤请下荆南,调兵援蜀,移吕文德上沅、靖。进依前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进参知政事,寻进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新安郡公。力辞,御笔勉谕,犹周回累日而后治事。疏奏正心、待臣、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八事。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未就,奏转任尤~领其事,纂修成之。会丁大全谋夺相位,元凤力辞,授观文殿大学士判福州、福建安抚使。又力辞,依前职,提举洞霄宫。
开庆兵兴,上手疏收人心、重赏罚、团结民兵数事。俄起判平江府兼淮、浙发运使。四上章乞免。三年,御笔趣行,奏免修明局米五万石。拜特进,依前职。充醴泉观兼侍读。度宗即位,进少保。三年,拜少傅、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吉国公,以言罢,依旧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乞致仕,不许。四年,罢观使,以守少保、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卒,遗表闻,帝震悼辍朝,特赠少师。
元凤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贰令,元凤谢之曰:“除授须由资。”其人累请不许,乃以先世为言。元凤曰:“先公畴昔相荐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所求躐次,岂先大夫意哉?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不敢。”有尝遭元凤论列者,其后见其可用,更荐拔之,每曰:“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今日之擢用,尽其才也。”所著《讷斋文集》若干卷。
释文
图册的文字:
释文:
(钤封楷书:札子拜呈提举洪金紫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 程元凤谨封旁
程元凤《呈提举郎中札子》有辞楮局回札五字)元凤皇恐拜禀 提举郎中 元凤划承翰兄 把玩欣怿 董督易楮遴选明敏之才 命议惟允 申谕引避何耶 为国宣劳 勿辞甚幸 勿遽不暇详雅 总几孚丙 右谨具拜呈 寅月日 金紫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凤札子
相关参考
程元凤程元凤,字瑞甫,又作申甫,宋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初入官场,程元凤曾担任过权刑部郎官、著作郎、太学博士等职。因为品德、才学甚高,讲学于荣王府,精心教授知识以及做人的品
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
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
概述周武王死后,儿子年幼,无力主持国政,便由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来摄政当国,史称“周公摄政”。这种现实,霍叔、管叔、蔡叔(史称“三监”)深为不满,他们和被周武王封在原商都朝歌的商纣王之子武庚串通起来,,
简介烨公三子,封帅干公,字子洪,号古崖。生于宁宗嘉定辛未(公元一二一一)年四月廿一日。率性仁厚,制行端方,以易预江右漕闱首选,任沿江司制屯田郎。历史官未期年,丁镇国夫人忧。除授荆南节度推官,未上,改淮
人物生平赵,也作赵敷,即宋简宗、正安帝,宋高宗赵构的独子,母为潘贤妃。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赵生于南京(今河南商丘),随即拜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晋封魏国公。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
人物生平赵士程,生卒年不详,与陆游、梁克家等同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宗室。唐婉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乾道七年,赵士程
历史人物 赵士程写过诗吗_赵士程可怜_赵士程诗句_赵士程个人简介
本名:赵士程字号:德甫(又作德父)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出生时间:无记载去世时间:无记载主要作品:乌山石志家世:宋太宗五世孙父亲:仪王赵仲湜兄弟:新安郡王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南宋光宗墓在哪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宋孝宗第三子。1189年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1194年7月2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南宋光宗墓在哪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宋孝宗第三子。1189年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1194年7月24日迫于朝野和宫廷的压力禅位于嘉王赵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