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我以为我们之间的故事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在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我遗忘了我们之间的故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说到精通兵法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啊其实还是有蛮多的意思的,因为会这些的人一定都是很有学问的吧,那么最近不少的网友也说了,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因为话说徐达、常遇春这样的草根他们也是非常的熟悉兵法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一定别错过了!
这个问题的逻辑,本身就很有问题:谁说草根出身的人,就不能精通兵法?这个逻辑的可笑之处,也像极了职场上常有的一类风凉话:某某人不是科班出身,某某人学历不行,他凭什么这么成功?
回到问题里的两位“草根”身上,同是苦出身的徐达与常遇春,确实没机会接受任何专业军事教育,却多次打出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其水准何止是“精通兵法”?简直是用兵得心应手的“兵法牛人”。为何会有如此神奇场面?明朝开国头号战将徐达的一生戎马,就是最好回答。
与从小一起放牛的“发小”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徐达也是百分百的农民出身,一直老实巴交种地到二十一岁,直到被元朝坑爹统治折腾得活不下去,这才愤然抄家伙跟着朱元璋造反。但莫说兵法韬略,就连马步武艺战阵这些“入门学问”,参军前他都半点不懂。完全是靠着惊人的天赋,在一次次惨烈大战里冲杀出来,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将!
但是在成为名将的过程里,比运气和天赋更重要的,却还有徐达身上,这几样关键的素质,首先一条,就是原则。
无论是做一个苦农民,还是后来横扫天下的一代战将。徐达永远被人敬重的,就是他铁一般的原则。以《明史》的形容说,徐达带兵时,只要士兵吃不上饭,他也绝不吃饭。一生位极人臣,全家却常年挤在破旧小房子里。大军所过之处,严禁害民扰民。以明太祖的赞叹说,简直是“忠正无疵”。如此原则坚定的人,就像一块火热的烙铁,带着千军万马,都能跟他一起燃。多高深的兵法,当然都能正确打出来。
而比原则更叫人敬重的,更有徐达终其一生的好学。
虽然并非军事科班出身,但从踏上战场第一天起,出生入死的徐达,学习的热情就是从来拦不住。以《明实录》的形容,早年参军起,每次打完仗都要复盘,别管胜仗败仗,都要讨论明白才行。特别是败仗,教训更是记得十分牢。后来平步青云,好学精神更是飙升,军中养了大批儒生,但凡有时间,就跟人讨论兵法学问。每次打完打仗,更是经常“单车就舍”,召集谋士一谈就是一天。
这位早年书都没怎么读的战将,就是靠这样的笨功夫,把多少曾经晦涩难懂的谋略学问,记到烂熟于心。
但最重要的是,即使学得满肚子兵书后,徐达也绝不拘泥于兵法,特别是1368年,统领二十五万大军的徐达,开始那场改写中国历史的北伐大业后,他登峰造极的韬略水准,更是大放异彩:太原之战里,面对扩敦帖木儿十万铁骑的挑衅,他并未如元朝骑兵盘算的那样整军决战,相反出其不意夜袭,一战团灭敌军。后来的定西大战上,他更没像敌人以为的那样,会匆匆救援大都,反而调转枪口直扑定西,一场沈儿峪大战,彻底奠定北伐胜利!
每一战,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战将,却以他扎扎实实的带兵用兵,还有关键时刻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把多少兵法智慧变成怒涛攻势,叫曾经天下无敌的元朝骑兵大败亏输。那些自诩长于马背上,却一次次被徐达揍得全军覆没的元朝贵族们,或许也心存这样抓狂的念想:没什么草根出身的徐达,这么精通兵法?
因为无论用兵,还是任何一个行业,学习,都不止是学堂里哪一节的事情,而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与坚定的原则,找准正确方向,时时苦学不辍的考验。徐达一生大师级的兵法韬略,正见证这个道理。
相关参考
徐达、常遇春二人跟随朱元璋数十载,分别列于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二名。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多,据了解,徐达用兵如神,多有谋略,常遇春骁勇善战,仿佛生于沙场。两人都被封王,但结局却大有不同。常遇
历史人物 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建立不世功勋,为什么两者的后代的待遇差别迥异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功臣徐达和常遇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368年正月,明朝的开国战争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带领25万北伐大军,挥师北上,以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势,扫荡中原
历史人物 常遇春一生从来没有败绩 为什么他会一直做徐达的副手呢
还不知道:常遇春为什么会一直做徐达的副手呢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元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元朝已经岌岌可危。在元末时期,各地的起义是接连不断的出现,这其中就有郭子兴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元朝末年,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徐达、常遇春及傅友德等人,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将领。尤其是常遇春,横行天下,几乎没有遇到过对手,更有"常十万"之称。但有一个人,常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元朝末年,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徐达、常遇春及傅友德等人,都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将领。尤其是常遇春,横行天下,几乎没有遇到过对手,更有"常十万"之称。但有一个人,常
常遇春,字伯仁,安丰路怀远(今安徽怀远)人,生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卒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与徐达同时期辅佐朱元璋平定东南,征灭元朝的著名将领。他身体魁伟,喜武,善于骑射,臂力绝人,练就
在朱元璋看来,他的手下大将那么多,但是能得到他的夸奖的“虽古名将,未有过之”的人却只有常遇春一个。 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常遇春其实是一个小土匪。元末乱世中,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常遇春过得很不如意,少年
在朱元璋看来,他的手下大将那么多,但是能得到他的夸奖的“虽古名将,未有过之”的人却只有常遇春一个。 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常遇春其实是一个小土匪。元末乱世中,出身于贫苦人家的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