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姜维北伐与诸葛亮北伐有何不同?差距在哪里?

Posted 时期

篇首语:习惯使我们双手机巧,使头脑笨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姜维北伐与诸葛亮北伐有何不同?差距在哪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姜维北伐与诸葛亮北伐有何不同?差距在哪里?

说道三国时期的北伐战争,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诸葛亮,也会有人第二个想起姜维。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后来归于蜀国,成为诸葛亮的亲传弟子。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诸葛亮没有完成的北伐事业,虽然两个人的北伐最终均以失败告知,但是过程却是决然不同的。那么,姜维的北伐和诸葛亮的北伐,到底是有什么不同和差距呢?

三国并存的几十年,主要是曹魏与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南征和北伐,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中断过。而说起蜀汉和东吴的北伐,最著名的应该是三个人,诸葛亮、陆逊和姜维。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一生亲自主持过五次北伐,影响很大,但败多胜少,最终病逝在北伐路上,陆逊一生至少亲自主持过四次北伐,无一失利,闪耀三国,而姜维一生亲自主持过九次北伐,最终将蜀汉送上不归路,蜀汉也因此成为三国中第一个被消灭的国家。

而说起蜀汉的北伐,喜欢三国的人一般将诸葛亮的北伐与姜维的北伐相提并论,普遍认为姜维的北伐是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精髓,与诸葛亮的北伐精神是一脉相承。其实,仔细阅读《三国志》,仔细阅读蜀汉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坚持北伐与姜维坚持北伐有本质的区别,可以说姜维的北伐完全违背了诸葛亮北伐的宗旨,亵渎了诸葛亮北伐的精神,仔细考究,笔者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与姜维的北伐至少有五大本质区别。

一是诸葛亮的北伐是彰显蜀汉的力量,姜维的北伐以扩大个人影响为己任。蜀汉是三国中国力最弱的一方,尤其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后丢掉了荆州,接着刘备发动夷陵战役被火烧七百里连营,完败于东吴,刘备气死在白帝城,蜀汉因此从汉中战役的辉煌至极跌落到谷底。这个时候的蜀汉已被忽视,三国鼎立被认为只是形式而已,并不被曹魏所重视,蜀汉生存空间日益压缩,诸葛亮主政之后看到了这一点,他一方面采取与东吴联盟一致对抗曹魏的战术,与东吴制定了共同北伐的战略,于公元228年突然发动北伐,一时震惊曹魏,让曹魏政权没有想到蜀汉竟然还有能力北伐,如果不是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那将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最终失利,但依然获得了很大的影响,让东吴对其不敢小视,彰显了蜀汉依然强大的国家形象,分担了东吴面对曹魏的压力,稳固了两国联盟,并且在联盟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更让曹魏从此不敢小觑蜀汉,不敢冒然南征,从而让蜀汉的政权进一步稳固。而反观姜维的北伐,那是自私的北伐,姜维因北伐而升为大将军,就是明证,说明姜维想通过北伐扩大个人影响,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北伐能够为国家带来什么好处,所以,姜维的北伐从一开始就处于没有长远规划之中,以扩大个人影响为己任。

二是诸葛亮的北伐是有限的北伐,而姜维的北伐是露家底。大家发现没有,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胜少败多,但收获依然巨大,而且损失并不是很大,在蜀汉政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因为诸葛亮每次北伐,动用的力量并不是很大,往往也就带领几万人马,有机会就打,没有机会马上撤退,决不恋战,可见,诸葛亮的北伐是有限的,只以扩大影响和震惊曹魏为主,无意与曹魏僵持下去,因为诸葛亮知道蜀汉真正的实力并不强大,但不能暴露,采用虚实相接,令曹魏捉摸不透,军政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弱的司马懿都被诸葛亮压制得不敢冒然出兵,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其实,司马懿如果真出动应战,以蜀汉的实力还真不堪一击,但诸葛亮就有本事压着司马懿的大军不敢出动,而蜀汉政权因此而继续存在下去,特别是诸葛亮通过北伐,稳定了边界汉中,汉中的老百姓有归属感,而且汉中的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汉中的人口也有了充实。而姜维的九次北伐,几乎是动用了蜀汉能够动用的力量,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这样的北伐其实是不留后路,所以,姜维的北伐虽然在开始有一定成效,但后来就被曹魏识破,认定蜀汉只不过是黔驴技穷,弄清楚了蜀汉的力量不过如此,所以,在公元263年,姜维发动的最后一次北伐中被曹魏反攻,邓艾通过偷渡阴平一次性就将蜀汉消灭。

三是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练兵为主,而姜维的北伐是劳民伤财。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一个国家和平时期必须的动作,因为一个政权和平时期如果没有远虑,那这个政权也就离灭亡不遥远了。蜀汉在刘备去世之后,经历了几年相对的平稳时期,虽然有诸葛亮的南征少数民族,但只是局部的,有限的,整个部队几乎相对稳定,但三国相争,和平都是暂时的,战争随时都会打响,所以,练兵那是必须的过程,如何练兵,必须通过实战,北伐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诸葛亮通过有限的北伐,练兵的效果十分显著,一方面在诸葛亮时期,曹魏不敢轻易南征,另一方面,在诸葛亮之后,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几十万大军南征蜀汉,被费祎打得大败,这场胜利应该是蜀汉在诸葛亮之后最辉煌的一次胜利,蜀汉政权也因此进入了相对的稳定时期。

