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秦始皇那么信任蒙恬?蒙恬为何能博得秦始皇的信任?

Posted 君主

篇首语: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秦始皇那么信任蒙恬?蒙恬为何能博得秦始皇的信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秦始皇那么信任蒙恬?蒙恬为何能博得秦始皇的信任?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应该是一个多疑而又残暴的君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这些都是一种过于偏激的认识,并不全面,毕竟如果真的是一个这样的人成为皇帝,民众就不该是在十多年后才反抗起来了。至于秦始皇的多疑,成为皇帝的人哪一个没有一点疑心?即便是如此,但秦始皇对于手下大将蒙恬却十分信任,信任到全国四分之一的兵力都放心交给蒙恬。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会这样信任蒙恬呢?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秦始皇嬴政是一个残忍嗜杀的暴君,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的却是秦始皇是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明的君王。作为国家统治人,难免不会生出多疑的这种性子来,比如汉武帝、隋文帝、隋炀帝以及其他很多的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多疑。有哪个能够做到像秦始皇这般的,对人才不问出身,只要你能做这件事,他就会放开手脚让你去做。让你贸贸然将六十万大军交给一个人,你敢吗?

能够得到君主的信任的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是对君主极度忠诚的忠心之臣,另一种就是对权力完全构不成或者不具有威胁的人。很显然,蒙恬属于第一种。蒙家原本是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入秦为将,官至上卿。到了始皇帝的时候,蒙氏一族已经历时四朝,算是老秦人了,而且不论是蒙骜、蒙武、蒙恬、蒙毅,他们都算是权倾朝野。可是朝廷也并不是只有蒙家一家独大,还有王家这个将门世家。

当时秦国大概有120万左右的兵力,蒙恬率领的九原军就有30万,他们长期驻扎在北方,以及长城一带,是秦军的精锐部队,时不时的还要抵御北方的匈奴。秦始皇能够放心将这么多兵交给一个人,还是长时间的让他带领这些兵,这心胸真是大得可以。后来我们看到还有皇帝为了不让带兵的将领和士兵之间熟悉起来,还颁布了将领到了一定的任职时间就要转任的情况呢,那个时候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打起仗来了分分钟输掉。秦始皇能够宽心交出兵权足以表示对蒙恬的信任。

另外秦始皇扶持蒙恬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权衡朝中的势力。王翦家族在秦朝也是将门世家,为秦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秦始皇还是有些不放心,当年放手六十万大军的军权给王翦也是无奈的事。他首派李信攻打楚国,但是李信最后却落得大败的下场,没办法,秦始皇只能重新启用王翦。王翦向秦始皇讨要六十万大军才有信心攻打楚国,秦始皇就打趣道“老王你老了,还怕死吗?”而王翦也害怕秦始皇不相信自己,出兵前还多次向秦始皇讨要赏赐,表现出自己完全就是为了赏赐才出兵的,为的就是安抚秦始皇。

太史公司马迁就曾说过王翦虽被秦王尊为帝师,但是不能辅佐秦的统治者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的统治,可以说没有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而王翦当然知道德政的好处了,但是他没有胆子跟秦始皇提起,因为他知道在他们君臣二人之间存在着不信任的因素,稍有不慎自己就落得个兔死狗烹的结局了。

不过秦始皇除了焚书坑儒和攻打各个国家之外好像也没有做过什么太坏的事了,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秦始皇残暴多疑呢?据我所知,除了秦朝丞相吕不韦被秦始皇整死了之外,为建立秦朝立下大功的蒙氏兄弟和王翦父子等人都没有遭到秦始皇的迫害呀,而且还给了他们很大的军权和财富。并且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当时只是贬谪了吕不韦,并没有想要杀他的意思。对于打了败仗的李信,秦始皇还是将他视为攻打齐国的首选。

可以看得出来在蒙恬和王翦两人当中,始皇显然更信任蒙恬。一来蒙氏一族也同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家世代都忠于秦国主。二来就是秦始皇和蒙恬两人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对彼此都比较看得明白。

除了秦始皇主观的原因之外,还有蒙恬身上的客观原因。蒙恬这人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他们蒙氏兄弟都为了秦国赴汤蹈火。对于一个不管怎么看都是忠臣的人,你不信任都说不过去。况且从二世当国赵高弄权来看,蒙恬绝对是个老实孩子。

相关参考

揭秘秦始皇嬴政为什么那么信任蒙恬将军?

秦始皇并不是多么残暴多疑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徙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于咸阳。说的是始皇帝把六国贵族置于咸阳,即使有繁荣咸阳甚至是监视六国贵族的想法,但是也没斩尽杀绝,就算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

揭秘蒙恬将军是秦始皇嬴政最正确的信任吗?

公元前210年秦国大将蒙恬将军被迫服毒自杀于周阳。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大将蒙恬一家三代四名将效忠于秦朝。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遣蒙恬北上抗击匈奴,镇守北方十多年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

揭秘蒙恬将军是秦始皇嬴政最正确的信任吗?

公元前210年秦国大将蒙恬将军被迫服毒自杀于周阳。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大将蒙恬一家三代四名将效忠于秦朝。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遣蒙恬北上抗击匈奴,镇守北方十多年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

秦始皇最宠信战将,自己找理由自杀,此人不死,项羽未必能破秦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虽然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若无蒙恬、王翦等人的辅佐,也未必能够那么快统一全国。其中的蒙恬,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战将,甚至要高于对王翦的宠信

历史秘闻 秦始皇最宠信战将,自己找理由自杀,此人不死,项羽未必能破秦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虽然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若无蒙恬、王翦等人的辅佐,也未必能够那么快统一全国。其中的蒙恬,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战将,甚至要高于对王翦的宠信

秦始皇为什么要派蒙恬去修长城以及抵御匈奴?秦始皇对蒙恬怎么样?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之后,随即开始了扩充秦朝领土的战争,他南征北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在这之中,有两项重要的任务都由同一个人来统率,这个人就是蒙恬,秦始皇对蒙恬如此信任

历史人物 秦始皇为什么要派蒙恬去修长城以及抵御匈奴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之后,随即开始了扩充秦朝领土的战争,他南征北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在这之中,有两项重要的任务都由同一个人来统率,这个人就是蒙恬,秦始皇对蒙恬如此信任

大将蒙毅来自齐国为何三代四将效忠秦国?

...修复北方城墙以御外敌。承担起防卫帝国北方的重任,后秦始皇派公子扶苏到其军营中锻炼,可见秦始皇对其的信任和重视。纵观中华历史,汉族对北方民族的战绩中最显赫者恐怕只有两人:其一是蒙恬,其二为霍去病。在秦始...

历史典故 声名狼藉

历史典故:声名狼藉  【释义】「声名狼藉」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名声很坏,别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厌恶。  【出处】《史记。蒙恬列传》  秦始皇在世时,蒙恬、蒙毅兄弟俩,很受信任。蒙恬被派往北方,统帅

蒙恬究竟为何愿死于赵高之手

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