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如何处置?需要当做陪葬品吗?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如何处置?需要当做陪葬品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如何处置?需要当做陪葬品吗?
其实古代皇帝的后宫能不能过上好日子是非常看运气的,如果皇帝哪一天突然驾崩,这些后宫的下场就比较惨烈了。当然到了唐朝时期,基本上已经不会把皇帝后宫的妃子当做陪葬品了,因为这个做法实在太残忍,那这些嫔妃们会怎样处置呢?出家可能算是其中一件比较好的出路了,最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为皇帝生过儿子,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待遇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一起来看看李世民去世时,他的后宫都去了什么地方吧。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
随着他的死亡,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转变。最直接的,当属后宫的嫔妃们。
新皇帝登基了,身为这里的“老人”,她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说来说去,偌大的后宫只有两种妃嫔:有儿子和没儿子的。
相对而言,有儿子的当然比较幸福了;她们为皇家留下了血脉,运气好的话,儿子甚至能继承皇位。可是,最高统治者毕竟只有一个,对于绝大多数皇子来说,他们是没有机会入主太极宫的。
结局最好的是太子的母亲,可以成为太后。然而,初唐时期只有一个女人当过太后,那就是武则天。在此之前,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李治的母亲长孙氏都没能看到儿子登上皇位。唐高祖称帝时,年龄已经很大了,五十三岁,父母不在人间很正常;李世民、李治就比较可怜,青年丧母、幼年丧母,她们的太后之名都是追封的。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九岁的李治哭的死去活来,李世民看到了,更加悲痛,决定亲自抚养他和晋阳公主。当了太子以后,李治还为母亲建造了慈恩寺,玄奘法师曾在这里翻译佛经。如果去西安旅游,还可以参观大雁塔与慈恩寺遗址。
太子的母亲不在了,但李世民又不止李治一个儿子,其他王爷的母亲也有健在的。比如纪王李慎的母亲韦贵妃,越王李贞的母亲燕妃,她们又该何去何从?按照制度,她们可以封为太妃,投奔儿子,韦贵妃是二婚,和李世民生下了一子一女,女儿是临川公主,出嫁了,算别人家的人。儿子是纪王,所以韦贵妃被封为纪国太妃。
据墓志铭记载,韦太妃的晚年生活开心且无奈:“太妃累岁在□,晨宵谒见。金台弈弈,屡奉天欢,亟陪储宴。”经常拜见皇帝,和李治、武则天他们一起赴宴、赔笑脸,既好吃好喝,又得小心谨慎,伴君如伴虎呀!好在儿子孝顺,“纪王晨昏斯禀,奉□周旋”,总体上过得还行。麟德二年,韦贵妃死于洛阳,唐高宗举哀于洛城门外,命令司平大夫窦孝慈监护灵柩回京,葬在昭陵九嵕山上,因为生前是贵妃,所以墓址离太宗的玄宫非常近。
以上是有儿子的,没儿子的就比较可怜了。比如武才人,十四岁那年,凭借花容月貌,她被太宗皇帝纳入后宫,可是多年来,一直都是个才人,没得到半点提拔,更没有为皇帝生下过一男半女。李世民晚年,其他嫔妃基本上也没有生下过一个孩子。贞观二十三年,武才人被带到感业寺出家,不出意外的话,她的一生要常伴青灯古佛,直至老死。大好年华,就要在寺院里燃烧殆尽,没办法,她们只是帝王家的附属品,现在没有利用价值了,自然被抛弃一边,无人在乎。每当读到那些亡尼墓志,总能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哀伤,如果换个时代,也许就不会这样吧。
和武才人差不多时间进宫的徐惠,混的比较好,由才人升为充容,在贞观后期,她还上书皇帝,指出其奢靡、大兴土木等种种过失,李世民看了,非但没生气,还褒奖了她,可以说也是一位有名的才女了。可是在丈夫驾崩后,没有诞下龙子的徐惠依然面临出家的噩运。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徐充容去世了,据说是因为思念先帝,忧伤成疾,不愿服药,只想早日随太宗而去。李治听说了她的故事,特别感动,将其安葬在昭陵石室。既然你那么迷恋我父皇,那就近距离陪伴他吧!如果武则天也像徐惠一样,那中国历史上会少一位女皇。
出家只是嫔妃的一条出路,还有一条:为先帝守陵。这个也挺惨的,帝王陵呀,位置偏僻,戒备森严,进去了,基本上也就出不来了,相当于终生监禁。试想天天生活在坟地旁边,又恐怖又无聊,人生毫无趣味,一座不是牢房的牢房。换你,你愿意待吗?正常人都不愿意吧。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又能如何呢?没有出路可言。一两千年过去了,也很少有后人会在意她们。一入宫门深似海,享受了里面的荣华富贵,就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包括生命与自由。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魏征,则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
殉葬制度堪称中国古代最残忍,最严酷,最血腥的制度,通常都是帝王驾死后由于舍不得宠爱的妃嫔,想让她们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于是杀掉她们陪葬,有被杀死或自杀陪葬的,也有活埋的。因为这个残忍制度的存在,不知结
你可听过随葬棺椁中的奇珍异宝价值高达5000万两白银的传说吗你可晓得随葬的金丝串珠彩绣袍褂及随身佩带的大小珍珠就有6720粒这满棺的稀世珍宝数量之多贵重之巨堪称世界之最举世无双清末时期垂帘听政12年的
她是道光后宫唯一的答应,出身高贵,却被连降四级,死后禁入皇陵
如果要评选清朝最喜怒无常的皇帝,那非道光莫属了,这位皇帝执政水平一般,脾气却很是不小,尤其是对自己后宫的妃嫔们,动辄进行降级处置。今天要说的这位妃嫔,有着非常显赫的出身,但却被连降四级,凄惨地死于宫中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蒙恬眼光卓越,
你可听过随葬棺椁中的奇珍异宝价值高达5000万两白银的传说吗你可晓得随葬的金丝串珠彩绣袍褂及随身佩带的大小珍珠就有6720粒这满棺的稀世珍宝数量之多贵重之巨堪称世界之最举世无双清末时期垂帘听政12年的
古代,尤其是距离现代很久远的古代,国家的继承制度是没有固定的规定和惯例的,因为一切都是以实力说话,更何况是战国时候,那种危机四伏的国情。战国需要的是什么,是将相,是有魄力的领导者,于是秦惠文王死掉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蒙恬眼光卓越,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蒙恬眼光卓越,
人殉,简单地说就是以活人作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以卑者殉尊者为常见。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人殉比较普遍,秦始皇嬴政死后,殉葬者数量惊人,大概创造了历史之最。但在汉朝以后,此恶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