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诸葛亮降服孟获之后,为什么孟获没有帮助蜀汉?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诸葛亮降服孟获之后,为什么孟获没有帮助蜀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诸葛亮降服孟获之后,为什么孟获没有帮助蜀汉?

《三国演义》当中有非常多精彩的故事,让人难忘,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有关蜀汉的,有关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在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中,就有一个让人对他的智谋和胸怀感到敬佩的故事,那就是非常有名的“七擒孟获”。然而这个孟获,这么多次被诸葛亮抓到而放回去,始终没有对他下狠手。但是,为什么孟获失败之后,并没有帮助诸葛亮进行北伐,这又是为什么呢?

刘备去世之时,蜀汉危如累卵,东败於孙吴、实力大蹙,北又有曹魏虎视。而南中蛮夷又趁蜀汉势力衰弱,而举兵叛乱(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彼时蜀汉之国情,诚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为缓和蜀汉的处境,便率先与孙吴通好。

蜀汉的东线危机既解,诸葛亮便全心平定南中叛乱。马谡向诸葛亮献策道:"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诸葛亮采纳马谡之策,据《汉晋春秋》记载: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此即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来源,但后人多对此存疑。一则,诸葛亮於建兴三年(225年)春,率军南征,而至当年秋就平定了南中,时间上过於紧凑。二则,蜀汉大败於孙吴不久,国力已大为衰弱,也不大可能再徒费国力而放纵孟获七次。但诸葛亮以德怀孟获却系真真切切,史载:..(诸葛亮)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然而,为何诸葛亮以德怀孟获,孟获等却不助蜀汉北伐呢?

其实,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南方的夷人并没有与蜀汉形成利益共同体。孟获之降,也并非完全是感怀诸葛亮的恩德,而是迫於蜀汉的军力强盛,故不敢复反。而夷、汉矛盾仍旧存在,还要给蜀汉供应财赋。邓艾偷袭阴平而得手之后,蜀汉曾打算逃往南中,谯周就建言道: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

刘禅听了谯周之言,果然就放弃了逃往南中的打算。可见,谯周所言乃是实情。孟获虽然感激於诸葛亮的赦免之恩,但蜀汉北伐却於夷人全无利益干系。且还要负担蜀汉北伐的兵赋,本就对蜀汉怨声载道,不反叛就已经是最大的合作了,更甭说主动相助蜀汉北伐而为他人火中取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简介 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真的吗历史名人

  孟获人物生平简介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首先在《汉晋春秋》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说,刘备在去世前后的一段时间内,

蜀汉南疆“钢铁长城”非孟获而是李恢

诸葛亮平南之战,通过《三国演义》的精彩描绘和广为传播,使得“七擒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由此不少读者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平南之战平的就是孟获,诸葛亮北归后,孟获成为蜀汉南方第一人。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呢?

蜀汉南疆“钢铁长城”非孟获而是李恢

诸葛亮平南之战,通过《三国演义》的精彩描绘和广为传播,使得“七擒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由此不少读者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平南之战平的就是孟获,诸葛亮北归后,孟获成为蜀汉南方第一人。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呢?...

历史军事 蜀汉南疆“钢铁长城”非孟获而是李恢

诸葛亮平南之战,通过《三国演义》的精彩描绘和广为传播,使得“七擒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由此不少读者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平南之战平的就是孟获,诸葛亮北归后,孟获成为蜀汉南方第一人。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呢?

却助孔明擒孟获 他失街亭致蜀汉陨落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这个人是因失街亭而出名,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部署和指令,而导致街亭失

却助孔明擒孟获 他失街亭致蜀汉陨落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这个人是因失街亭而出名,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部署和指令,而导致街亭失

中国历史 七擒孟获

诸葛亮治蜀,是为了以蜀为基地北伐曹魏。但要北伐,不处理好与周边各族的关系,不仅影响战争胜负,而且直接威胁着蜀汉政权的巩固。所以当蜀汉内政相对稳定后,诸葛亮便开始着手解决与南中各族的关系问题。南中(云、

《三国演义》孟获怎样被七擒七纵

《三国演义》孟获怎样被七擒七纵?《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终极使孟获心折口服,归降蜀汉。那末,七擒孟获的进程究竟是如何的呢? 一擒孟获 诸葛亮统雄师来征南地,孟获命三洞元

欲擒故纵的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

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

三国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然而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大多都带有感情色彩去评价,对曹操北征乌桓,贬者居多;对诸葛亮南征孟获,反而赞誉一片。那么诸葛亮七擒孟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