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邓石如简介

Posted 篆书

篇首语:所谓一见钟情不过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权衡利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邓石如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邓石如简介

邓石如简介

  邓石如(1743——1805),中国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于寒门,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邓石如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人推为清代第一。生性廉洁,成名后以书法篆刻自给。喜好游历名山胜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游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邓石如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人推为清代第一。生性廉洁,成名后以书法篆刻自给。喜好游历名山胜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游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邓石如幼年时家境贫寒,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末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这样一位读书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全靠艰定不移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锻炼。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缪三兄弟等友人,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所以,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

  邓石如时代,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己雄厚和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己刚健婀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当时的印坛,可说与皖、浙两派形成鼎足之势。邓石如的雄风一直影响到同时期的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位杰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传极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谱》、《邓石如印存》等。(西元1743——1805年),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后为避嘉庆讳,改名为石如,号完白道人,字顽伯,邓石如小时候家境清贫,以刻印为生,当时寿春书院山长的梁巘见其作品,即惊叹其笔力的雄浑,并且将他介绍给金陵的梅镠,因为梅家藏有许多秦汉以来的金石善本,邓石如在梅镠家住了八年,于是成为一代书家。邓石如的书法由石鼓文、峄山碑、太山刻石等入手,遍学秦汉以下到唐代的篆书,他常一大早起床而磨墨一大盘,临书至深夜始寝,如此五年,而健立起其篆书的基础,随后致力于八分书,终成为清代复兴篆隶的大师。邓石如的最大成就,在于对唐代以来日益衰微的篆书,作一重建的工作。邓石如运用他的腕力使用羊毫笔,用逆入平出的方法,书写篆书,成为继李阳冰以后的第一人,他的笔势浑圆而具有劲力,在结体上参有隶书的意味,显的较为雄浑的感觉。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

  《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楷书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欧阳询父子体势,笔法斩钉截铁,结字紧密,得踔厉风发之势。行草书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大字草书气象开阔,意境苍茫。总观其四体书法,以篆书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邓石如又是篆刻家,开创皖派中的邓派。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篆刻相辅相成。邓石如的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朝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简介,篆书作品有《张子西铭》等

人物简介邓石如原名琰,因避仁宗讳,遂以字行,少读书,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性廉介无所合。时翁方纲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门,为之。刘墉、陆锡熊见其书,皆大惊。登门求识面。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钱坫与世臣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篆刻家有哪些

1、邓石如邓石如(1743年-1805年),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

历史人物 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简介  赵之谦(西元1829——1884年),浙江会稽人,号冷君,晚号悲庵。赵之谦的书法,早年主要是以颜真卿的笔法为主,后来是以邓石如的笔法为基础,参杂有篆、隶的笔意,并且研究龙门二十品的楷书笔

中共人物传 邓稼先生平故事简介,邓稼先历史评价,邓稼先怎么死的?

邓稼先··诗书之缘1924年6月20日[1],邓稼先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东部大龙山西北麓的白麟畈邓家大屋(今怀宁县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这里也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1743—1805)的故乡

知名人物 张锡钧人物简介

·张锡钧张锡钧,生理专家和医学教育家,参与发现了中枢神经的化学传递,确定了乙酰胆碱在神经冲动化学传递中的作用。在神经内分泌等方面进行了??拓性的工作,是这一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张锡钧,字石如,曾用英文名

知名人物 宣铁吾生平故事简介,宣铁吾历史评价,宣铁吾怎么死的?

宣铁吾,字惕我,又名蒋石如。1897年10月13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出生于浙江诸暨枫桥杜家坞村[1]。家境清寒,青少年时代就自谋出路,在杭州、绍兴做排字工人,期间曾任浙江省绍兴“国耻图雪会”

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的简介是什么?成吉思汗生平事迹简介1162年,成吉思汗降生在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之家。观其一生,他是在戎马征战中度过的,其功过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他的功劳在于:统一了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16位皇帝简介

明朝16位皇帝简介明朝十六位皇帝简介,有图有真相明朝皇帝列表(不要简介)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

历史人物 蔡简介,蔡简介

  蔡简介  简介:蔡(?-1174)字正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蔡松年子。  天德三年(1151)进士。历澄州军事判官,三河主簿。召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大定十四年,由礼部郎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简介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功绩简介  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指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伏羲的功绩是一画开天、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