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魏、南梁将领王神念简介,王神念在史上有何成就
Posted 将军
篇首语: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魏、南梁将领王神念简介,王神念在史上有何成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魏、南梁将领王神念简介,王神念在史上有何成就
人物生平
初仕魏朝
王神念为太原郡祁县人。他自少研习儒术,尤其通晓内典。在北魏时,他最初任州中的主簿。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十月,王神念隶属于任城王元澄麾下,以统军身份与党法宗、傅竖眼出兵进攻南梁的大岘、东关、九山、淮陵等地,并攻克关要、颍川二城,斩杀南梁军主费尼。大约在此时间前后,王神念出任颍川郡太守。
据郡南归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正月,王神念据郡投降南梁。 [5] 北魏派兵来讨,王神念率领家属南逃至东关,又退保合肥R湖西。武帝封他为南城县侯,食邑五百户。
据《魏书·世宗纪》载,王神念还曾在天监八年(509年),率军进攻北魏的南兖州,北魏宣武帝命假平南将军长孙稚统领邴虬等五军抵御。
归梁不久后,被任命为安成郡内史,又历任武阳、宣城二郡内史,在任内都有突出的治绩。之后入朝,被除授为太仆卿。
硖石争锋
天监十四年(515年),左游击将军赵祖悦攻占北魏的西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并构筑外城,就地建立军事据点,进逼寿阳(今安徽寿县)。北魏扬州刺史李崇、假镇南将军崔亮相继出兵击败梁军,围困西硖石。
天监十五年(516年)正月,北魏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李平受命节度李崇、崔亮二部,加紧对硖石的攻势。同年,时任朱衣直阁的王神念随左卫将军昌义之淮水而上,援救硖石。魏军截断水路,防止赵祖悦逃跑,王神念进攻魏军所造浮桥,企图解围,但未能成功,只得屯驻于梁城。二月,赵祖悦出降,硖石陷落。
出镇青冀
后来,王神念出任持节、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王神念为人刚正,在所宰的州郡内一定禁止淫祠。当时青州东北临海处有一座石鹿山,先有神庙,庙中妖巫欺惑百姓,使远近官民前来祈祷,耗费大量钱财。王神念到任后,下来拆除此庙,风俗于是一变。
普通五年(524年)六月,武帝下诏北伐,进攻北魏寿阳、淮阳等地,北魏河间王元琛等南下救援。九月,元琛与王神念交战,王神念战败,仅以身免。在此期间,他被征召入朝,任右卫将军。
入朝病逝
普通六年(525年),王神念被改授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爪牙将军,仍任右卫将军。不久后,王神念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武帝下诏追赠他右卫将军、衡州刺史,兼赐鼓吹一部,谥号“壮”。 [17] 梁元帝时,因其子王僧辩所立战功,王神念被改赠为侍中、中书令,改谥“忠”。
主要成就
王神念历仕北魏、南梁两国,征战数十年,颇有战功,且治政有方:
在北魏: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王神念随任城王元澄南征,参与第一次钟离之役,进攻南梁的大岘、东关、九山、淮陵等地,攻克关要、颍川二城。
在南梁: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王神念率军进攻北魏南兖州。天监十五年(516年),与左卫将军昌义之沿水路援救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但遭遇北魏重兵拦截,最终师老无功。普通五年(524年),率军拦截南下寿阳的北魏河间王元琛,为其所败。在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及青、冀二州刺史任上,王神念都有突出的政绩。
人物评价
姚思廉:元法僧之徒入国,并降恩遇,位重任隆,击钟鼎食,美矣。(《梁书》)
李延寿:王神念、羊侃、羊鸦仁等,自北徂南,咸受宠任。(《南史》)
轶事典故
王神念自少便擅长骑射,至老而不衰。他曾经在梁武帝面前手执二刀J,“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列之中。与同时期投降南梁、“能作惊军骑”的北魏将领杨华“并一时妙捷”,为武帝所叹赏。
亲属成员
妻子:魏氏,有“明哲妇人”之称。卒谥贞敬太夫人。
子辈:长子,王尊业 官至太仆卿。卒赠信威将军及青、冀二州刺史。
次子:王僧辩,官至大司马、太子太傅、扬州牧等,封永宁郡公。后为陈霸先袭杀。
三子:王僧智,任约败亡后为陈霸先所杀。
幼子:王僧郑官至谯州刺史,后投靠北齐。
史料记载
《梁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
《南史·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五·梁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八·梁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梁纪六》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于光,字仲炳,号暗修,明太祖朱元璋赐名大用,生于泰定元年九月十五日,元末明初时期南康府都昌县人。都昌于氏为汉于公后裔,宋初,先祖元素由山东益都迁居南昌府丰城县;其后裔又有人从丰城迁居都昌,大多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伊慎的自幼喜读《春秋》、《战国策》及天官、五行类的书籍,因擅长射箭被任命为折冲都尉(《旧唐书》作果毅)。擒斩哥舒晃大历八年(773年),循州刺史哥舒晃据岭南叛,朝廷派江西观察使路嗣恭率
简介宋c(1522~1591),明朝重臣。字伯敬,号栗庵。商丘市睢阳区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初为永平府推官,后为山东道监察御史、山西巡按、顺天府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保定巡抚、南京户部右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
玄宗李隆基皇后王氏唐玄宗的第一位皇后,惟一在生前被册封为皇后的,是“废后”王氏,死后未得谥号。王氏是同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出身于士族,先祖是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王氏的父亲王仁皎,在唐朝初年曾任甘泉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
功绩明恭回居乡里时,蕲水漕米在蕲州“兑军”(作为年粮缴纳,由军队验收)。路远,又无押运者,军旅任意科旅。他为此向有关方面建议,改“兑军”为“兑会城”(漕米直接交专收粮的机构),百姓得免其苦。史料记载【
弘治十五年,(公元一五o二年)擢进士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临江府志》卷之十三记载为弘治十七年进士)。为人“恢廓,耿介”,“_学,工文词”,以兵部郎中出守临江府(今江西樟树临江镇),到临江上任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