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萧何死后为什么是曹参继任丞相,而不是陈平?

Posted 刘邦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萧何死后为什么是曹参继任丞相,而不是陈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萧何死后为什么是曹参继任丞相,而不是陈平?

西汉初期,萧何作为丞相,协助刘邦治理国家,即便是在秦朝末年起义,萧何对于刘邦来说也是一个助力最大的帮手。不过人终有一死,萧何作为丞相,他死后丞相之位是由曹参继承的。不过曹参却是萧何自己挑选出来的,但是他们两人之间还有嫌隙,那么为什么萧何要让曹参做丞相,而没有选择陈平呢?

1.曹参的能力,不仅是萧何认可,汉高帝刘邦同样是认可的。

在刘邦去世前,吕后曾请示他说:“在您百岁之后,萧何要是去世,谁能接替他呢?”刘邦回答道:“曹参可以。”吕后再问:“那曹参之后呢?”刘邦又答道:“王陵可以。不过王陵忠厚老实,陈平则精明过人,可补他的缺点,陈平聪明有余,却不够厚重,难以独当重任。周勃厚重,虽不善言辞,不过可以肩负起安定社稷重任的,可以让他担任太尉一职。”吕后又问:“那周勃之后呢?”刘邦道:“以后的事,就不是你我所能知的了。”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相国萧何去世。萧何病危时,汉惠帝前来探望,问他说:“相国百岁之后,有谁能接替您的位置呢?”萧何并不直接回答,只是说:“知臣未如君。”汉惠帝便问道:“曹参如何?”萧何从床上爬起来,顿首道:“陛下英明,臣死而无憾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对于帝国丞相的人选,刘邦与萧何都不约而同地选中曹参。为什么是曹参而不是陈平呢?其实刘邦已经说出来了——陈平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不够厚重,难以独当重任。陈平虽然也是开国元勋,但是毕竟不如萧何、曹参这些从一开始就跟随刘邦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经历无数的大风大浪与沉沉浮浮。

2.萧何推荐曹参,足显其心胸之广阔,因为曹参与他有隙。

曹参是汉军中的一员虎将,在秦末战争与楚汉战争中,身经百战,多次在战场负伤,全身伤口竟然多达七十余处。他与萧何两人年轻时就是好朋友,到了刘邦封赏大臣时,把萧何的功劳列在第一位,曹参排在萧何之后。这使曹参非常不服气,两人的关系便急转直下。可是曹参没有想到,萧何并没有因此而贬低他,在临死之前,推荐他当丞相。

那么,曹参除了会打仗,有没有能力当丞相呢?有的。大家都知道汉初的“黄老之治”,黄老之治,实际上是从曹参开始的。最初把黄老思想成功应用于政治的,就是曹参。

曹参担任齐国相期间,曾召集齐国儒生,请教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方法,结果这些儒生一人说一套,把他听得摸不着边。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一个老先生,人称盖公,对黄老之术很有研究,便以重金将盖公请来,向他讨教治国抚民之策。盖公对他说,治理国家,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只要统治者不扰民,民众自然安分守纪。曹参听后非常佩服,便请盖公留下来,当他的顾问,协助他以黄老之术治理齐国。在曹参治齐九年后,齐国的秩安民生都非常好,人们称他为贤相。

3.刘邦与萧何一致看好曹参,不是因为曹参是老战友加老乡,而是曹参的政治能力在治理齐国时已经表现出来了。

曹参出任帝国宰相后,他把在齐国实施的那一套黄老之术又搬到了朝廷,所谓“萧规曹随”就是对他无为而治思想的形象说明。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曹参当了宰相后,却没有什么大动作,什么事都跟萧何在世时一样。汉惠帝有点怪他了,在朝廷上责备曹参无所作为,有负朝廷重望。曹参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从容不迫地问:“陛下觉得自己与高帝相比如何呢?”汉惠帝拂然道:“朕哪里敢望先帝之项背?”曹参又问:“陛下觉得我与萧何相比,谁更贤明呢?”汉惠帝也直说了:“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道:“陛下所言极是,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制定法令,如今陛下垂拱而治,我谨遵萧何制定的法令,避免有过失,这样做不就行了吗?”

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来历,实际上也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曹参这个做法,就是要各项制度平稳地执行,避免频频更换政令,以扰天下。

对此,史书有一段中肯的评价:“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曹参比陈平胜在何处

对曹参和陈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参和陈平都是西汉开国功臣,实际上他们都有机会在萧何之后成为汉朝第二位相国。不过萧何最后却是推荐曹参而不是陈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若是

历史人物 汉初的曹参跟曹操有关系吗

曹参是曹操的祖先吗?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解惑!>其实,曹参作为一名丞相,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的出名,他有一个成语“萧规曹随”,说明他虽然能力比不过萧何,但是脑子非常灵活,也很明白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做。只不

死后为何千古颂扬 此人为相三年整天吃肉喝酒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中的萧指的是萧何,曹指的是曹参,还流传着一个著名的典故,今天我给大家讲讲这个典故。当时,汉惠帝刚刚即位,看到丞相曹参一天到晚只会请人喝酒吃肉聊天,无心打理国家大事。惠帝心中纳闷,以

死后竟还被称贤相 做了三年丞相天天吃喝玩乐

丞相,这个词在大家印象中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有诸葛亮,有陈平,有李斯,有萧何,他们无一不是大才!可是,历史上有一位丞相却是相当轻松,你知道是谁吗?这里的轻松指的可不是说无权无势,也不是那种荒淫

史记中曹参说要以 ”狱市为寄”,真正经历过,才知道秦朝的弊端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西汉丞相萧何病故,朝廷任命当时的齐国相曹参入京继任丞相。出发之前,曹参嘱咐要代替他出任齐国相的人说,要重视齐国的监狱和市场,千万不要扰乱那里的秩序。后世的很多人都不明白为

曹参是刘肥的丞相,又是刘邦安排的,为何吕后也选他当汉丞相

刘邦去世前,吕后到刘邦的病床前问刘邦,萧何去世后,应该选谁当宰相(指右丞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凌。(吕后剧照)萧何去世的时候,刘盈问他,该选谁来接替他当宰相呢?萧何也只是推荐

曹参是刘肥的丞相,又是刘邦安排的,为何吕后也选他当汉丞相

刘邦去世前,吕后到刘邦的病床前问刘邦,萧何去世后,应该选谁当宰相(指右丞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凌。(吕后剧照)萧何去世的时候,刘盈问他,该选谁来接替他当宰相呢?萧何也只是推荐

历史人物 曹参每日不务正业花天酒地,为什么还能治理好国家?

“萧规曹随”这个词,讲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丞相,萧何和曹参。萧何死后,曹参作为他的接班人,一直按照他的规矩来办事,看起来似乎很像是墨守成规,但是如果了解其中的故事,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曹参作为丞相,上

历史人物 为什么萧何要推荐曹参做接班人?萧何不是和曹参断交了吗?

刘邦在征战的时候,萧何就负责后勤,这项工作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却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什么萧何在刘邦心中是功臣当中地位最重要的原因。而他临死前,却推荐与自己不合甚至断交的

无为而治的汉朝宰相曹参为何能被千古颂扬

...一个非常出名的成语“萧规曹随”,这里的“萧”指的是萧何,“曹”指的是曹参,所以后人总是以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用于赞颂他们二人的功绩。有一本名叫《杰出的军事家韩信》的书籍,其中就提到了萧何这个人物,他是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