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董卓为什么迁都长安?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Posted 联军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董卓为什么迁都长安?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董卓为什么迁都长安?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三国时期,由于不满和愤恨董卓的行为,各路大军组合成了一个讨董联盟,推举袁绍作为盟主,意欲推翻董卓。然而,由于各军人心不齐,都想着等待别人出手,自己坐收渔利。然而,身在洛阳的董卓却下令迁都长安,带着洛阳百姓和天子一道,顺便还焚毁了洛阳诸多古建筑。董卓为什么要选择迁都?他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样的目的?

董卓也算的上是一代枭雄,他是在后汉政权崩溃之后第一个出场的武人,他的出现加剧了动乱的局面,使得社会长期陷入了混战和分裂的状态。本来他是有条件成为安定天下的人物,但是他最后扮演的是一个乱天下的反面角色,很快被淘汰出局。

董卓之所以没能成为大时代的主角,当然是他的倒行逆施迅速将其排斥出逐鹿天下的队伍。在三国的历史的舞台上,董卓甚至还没有吕布活跃,这不是吕布比他更高明,也不单单是董卓残暴不仁,倒行逆施。实际上在那个乱世里,其他军阀的残暴比起董卓来也是毫不逊色的。在古代的专制社会里,最大特点就是高压恐怖,汉代相对好点,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而将人民牛马般奴役的却是任何专制朝代的共同特点。

古代专制社会,在和平的年代,尚且视人命如草芥,稍微有点权力的人,哪怕是七品芝麻官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滥用权力,作威作福,草菅人命。在乱世手里有枪的军阀更是毫无顾忌的大发兽性,手无寸铁的民众更是成为各路军阀撒气和劫掠的对象,在乱世人命不过是一串枯燥的数字而已。所以董卓的残暴不仁不是其最终败亡的原因,而是他过早的出场,且犯了很多军阀发展到后来才会犯的所有错误!

在楚汉相争的前期,项羽率大军进入关中,有人向他建议可以在秦帝国经营多年的这块地面上做强做大自己的事业,天下不难定也!项羽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急于想要衣锦还乡,没有采纳,放弃在前朝的基础之上发展。他觉得此时回故乡才有面子,被人讽刺为“沐猴而冠”。结果项羽还是烹杀了给他献计策兼讽刺他的那个人东还故乡了,让他的对手刘邦占了地理上的优势,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其实这就是阿Q式的革命,舍不得自己的土谷祠,总是想着消灭地主,将地主家的的东西先搬到土谷祠,殊不知地主家的房子更大,更适合发展。

西凉军从一开始就是阿Q式的,这当然是西凉军本身军纪很差,但是董卓也没有约束,可见董卓也是阿Q式的心态。占据了洛阳城,野心勃勃的想要控制朝政,却模糊了他们的身份,不知道自己该是主还是客,习惯性的把自己当做是入室打劫的强盗,总之西凉军阀上上下下都没有把自己当作这座城市的主人和这个朝廷的主宰,总是想着先干一票,发了财好好享受一番再说,终究难改盗匪的本性,所以董卓的败亡是必然的!

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联盟是很脆弱的。各路诸侯各怀鬼胎,人数越多,越互相猜忌,明争暗斗就越激烈,甚至发生互相残杀的概率都是极高的,别看他们都打着匡扶王室的旗号。桓帝灵帝时期那些高层人物就对这个王室充满厌恶了,黄巾起义之后,这个朝廷的身价大跌,地方军阀董卓之流都不大买朝廷的帐了,何况现在只剩下一具躯壳,之前之所以不能跟这个政权公开决裂,那是因为他们也都是寄生在这张破羊皮上的蛆虫,现在这个值的诅咒的王室已经彻底烂掉了,还匡扶它作甚!除了那些底层中愚民政策之毒很深的民众相信那个天命所在的王室,还有谁真的想匡扶这个王室呢?除了一些士大夫还念念不忘所谓的中兴大汉,还有哪个诸侯会相信这个大汉还能复兴呢?

虽然讨董联军声势浩大,匡扶王室的口号响彻云霄,俨然正义之师。但是这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什么匡扶汉室,讨伐董卓,那都是口号爱国而已,愚弄愚弄普通士兵也就罢了,谁也不会真的跟强悍的西凉军拼命。歃血为盟,搞得还挺正式的,但是那都是形式主义,都在互相观望。等着其他的诸侯发兵,自己可以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乱捞一把。

打着讨伐乱臣贼子,匡扶王室的旗号,那是因为这个大汉的金字招牌还没有倒,匡扶王室的口号喊的震天响才师出有名,名义上都是讨伐董卓的联盟,实际上是各路野心家政客都不愿意缺席这场宰割天下的一场盛宴!

