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荆轲是一个失败者,为何后世会如此推崇?

Posted 太子

篇首语: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荆轲是一个失败者,为何后世会如此推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荆轲是一个失败者,为何后世会如此推崇?

古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中,唯独荆轲最例外,他的知名度最高,但他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完成任务的,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多多少少都与司马迁有关。他的《史记》中着重描写了一个失败者荆轲,言辞中不乏对他的吹捧,虽然是《史记》,但是还是带上了自己的私人感情,不得不说仍旧是有失公允的。那么荆轲一个失败者,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现在推崇他的情况呢?

荆轲、高渐离和屠狗者三人是好友,荆轲、屠狗者是武林高手,而高渐离是击筑专家,兼得力大无穷,三个人每天在酒楼唱歌饮酒,荆轲屠狗者唱,高渐离伴奏,据说他们在的酒楼每天因此客满。

后来荆轲被燕国太子丹招揽,使之刺秦,原本屠狗者也要一起去,但由于屠狗者未到太子丹就催促荆轲起身,导致荆轲没等到屠狗者,而是带上了太子丹颇为倚重的侍卫秦舞阳。结果秦舞阳在秦王面前吓破了胆,根本帮不上荆轲,导致荆轲最终功败垂成。

太子丹根本不想杀掉秦王,他想的是将秦王绑架到燕国然后逼迫秦王归还六国土地,在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告诉荆轲先劫,劫不成再杀,然而最佳的刺杀时机却是在抓住秦王衣袖的一瞬间就因为一瞬间的犹豫让秦王反应过来在想杀就不可能了。

后来高渐离被秦王招入表演击筑 (嬴政也是够嘬的),因得知高渐离底细而刺瞎其双眼后令其弹奏,席间高渐离趁秦王不备举起灌了铅的筑要砸死秦王,没能成功,亦被处死。

太子丹的这个想法实在太天真了!荆轲即便有天大的能耐,又如何能在秦国王殿活捉秦王嬴政?即便当时荆轲侥幸活捉了秦王嬴政,又如何活着把嬴政带出秦国、带到燕国?退一步说,即便荆轲真的把嬴政带到了燕国,或者把嬴政杀了,秦国难道就会接受燕国的要挟或改变秦国既定的战略方针吗?

荆轲虽然刺秦失败却扬名于后世,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人民对秦始皇的反感。秦始皇统一六国,极大的推动了历史进程,使中国免于分裂成像欧洲那样的小国,对中国人来说,居功至伟,可惜六国贵族的后人及原六国的人民,都十分痛恨秦始皇。再加上秦始皇当了皇帝后,大兴土木、奴役百姓、律法苛刻,人民更是对秦始皇恨之入骨。恨秦始皇,自然就会喜欢秦始皇的敌人,荆轲敢于以身犯险,不惜一死,刺杀秦始皇,自然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后世百姓,凡遇到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之时,自然而然就会幻想出现类似荆轲那样的人物,为百姓伸张正义。

二、司马迁所著《史记》对荆轲大肆吹捧。《史记》是传世名著,在《史记 刺客列传》中,其他人都是寥寥数语,唯有荆轲,司马迁着墨最多,详细描写了整个荆轲刺秦的故事。个人以为,司马迁十分痛恨汉武帝,内心将汉武帝比作是和秦始皇一样的人物,司马迁推崇荆轲,用荆轲刺秦的故事,变相发泄自己对汉武帝的不满。史记的影响之大,使得荆轲闻名后世。

三、后世儒家对荆轲的神话。秦朝以法家治国,数十年间秦朝就灭亡,后世多将秦朝的灭亡归罪于律法严酷,不能爱护、教化百姓,不知体恤民力。儒家在中国占据主流地位后,自然将秦朝作为一个反面典型,而荆轲作为反抗暴秦的突出人物,自然被儒家大肆吹嘘。

相关参考

荆轲刺秦为何会失败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到荆轲,人们总是会被他和秦始皇联系在一起,因为荆轲做了一件事,这件事让荆轲声名远播,乃至流传千古,到底是什么是呢?那就是荆轲刺秦了,只不过,荆轲刺秦失败了,不然也就不会有之后的秦朝,或许也不会有汉朝

历史人物 荆轲简介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

  在常人眼里刺客是有无情的、冷血的,然而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荆轲却不一样,他是一名刺客,奉命杀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他又是有情有义的普通人,易水送别,竟令人感动千年。无奈自己的身份背负著沉重的职责

历史人物 荆轲的简介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历史名人

  在常人眼里刺客是有无情的、冷血的,然而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荆轲却不一样,他是一名刺客,奉命杀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他又是有情有义的普通人,易水送别,竟令人感动千年。无奈自己的身份背负着沉重的职责

为主人报仇,先阉自己,再每天挖屎,付出那么多为何结局如此尴尬

谈到古代的刺客,我们首先会想到谁?荆轲?眉间尺?还是聂隐娘……历史告诉我们,荆轲虽然排在刺客列传里的第一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货。荆轲的成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我的炒作,有点类似今天的网红,有没有真本

后世之人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

后世之人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荆轲这两个字被世人所知,皆是因为他的刺秦壮举。刺秦失败,他惨死秦宫,秦王也被吓得心惊胆跳,把所有和荆轲有关联的人都诛杀,也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荆轲刺秦,胜则名垂千史,败则连累

为何明朝农民起义最多,如此反常

明朝是汉人皇帝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很多喜欢明朝的朋友,往往会比较推崇,得出明朝是一个比较有血性的正统王朝,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的结论,会觉得除了明末比较乱,其他时间都比较和平。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明朝是封

历史秘闻 后世之人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

后世之人对荆轲的评价是怎样的荆轲这两个字被世人所知,皆是因为他的刺秦壮举。刺秦失败,他惨死秦宫,秦王也被吓得心惊胆跳,把所有和荆轲有关联的人都诛杀,也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荆轲刺秦,胜则名垂千史,败则连累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的典故 最后荆轲为什么会失败

荆轲刺秦荆轲齐国后人,迁居卫国。为人豪爽放荡不羁,游历四方,以剑术交友,多结交名人显贵。来到燕国与高渐离,屠夫相交甚近,常三人与街市上喝酒,嘻笑随性,不惧旁人。荆轲刺秦图画又曾认识田光。那时战乱年代,

荆轲刺秦王为何惨遭失败

这次行动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本来有把握刺杀成功的事情,为什么失败了呢?分析历史事实,不难发现,该行动中有着不应有的错误行为:一是用人失误,助手武阳虽为勇士,但关键时刻却又表现的胆怯;二是荆轲本人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