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世民原本打算立魏王做储君,为什么改主意了?

Posted 太子

篇首语: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世民原本打算立魏王做储君,为什么改主意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世民原本打算立魏王做储君,为什么改主意了?

经历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终于站在了那个至高的位置上,尽心治理国家,开创了“贞观之治”。但是不管过程如何,李世民最终还是要面临着选择继承人的问题。因为太子李承乾的造反,原本的太子之位出缺,李世民要在其他的儿子当中挑选一个。原本李世民看好的是魏王李泰,自然也动过念头将他立为太子,但是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看起来很软弱的李治呢?是什么让李世民改了主意?

李世民即位之后,李承乾就被立为太子,那个时候的李承乾还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不仅聪明可爱,很重要的也是因为他是李世民的长子,这个身份让他很自然的成为了太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李承乾长大之后,可能是因为有腿疾,因而心理方面不再像之前那样,而是产生了愤恨的态度,在父亲面前不敢当面顶撞,就阳奉阴违,甚至还曾经派人刺杀对自己有所教育的老师。

然而这个时候,李世民最宠的儿子是四子李泰,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按照惯例,成年的皇子应该前往自己的封地,不能一直留在京城,然而李世民偏爱李泰,允许他留下,不必出京。也正是因为李世民一直以来的溺爱,使得李泰渐渐地对皇位产生了想法,一山还不容二虎呢,一个皇位却有两个人惦记着,那还怎么行?

李承乾可以说是被逼的谋反的,如果李世民没有那么宠爱李泰,以至于威胁到李承乾的皇帝之位,李承乾或许并不会用这样不成王便成寇的极端而偏激的方式,去争夺那个原本应该是自己,可是现在天平已经倾向别人的皇位的。然而,李承乾的谋反最终失败,太子之位没有了,自己也被判充军,最后郁郁而终。

这个时候,太子之位空缺了出来,由于李世民的对于李泰的宠爱,也许会有人觉得,太子会落到李泰的头上。然而李承乾起兵失败之后,曾经对李世民说过,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与李泰不无关系,李世民也就在李泰面前犹豫了下来,他既希望挑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对李唐江山负责,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最终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不是自相残杀。

如果最终是李泰成为太子,继承皇位,登基之后他会怎么做?李世民曾经这样问过李泰,李泰察觉到了李世民立太子的心思,很明确地告诉李世民,他一定会杀掉自己的儿子,把皇位留给弟弟。李世民为这句话心软过,但是褚遂良的一句话点醒了李世民,从来不会有人愿意这样做,李泰这样说,只不过是在撒谎罢了。

李世民终于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自己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不就是因为不服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如果李泰成为皇帝,自己又不对李治有所处置,他又怎么可能会放过李治?自己想要得到的一个保证,最宠爱的李泰之做不到的,而能够做到不杀兄弟的人,也只有晋王李治了。

于是,李治被立为太子,随后废黜李泰。李世民的确是对这个儿子疼爱到了骨子里,在废黜的诏书里面也写满了心疼却又无奈的话,毕竟想要保住这几个儿子的性命,李世民其实也是别无选择。

相关参考

宋江原本宁死不愿投奔梁山,为何后来改变了主意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宋江虽然出场的时间不算太早,但他绝对是书中的一号人物。不管是梁山聚义,还是之后的招安,以及后来众好汉的结局,无一不与宋江有关。据书上所说,宋江个头不高,估计顶多有一米六左右,而

道光的墓地原本定在清东陵,为何他不顾祖训,非要迁到清西陵

清朝有两处著名的帝王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清东陵修建于顺治年间,共埋葬了五位皇帝。雍正在位期间,本打算跟随祖父顺治和父亲康熙的步伐,把陵墓建在清东陵,后来却改变主意,看中定市易县的一块风水宝地

历史秘闻 道光的墓地原本定在清东陵,为何他不顾祖训,非要迁到清西陵

清朝有两处著名的帝王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清东陵修建于顺治年间,共埋葬了五位皇帝。雍正在位期间,本打算跟随祖父顺治和父亲康熙的步伐,把陵墓建在清东陵,后来却改变主意,看中定市易县的一块风水宝地

乾隆命劉墉跳河自殺,半柱香後他回來對乾隆說啥,使乾隆改變主意

劉墉出生於1720年,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也僅憑自己的智慧就做到了宰相這個官位,極為的了不起,但由於劉墉生平特別的喜愛讀書,比較擅長舞文弄墨,所以老百姓們都喜歡叫他「”濃墨宰相”。自從31歲那年,劉

乾隆命劉墉跳河自殺,半柱香後他回來對乾隆說啥,使乾隆改變主意

劉墉出生於1720年,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也僅憑自己的智慧就做到了宰相這個官位,極為的了不起,但由於劉墉生平特別的喜愛讀書,比較擅長舞文弄墨,所以老百姓們都喜歡叫他「”濃墨宰相”。自從31歲那年,劉

项梁的成败

  项梁大败秦军>  章邯破了陈胜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魏王咎。>>  本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周市就立魏咎为王。当时魏咎在陈胜那里,陈胜不放他走。使者往来五次,直到三个月后,章邯攻到陈县来,

历史人物 秦朝人物魏咎简介

秦代人物本名:魏咎别称:宁陵君所处时期:秦代民族族群:中原族作古时候:公元前208年爵位:魏王魏咎人物平生拥立魏王魏咎本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令郎,原在魏国时受封宁陵君。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

历史秘闻 乾隆命劉墉跳河自殺,半柱香後他回來對乾隆說啥,使乾隆改變主意

劉墉出生於1720年,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也僅憑自己的智慧就做到了宰相這個官位,極為的了不起,但由於劉墉生平特別的喜愛讀書,比較擅長舞文弄墨,所以老百姓們都喜歡叫他「”濃墨宰相”。自從31歲那年,劉

原本打算飞往广州

林彪飞机残骸(资料图)前空军专机师师长时念堂:1971年“9·13”事件发生时,我正在空军专机师任师长兼驾驶员。林彪叛逃所乘坐的256号三叉戟飞机及其机组人员都属于我师。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和一些战

皇帝问:你若继位,怎么待你弟弟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皇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后,储君之位一度悬空,迫于群臣的压力,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考虑重新选立继承人的问题。唐太宗当时,长孙皇后嫡出的皇子还有两位,分别是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