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斯写《谏逐客书》是怎么回事?李斯为什么要写《谏逐客书》?
Posted 荀子
篇首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斯写《谏逐客书》是怎么回事?李斯为什么要写《谏逐客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斯写《谏逐客书》是怎么回事?李斯为什么要写《谏逐客书》?
提起李斯这个人物,总难免与秦国挂在一起,毕竟他的事迹,除却早年没什么成就的经历,还是来到秦国之后更值得记载。李斯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学家和书法家,书法的成就自然就是“书法鼻祖”,小篆,而文学家的成就又是什么?李斯曾经写过一篇《谏逐客书》,是写给秦始皇,当时还是秦王政的嬴政看的。那么,李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他这样写又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吕不韦,原本是一个商人,后来因为扶持秦国质子秦异人,而进入到秦国政治的核心地带。秦异人继位之后,史称秦庄襄王,吕不韦水涨船高,成为秦国的丞相。秦庄襄王去世之后,嬴政继位,当时还只是秦王政,吕不韦被尊为“仲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但是后来,吕不韦因为受到嫪毐事件的牵连,引起了秦王的杀机,只是因为他曾经对秦国,对秦庄襄王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因此,秦王政免除了他的丞相职务,把他赶到河南的封地去。然而,一年之后,各个诸侯国的宾客使者都跑过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担心他会发动叛乱,写了一封信给吕不韦,大致意思就是他与秦王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拥有现在的待遇。吕不韦看完信之后,服毒自杀。
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李斯《谏逐客书》的起因。
吕不韦倒台之后,还没有死的时候,各国纷纷派出宾客使者来到秦国,但是秦国的贵族大臣们就对此事议论了起来,认为他们都是别国之人,指不定哪一个是跑过来当间谍的,不能相信。但是既然没有办法分辨好坏真假,那就不如一起全部都赶出去,反正,不是秦国之人,又怎么会忠于秦国,真心实意为秦国的发展谋划?
秦王政思考过后,认为这种想法有些到底,于是下令驱逐六国宾客,一个都不留。
李斯原本是楚国人,只是不甘于现状,想要有一番事业,又听说荀子在楚国讲学,于是跑到荀子那里求学,学习辅佐君王的帝王之术。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思想很多却与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李斯学习的正是法家思想,因此,李斯,包括他的同门,韩国公子韩非,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学成之后,李斯选择来到秦国实现自己的抱负。吕不韦将他留下来当了客卿,而他又刚好赶上这一次秦王驱逐六国宾客,自然也在驱逐名单之列。找常理来说,遇到这种事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迎头撞上,要么迂回一下,要么默默打包收拾行李,但是李斯偏偏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正是这条路救了他的理想,也幸亏秦王政是一个心怀大业的人。李斯在离开咸阳的时候,心中愤懑难平,自己努力学习来到秦国,难道为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李斯很不甘心,他写下了一份奏表,而上面的内容,就是《谏逐客书》。
李斯在奏表上面说,秦国以前的国君,比如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最终成为一代霸主;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秦惠文王用纵横家张仪,瓦解了六国的联盟;秦昭襄王用范雎,提升了朝廷的威望。这几位君王都是明君,而他们所用的人也都不是秦国人,但是他们却都建立了不朽功业。然而现在到了大王您这里,却要把所有客卿都赶走,这会造成多少的人才流失?这些人一旦走了,会去哪里?到时候秦国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秦王政看过之后,深知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确做得很不对,下令将李斯找回来,不仅恢复李斯的官职,原本的逐客令也取消了。可以说,李斯的《谏逐客书》,虽然是一份奏章,但是作为一份能够挽回秦王命令的奏章,其中必然是情真意切,每个字都诉说着李斯内心的想法,读之令人心动。
相关参考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
李斯谏逐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战国末期,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大。第二年(前256),秦国再次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秦国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之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的文章知名度最高当属《谏逐客书》,因为这是中学课文选学内容。李斯的书法自然也是倍受推崇的,可以这样说李斯此人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但大结局却是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这
秦代人物本名:李斯字号:李通古所处时期:秦代民族:中原族诞生地:楚国上蔡诞生时刻:约公元前280年(壬子年)作古时刻:公元前208年重要作品:《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等重要造诣:辅佐秦
作为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留给后人的故事和谜团实在太多。他任用王翦蒙恬等大将打下六国,采用李斯的《谏逐客书》意见,留在了大量的人才为秦国所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他的千古功绩封自己
作为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留给后人的故事和谜团实在太多。他任用王翦蒙恬等大将打下六国,采用李斯的《谏逐客书》意见,留在了大量的人才为秦国所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他的千古功绩封自己
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历史人物 李斯当初没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后来是怎么被重用的
对李斯被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有诸多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能够让大家印象深刻且第一时间就能够想到的是哪个国家呢?在许多人的心中,他们对秦国都会有一个比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