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后人对诸葛亮还有司马懿的评价为什么差那么多?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后人对诸葛亮还有司马懿的评价为什么差那么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后人对诸葛亮还有司马懿的评价为什么差那么多?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过大功,而且司马懿篡权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司马懿不那么做可能自己就会被杀,难道保命也是一种错吗?但在历史上,后人对司马懿还有诸葛亮的评价差距非常大,基本上都是赞颂诸葛亮,贬低司马懿,难道只有让司马懿被曹爽诛杀才能换来赞扬吗?可能这就是英雄和叛徒的一念之差,虽然司马懿放弃了自己的名声,但换来了司马家的帝王之路。
确实,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人在各方面都很相似,为何最终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不一样呢?
第一,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聪明,但聪明的用途不一样。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对诸葛亮智慧的最好诠释;一篇《隆中对》,三分天下计,是对他智慧的集中体现。
诸葛亮布衣出身,“躬耕于南阳”,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后,屡献奇策,战功卓著。助刘备火烧赤壁,大败曹魏;夺取荆益,三足而立;固守汉中,拥立刘备为王;白帝城托孤,匡扶幼主;讨伐雍闿、七擒七纵孟获;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处处彰显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能和王佐之才,其智慧与才干显露无遗。
诸葛亮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诸多发明上,木牛流马巧夺天工、孔明之灯千古流传、诸葛连弩威震敌胆。
及至后来积劳成疾,星落五丈原。
司马懿也确实才智过人,奇谋迭出,不失为旷世奇才。但他处处透露着阴险与奸诈。“鹰视狼顾之相”就是其内心阴暗与残忍的表现。而且司马懿的计谋大多用在了一己之私、算计别人之上,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谋福利。缺乏诸葛亮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
第二,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做臣子方面,后世的评价完全不用。
白帝城托孤时,老泪纵横的刘备拽着诸葛亮的手,泣不成声地嘱咐:“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誓死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君对臣的信任,臣对君的忠贞在这一刻感动无数世人。
诸葛亮在后面的岁月里,一直践行者自己的诺言。
刘禅懦弱,但诸葛亮从未有非分之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先帝之恩,成了他余生唯一的目标。内治国家,外抚蛮夷,待国力稍有恢复,便殚精竭虑,北伐曹魏,意图问鼎中原,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观司马懿,他的做法,可不是古代要求忠臣的样子。他深谙韬光养晦之道,在一代枭雄曹操面前藏头缩尾,暗自蓄力。后来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灭曹爽三族,独揽军政大权。直至最后司马氏篡位夺权,取代曹魏。他这种做法,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是封建社会反对的那种。
第三,诸葛亮和司马懿获得的个人财产上不一样。
诸葛亮一生节俭,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自述家产:“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一国丞相,为蜀国操劳一生,仅有区区如此薄产,怎不叫人肃然起敬。
即使在临终前,不但没有对亲属加以提携,也不提拔儿子,反而不忘训诫守节俭之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司马懿则是“食邑五万户”。其父子在曹魏期间位高权重,红极一时。司马懿官至太尉。司马昭、司马师都曾任职大将军。
第四,诸葛亮是一个悲情英雄。
当时的蜀国国土面积和魏国相比,只能算是弹丸之地,人口不及魏国四分之一,军队不及魏国十分之一,且人才凋零,五虎上将仅剩年迈的赵云。
纵使诸葛亮是一位千古奇人,也深知无法扭转乾坤。但是,诸葛亮从未放弃心中的志向和理想,依然为“匡扶汉室”而不懈努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浑身散发着悲情英雄的独特气质。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深受后世景仰。纵使他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他勇于抗争,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由此得到了升华。
而司马懿最后通过运作,不但取代了魏国,还获得了整个中国,建立晋朝。但是,他所建立的晋朝,又很快灭亡,把国家带入动乱的深渊(至少他家教没做好)。所以,他虽然是成功者,同时也是毁灭者。
综上所述,用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得到的评价,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诸葛亮是忠义贤臣,司马懿是乱臣贼子,所以,最后千古流芳的,自然是诸葛亮。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司马懿名声为什么比诸葛亮差那么多?历史对司马懿有哪些误解?
三国历史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决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的名声就差太多了,很多人都会提高诸葛亮偏低司马懿,难道司马懿就是一个反派人物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家也都是各司其主
历史人物 相比于曹操谋朝篡位 为什么历史对司马懿的评价那么低呢
还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对司马懿的评价那么低呢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司马懿,读过三国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吧。司马懿是个非常能忍的人,他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等人,最后把
历史人物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儿子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诸葛亮育人不如司马懿吗?
其实诸葛亮和司马懿交手的次数并不算多,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的渲染下,两人好像成了又是知己又是宿敌的关系,所以后人很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做比较。其实要是比才华和谋略诸葛亮还是要强于司马懿的,毕竟司马懿从没有主
除了诸葛亮,三国居然还有一个“孔明”,且与司马懿的关系不一般
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有着很大的讲究,除了“名”之外,基本都还有“字”,比如李白字太白,曹操字孟德。众所周知,诸葛亮字孔明,世人一般尊称他为孔明先生。其实,除了诸葛亮之外,三国还有一个“孔明”,此人一直
话说三国演义可是一部让人感到无比震撼的历史巨著,对于这本书其中所蕴含的史实也是让很多对历史比较喜欢的朋友流连忘返,当然三国多战乱少和平,多阵营少合一的模式也是让不同的朋友站有不同的立场,这个也是因人而
虽然在近些年新出的三国题材司马懿为主角的影视剧中,对于司马懿的刻画可以说是一个正面形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站在了曹魏一方,曹丕一方来叙述故事。但其实,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中,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一
历史秘闻 诸葛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那你知道司马懿的外号是什么吗
话说三国演义可是一部让人感到无比震撼的历史巨著,对于这本书其中所蕴含的史实也是让很多对历史比较喜欢的朋友流连忘返,当然三国多战乱少和平,多阵营少合一的模式也是让不同的朋友站有不同的立场,这个也是因人而
司马懿简介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三国人物中,最为人乐道的,恐怕非诸葛亮莫属。其实在那个非凡时代,还有多个非凡人物值得一谈。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一个。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今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守弱>一提司马懿,许多人都必说,他太能忍或装,所以骗过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笑傲三国。可问题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晋灭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懿夺了曹魏的江山,可能大部分原因都能归结于司马懿运气好,活得长。但凡曹丕和曹睿有一人能够活到曹操的年纪,司马懿都不可能叛变成功。不过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