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真的看不出来马谡不堪大用吗?为什么还让他去守街亭?

Posted 反间计

篇首语: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真的看不出来马谡不堪大用吗?为什么还让他去守街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真的看不出来马谡不堪大用吗?为什么还让他去守街亭?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知道,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最大的败笔,就是在马谡身上,他将街亭交给马谡去守,结果却丢了这个极其重要的地方,导致北伐的失败,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然而在此之前,刘备就已经看出来,马谡这个人不堪大用,为什么诸葛亮就没有看出来?诸葛亮是不是真的看不出来,如果看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把街亭交给马谡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马谡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任用他为参军。不过,在公元228年,马谡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也有说法马谡是在狱中病逝)。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马谡的失误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生前,已经告诉诸葛亮马谡这个人不堪大用,诸葛亮为什么还重用他呢?

首先,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在夷陵之战后,蜀汉不仅没有能为关羽报仇,而且损兵折将。在此背景下,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告诫孔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君其察之”。按照刘备的意思,马谡可以类比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不能让他去领兵作战。但是,就蜀汉丞相诸葛亮,似乎没有看出来马谡是这样的人,或者诸葛亮也知道马谡言过其实,但是,从最终的情况来看,孔明依然重用了马谡,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不听刘备的劝诫去重用马谡,很可能有个人情感上的因素。对于千古名相诸葛亮,虽然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但是,任何人的决定都无法脱离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诸葛亮和马谡来说,虽然不是父子,却是情同父子。马谡的兄长马良与诸葛亮称兄道弟,早已经是生死兄弟。马谡临死之前给诸葛亮的书信中写道:“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虽然诸葛亮办事一向公正,但是,在重用马谡上,诸葛亮也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性。

再者,诸葛亮给予马谡非常大的信任和重用,也是因为马谡确实是一个人才。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南征孟获时,马谡提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成功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北伐期间,马谡又献反间计,针对魏国司马懿这位重臣进行反间计。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三国中后期,马谡无疑是一位一流的谋士。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在任用马谡上却选择了他不擅长的一面,也即让他领兵去镇守街亭。换而言之,马谡是一个谋士之才,而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没有合理地使用。

最后,对于诸葛亮来说,之所以没有听从刘备的劝诫,也跟蜀汉人才凋零的现状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夷陵之战之前,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人才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而在夷陵之战后,张飞等将领又相继离去,加重了蜀汉人才匮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即使马谡这个人存在“言过其实”的一面,但是,因为北伐中原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自然需要带在身边,从而让马谡发挥自己的重用。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诸葛亮或许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马谡的优点和缺点,也即任用马谡去镇守街亭显然是在暴露马谡的缺点,最终让第一次北伐曹魏以失败而收场。

相关参考

刘备临终前有说过“马谡不可大用”这句话吗

刘备发动夷陵大战失败,壮志未酬,气恨交加去世。在临死前,他该有多少话要交代啊。可为什么别的话不说,却偏偏给诸葛亮说一句“马谡不可大用”的话,仿佛他已经预测到未来马谡会“失街亭”一样。难道刘备有这么神吗

历史军事 马谡如果不失街亭,诸葛亮北伐成功的几率会增加吗?

说到诸葛亮其实在用人方面小编觉得还是有一些欠妥当的,我们多的不说了,就拿马谡来说吧,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有能力,但是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诸葛亮让他守街亭真的是失算了,所以也是很悲剧的,但是如果我们做个

历史人物 刘备临死前说过马谡不可大用 揭秘诸葛亮为何非常重用他

为什么诸葛亮还非常重用马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阵营之中,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那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大家都知

刘备会让他去当太守吗? 如果赵云是保镖的话

在三国历史上,赵云可谓是争议比较多的武将。一方面,喜欢赵云的人极力神化赵云的勇武,将其个人形象无限拔高。另一方面,在部分人心目中,赵云只不过是一个“保镖”,和关羽、张飞等人比起来,那真的是地位和能力都

街亭的失守主要责任真的是将领马谡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街亭的失守主要责任真的是马谡的问题吗?对于诸葛亮来说街亭失守是不是该思考一下?马谡失守被斩杀马谡是三国蜀汉时期的将领,最初从荆州跟随刘备,马谡才气过人深得诸葛亮

街亭的失守主要责任真的是将领马谡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街亭的失守主要责任真的是马谡的问题吗?对于诸葛亮来说街亭失守是不是该思考一下?马谡失守被斩杀马谡是三国蜀汉时期的将领,最初从荆州跟随刘备,马谡才气过人深得诸葛亮

马谡失街亭,马谡是“匡世奇才”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

《三国演义》小说,如果换王平去守街亭能守得住吗

失街亭所处的汗青时期!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华夏,兴复汉室"的大业,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攻打祁山。诸葛亮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与A战于街亭"。为什么不克用王平?王平(?-248年),字子均

马谡战败于街亭是史实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马谡战败于街亭是不是真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唐国强版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一集中,诸葛亮挥泪马谡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诸葛亮怒斥马谡丢失街亭时的痛心疾首及马谡被推出账外斩首时的于

历史秘闻 《三国演义》小说,如果换王平去守街亭能守得住吗

失街亭所处的汗青时期!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华夏,兴复汉室"的大业,亲率大军北伐魏国,攻打祁山。诸葛亮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与A战于街亭"。为什么不克用王平?王平(?-248年),字子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