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吗?为什么刘禅选择投降而不是抵抗?

Posted 司马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吗?为什么刘禅选择投降而不是抵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吗?为什么刘禅选择投降而不是抵抗?

在古代历史上,投降的人总会被人冠上一个并不好听的名声,不管这个人以前有多么高贵或者是英勇,一旦投降,便一定会有人议论纷纷。“投降”两个字,似乎已经和“屈辱”“无能”这一类的词挂上了钩,被人们认为是懦弱的。三国时期,蜀汉的灭亡也与投降有关,司马昭攻打蜀国,而国君刘禅选择了投降,是什么让刘禅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什么他没有奋力抵抗呢?

世人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人是个弱智,乐不思蜀是多么的懦弱。其实很多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能干的皇帝。三国志中有写到说,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诉刘备,刘备应该感到高兴,并给予奖励。诸葛亮是何等骄傲的人,所以绝对不会阿谀奉承,由此可见刘禅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在被成王败寇的思想熏陶后,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活的轰轰烈烈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刘禅的不战而降,苟且偷生一直让刘禅是个反面人物。打仗死的还是士兵,受到伤害的还是百姓。如果抵抗太强的话,可能还会被屠城。魏国不是没有屠城的经验,因为曹父的死,徐州被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决定投降。就因为这样,刘禅有了卖国的骂名。有人想说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刘禅为什么不能被赞扬,难道这样的他不是英雄么?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失败者,所以就不配拥有荣誉?

刘禅之所以被大众所熟知,完全是因为在蜀国被灭后,刘禅在司马昭的宴会上所回答的那句乐不思蜀。这也是刘禅被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的主要原因所在。这或许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殊不知,如果刘禅当时不这么说司马昭会留他一命吗?

司马昭如果想杀刘禅,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作为阶下囚的刘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所以想要保全自己性命,必须让司马昭认为他是儒弱无能的,认为他已经放弃反抗的。所以乐不思蜀的这个形象正是刘禅最好的伪装,这样的形象才会让司马昭放心,才能保证刘禅自己的性命。这在当时身处绝境的刘禅最好的选择,称得上是上上之策。这样行事的刘禅难道称不得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智者?

刘禅为什么投降

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

首先,绵竹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诸葛瞻和黄崇的军事能力都不错。但是诸葛瞻战死,绵竹失守,邓艾率领大军直接到达成都。朝中很多大臣子都人心惶惶,全都没有了主意。臣子们向刘禅提出的建议不是逃亡东吴就是要求南下,没有人说要坚守城池,他们不觉得蜀汉能逃过此次大劫。想的都是逃亡之策,而不是坚守之法。

其次,成都内的军队实力不及邓艾,在当时的情况下,反抗只能产生更大的伤害。而且如果刘禅真的与邓艾打战,蜀汉的都城成都就会成为主战场,那么千千万万的蜀汉百姓因为这场战争会家破人亡,成都地区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而且这场战争还一定能打的赢,如果坚持到姜维的援军,赢了,但是蜀汉在短时期不能承受第二次战争。东吴和魏国随便哪国来攻打,都是必败之势。如果还是输了,那么亡国的百姓,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的困难。刘禅是蜀汉的君主,他的选择将会决定整个蜀汉百姓的生死,有哪个君主愿意做亡国奴,愿意做投降者。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要他心里有百姓,他就没得选择,只能投降。

后人因为刘禅不战而降,觉得他特别的昏庸,并给他冠上了“扶不起的刘阿斗”的称讳。什么样的君王才能算好君王呢。

相关参考

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为什么刘禅开门投降,而不是继续抵抗呢

公元263年十月,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在绵竹之战中,邓

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为什么刘禅开门投降,而不是继续抵抗呢

公元263年十月,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在绵竹之战中,邓

为什么选择放弃不抵抗? 刘禅手握十万雄兵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正考虑撤退事宜,没有想到前方却传来了,刘禅出城投降邓艾的消息,随后刘禅下诏蜀军全部投降,从此蜀汉灭亡。那么刘禅手握十万雄兵

刘禅死后,司马炎放了3件陪葬品极为嘲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禅不仅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懦夫,面对敌军他一点抵抗的心思也没有,为了保命他选择了投降。投降之后魏晋军队也没有为难他,毕竟这种草包不足为患,没

历史秘闻 刘禅死后,司马炎放了3件陪葬品极为嘲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禅不仅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懦夫,面对敌军他一点抵抗的心思也没有,为了保命他选择了投降。投降之后魏晋军队也没有为难他,毕竟这种草包不足为患,没

历史人物 蜀汉灭亡以后,刘禅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余生的?

三国后期魏国攻打蜀国,刘禅选择投降,并没有拼死抵抗。蜀汉灭亡以后,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司马昭养在魏国,想必生活条件不会很差,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但是毕竟是在司马昭眼皮底下,司马昭的为

历史人物 为什么刘禅死后没有盗墓贼来盗墓呢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面对邓艾的大军,刘禅没有做任何抵抗就选择了投降,刘禅投降后,姜维等人企图再次叛乱,然而最终都被魏国所灭,在成为阶下囚之后,司马昭便想除掉刘禅,他担心刘禅有复国之心,在一

历史人物 如果蜀后主刘禅没有选择投降,蜀国还能支撑多久?

三国后期,蜀国与吴国相继灭亡,而蜀国灭亡的一个原因是魏国的攻击,但是刘禅在这其中也有一个加速灭亡的作用,那就是他投降魏国,最终被俘。刘禅或许是出于保全民众的思想才选择了投降,但是,如果他决心拼死一战,

刘禅为什么选择投降

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灭诸葛瞻统帅的西蜀主力后,西蜀小朝廷万般惶恐中,开始讨论政权以及皇帝刘禅的前途。有人提出:“蜀与吴结盟,应该东下投

后主刘禅为什么投降

刘禅为什么投降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刘禅首先,绵竹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