这也充分说明诸葛亮通过北伐起到了练兵的效果。而姜维的北伐,在蒋琬、费祎时期都是反对的,所以,姜维的最初北伐也是有限的,动用的人马不过一二万,但费祎之后,姜维举全国之力北伐,加速了蜀汉灭亡的步伐,因为姜维的北伐是劳民伤财,不计后果,导致民怨沸腾,尤其是姜维在感受到黄皓乱政之后,不是想办法如何治理内政,而是害怕被害而执意北伐,更让蜀汉事实上陷入了分裂,让姜维的北伐陷入孤立,无论是乱臣黄皓之流,还是忠心为国的诸葛瞻、廖化等都反对姜维北伐,所以,姜维后期的北伐让蜀汉进入死胡同,即使不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那蜀汉也会内部瓦解。

四是诸葛亮的北伐是与东吴的整体联动,而姜维的北伐是一意孤行。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与东吴北伐整体行动的一部分,是在执行两国联盟的整体战略,是国家的意志,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与东吴的北伐往往是相互响应,有章可循,同时也是进退自如,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所有的北伐,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自己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但是,姜维的北伐明显与诸葛亮时期的北伐背景不同,这个时候东吴的孙权已老到后来去世,陆逊靠边站到悲愤离世,已进入衰弱时期,两国联盟实际上有名无实,如何自保应该是这个时期最大的国策,所以,如何发展国力应该是蜀汉这个时期最基本国策,蒋琬和费祎主政时期就做到了这一点,但姜维却一意孤行,执意北伐,违背了国家意志,而且也是单独行事,东吴并不与其响应,让曹魏有时间有精力集结力量专门应对姜维的北伐,这也是姜维北伐一次比一次输得惨最终导致蜀汉亡国的根本原因。

五是诸葛亮的北伐有一定的民意基础,而姜维的北伐已让老百姓厌倦。诸葛亮北伐时期,曹魏初定,虽然进入曹叡时期,但曹魏取代汉朝之举还依然成为天下议论的话题,所以,诸葛亮北伐高举的是“讨贼兴汉”的旗帜还依然很有影响,有一定的民意基础,这也是诸葛亮北伐时北凉等地纷纷归附的根本原因,所以,诸葛亮北伐能够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但是,姜维时期,天下去汉已久远,曹魏统治的北方包括西域已进入稳定时期,特别是老百姓已开始渴望和平,希望天下统一,所以,姜维的北伐,已无民意基础,老百姓不愿意再为战争付出牺牲,这样,姜维的北伐就没有民意的支持,没有民意的支持,姜维的北伐于曹魏于蜀汉都陷入不义之地,这样也就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姜维最终与钟会密谋反兵而被诛杀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为何历史影响巨大,而且历来歌颂如潮,而姜维的北伐为什么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对姜维的北伐并不认可,根本原因是诸葛亮的北伐和姜维的北伐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是导致诸葛亮北伐让蜀汉政权继续存在而姜维的北伐最终导致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相关参考

诸葛亮与姜维都坚持北伐且忠于蜀汉,为何后者得到的评价却低得多

因为罗贯中的喜爱,在演义中被赋予正统使命的蜀汉政权,在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中充满了悲壮色彩,而创就这种悲壮的,是蜀汉一前一后两大权臣——丞相诸葛孔明与大将军姜伯约。说是「”悲壮”,那是我们心怀同情,如

历史人物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姜维北伐的经过

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国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虽然有输有赢,有得有失,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见得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自己也死在了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他的北伐前后共有十

历史人物 姜维北伐失败原因总结 姜维算是理想主义者么?

很多人都会觉得姜维北伐是在穷兵黩武,甚至没有一点战略可言。其实姜维北伐打的胜仗比诸葛亮还要多,而且姜维在兵法上的造诣早就超过了诸葛亮。不过姜维却是一种理想主义者,起码在旁人的眼里姜维觉得只要他在北伐上

历史秘闻 知人善任,姜维按照诸葛亮遗愿坚持北伐

诸葛亮和姜维的故事,三国演义里面讲得很精彩,姜维也成了蜀国皇帝刘禅北伐的大将军。虽然因为蜀国国力的弱小,最后兵败身死,但是姜维的英雄气概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葛亮在北伐时突然病逝,对于是否还要北伐,蜀

历史秘闻 知人善任,姜维按照诸葛亮遗愿坚持北伐

诸葛亮和姜维的故事,三国演义里面讲得很精彩,姜维也成了蜀国皇帝刘禅北伐的大将军。虽然因为蜀国国力的弱小,最后兵败身死,但是姜维的英雄气概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葛亮在北伐时突然病逝,对于是否还要北伐,蜀

为何姜维十一次北伐依旧大败? 司马懿去世后

三国诸葛孔明在恩公去世后,为恢复汉室,耗尽毕生血泪,五次出师北伐,小胜司马懿,终因身体不佳,病世五丈原!而姜维乃诸葛亮真传弟子,跟了诸葛亮将近十年光阴,那又为何在大将司马懿去世之后,北伐了十一次,仍无

为何姜维十一次北伐依旧大败? 司马懿去世后

三国诸葛孔明在恩公去世后,为恢复汉室,耗尽毕生血泪,五次出师北伐,小胜司马懿,终因身体不佳,病世五丈原!而姜维乃诸葛亮真传弟子,跟了诸葛亮将近十年光阴,那又为何在大将司马懿去世之后,北伐了十一次,仍无

姜维十一次北伐动力何在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姜维早年于曹魏营中并不得志,后被诸葛亮设计劝降转投蜀汉。他从26岁开始就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一直到62岁

姜维十一次北伐动力何在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姜维早年于曹魏营中并不得志,后被诸葛亮设计劝降转投蜀汉。他从26岁开始就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一直到62岁

姜维十一次北伐动力何在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姜维早年于曹魏营中并不得志,后被诸葛亮设计劝降转投蜀汉。他从26岁开始就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一直到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