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丕的文采如何?为什么曹丕的文采不如曹植?
Posted 文学批评
篇首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丕的文采如何?为什么曹丕的文采不如曹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丕的文采如何?为什么曹丕的文采不如曹植?
要说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三曹”,大家可能会对曹操和曹植更熟悉一些,但是对于另一位曹丕,可能就只知道他继承大权,称帝,甚至是想要谋害自己的亲弟弟曹植。但其实这些东西并没有确切实在的证据,连《七步诗》的真假都存在疑惑。毕竟曹丕也在“三曹”之列,为什么她不如曹植?曹丕的文采水平怎样呢?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再来说说他的兄弟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无论是对历史的印象,还是对诗的印象,曹植曹丕二兄弟,大家更为赞颂曹植。对曹植的印象,滥觞于小学课本里的《七步诗》,其诗是好诗,大家更为诗背后的故事着迷。机智的曹植,可怜的曹植。同情弱者的情绪使我们偏向曹植,崇拜天才的劣根性亦使我们偏向曹植。而相对的,诗后故事中,制造手足相残这一幕剧的曹丕,其刻薄无情,使得人们对曹丕的印象一偏再偏,对曹植一夸再夸。
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率三十万大军南下伐吴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但他的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
其《燕歌行二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这两首诗已经使七言诗具有了成熟的形式,在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点是子建所不及。由此也被称为是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鲁迅先生说曹丕的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使得曹丕作为文学评论家的成就更为突出。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而曹植的五言诗已经圆熟婉转,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像《赠白马王彪》《白马篇》《杂诗》《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等。曹植的五言诗在情感的表达和题材的使用上已经十分完美,是五言诗的一个高峰。曹丕在五言诗上成就没有这么突出。
相关参考
说起三国时期曹操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一直都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两个人。很多人都仰慕曹植曹子建的文采,尤其是一篇《洛神赋》,更是衍生出了无数版本的爱情故事。而在文采方面,曹丕虽然也有建树,不然就不会有“三曹
很多人都认为,在三国时期,曹操更喜爱文采斐然的曹植曹子建,最终却还是选择了另一个儿子曹丕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曹丕继位之后,对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也曾想过下毒手,所以总是觉得曹丕心狠手辣,而曹植却是十分无辜
三国时的曹植一向被视为文学方面的代表人物,如果不是牵涉到父亲曹操和兄长曹丕,更多的人关注的是他的文采。然而这样文采斐然的曹子建,原本明明是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却在与曹丕争储的过程中惨败,不得不让人觉得可
曹丕在影視劇中的形象,遠不如他老爹曹操和老弟曹植。論武功,遠在曹操之下,論文采,雖然有三曹的名兒,到底不像曹植有《洛神賦》《白馬篇》那樣有名的作品,論名聲,又有逼迫漢獻帝讓位的一段,所以在大多數的文學
曹操虽然说过生子当生孙仲谋的话,但其实他的儿子也非常优秀。优秀的儿子过多,就会在立储问题上让父亲陷入困境,例如康熙,有二十多个儿子,个个都很优秀,这给康熙的立储问题造成了很大困扰。曹操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曹操虽然说过生子当生孙仲谋的话,但其实他的儿子也非常优秀。优秀的儿子过多,就会在立储问题上让父亲陷入困境,例如康熙,有二十多个儿子,个个都很优秀,这给康熙的立储问题造成了很大困扰。曹操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三国吴质是曹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正是因为他的文采,才被曹丕欣赏和喜爱,并深得曹丕信任。除了文采方面之外,吴质的武略也是造诣颇深,被封为振威大将军。那么吴质和曹丕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吴质为何得不到曹丕的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建立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文采的开国皇帝。然而,曹丕在《典论·自序》一文中,却用了大量篇幅来标榜自己的武功如何了得,自称“弓不虚弯,所中必洞”,一
曹睿又名曹叡,为三国曹魏时期的第二位帝王,其父亲为曹丕,曹叡是曹丕的长子。曹睿从小颇有文采,其母亲为文昭皇后,本甚得曹丕宠爱,但因“蛊惑”之罪而死,遂曹睿由郭皇后抚养长大。曹睿因自幼文采过人、智慧聪颖
曹睿又名曹叡,为三国曹魏时期的第二位帝王,其父亲为曹丕,曹叡是曹丕的长子。曹睿从小颇有文采,其母亲为文昭皇后,本甚得曹丕宠爱,但因“蛊惑”之罪而死,遂曹睿由郭皇后抚养长大。曹睿因自幼文采过人、智慧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