爱国口号喊的挺响,形式主义也搞得很正式,演戏大家都很配合,但就是没人来点实际的。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讨伐董卓倒是不假,不是因为董卓倒行逆施,当然是董卓占据是着洛阳,名义上代表朝廷。在这些人看来,董卓跟他们一样,都是一方诸侯,不过是占据着要害地方而已。从冀州牧韩馥说现在袁绍跟董卓开打我们该帮谁这番话中就可以看的出,其实这些人压根就没有打算匡扶王室,都是想来抢点地盘,不过是此公为人老实,公开说出来了而已。但是那些没有公开讲出来,喊口号喊的很响的诸侯们何尝又不是这么想的呢!

因为各路诸侯都抱着观望态度,讨董联军迁延不进。此时董卓想要瓦解这支中看不中用的联军也不难,甚至坚守不战,他们迟早会窝里斗起来的,不战自败!这个所谓的联盟,自打联合以来就没有跟董卓打过像样的一仗;迟疑观望,都想着捞便宜,自己不愿意主动出击,都想牺牲别人,自己捡战利品,所以讨董联盟不足畏!

在联军无人愿意出头的时候,长沙太守孙坚是少有敢于迎头痛击董卓的诸侯之一。董卓军受到了重创,大将华雄被斩,董卓就感到压力,觉得联军兵力还是很强的。他就想要拉拢孙坚,孙坚在联军中是少有的英雄,斥退来使,表示自己剿除董卓的决心,誓言要诛灭董卓九族,董卓感到更大的压力。董卓很忌惮孙坚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唯一的原因,主要是董卓的西凉军多在关中,害怕自己手里现有的这点军队打不过声势浩大的联军,因此他就想着挟持皇帝百官迁都长安,以避其锋,关中才是在西凉军的势力范围内。

其实董卓的担心虽然不无道理,但是董卓或者他手下的谋士也应该知道所谓的讨董联盟都是些什么货色,谁也不愿意打,都想着捡便宜,即使真有人打了,其他的诸侯也会掣肘,互相妒忌互不信任,能成什么气候!果然就在孙坚连获大捷的之际,袁术嫉妒孙坚的功劳,断了孙坚的粮草补给,使得孙坚反胜为败。

其实联军已经是不战自败了,董卓大肆劫掠后,驱赶着百姓,劫持百官天子,强迫西迁,这时候联军追击,消灭西凉军比董卓据守洛阳的时候更容易了。但是联军无人肯出击,只有曹操带了少量的军队追击,惨败而回,各路诸侯完全没有进取的意思,夜夜笙歌。此时人心离散,联盟已经不复存在,用不了多久各地军阀就开始互相攻伐了,哪里管什么王室董卓,都想着趁机坐大,任由董卓在京城烧杀劫掠。

董卓将洛阳的财宝劫掠一空,皇陵挖掘殆尽,东都烧成一片废墟。挟持天子百官,驱赶着人民西迁,把一座繁华的东都洛阳变成无人区。在西迁的路上百官皇帝固然苦不堪言,百姓更是十死八九。此时声称要消灭董卓,救民与水火的各路诸侯,口号喊完之后大摆筵席,开始了他们酒桌上的种种阴谋。是的,这些政客野心家们在欢饮达旦之余,在“鸿门宴”上互相算计着对方,哪里还管什么天下安危!

这些的诸侯是什么样的货色,董卓应该知道的,如果他据守洛阳,挟天子令诸侯,让各路诸侯斗的两败俱伤的时候,他自己渔翁得利也未必没有可能,至少败亡也不会来的如此之快,何况大动干戈的迁都,更容易被联军一举歼灭。可见关东联军固然是不作为,但是也足见董卓的志向。由此可见董卓未必就要非迁都不可,据守洛阳这块地面,手里攥着天子,号令诸侯,讨董联军不过纸老虎,所以说董卓也不是什么英雄,他的出息也就是土皇帝了。到此对董卓的迁都,只能解释为董卓有阿Q革命的心理,先搬到土谷祠再说!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董卓为什么一定要迁都长安

董卓为什么一定要迁都长安?董卓迁都哪些人反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天下诸侯共怒,此后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这些诸侯也都心怀鬼胎,不想展露真正的实力,只

历史人物 董卓明明打败了关东军,却为何迁都长安?

说到关东军想必大家都十分的清楚这个军是多么的厉害,董卓其实打下关东军之后就选择了迁都长安,这在历史上是不常见的一个举动的,那么这个到底要怎么说?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董卓他是一个军阀,更重要的是

董卓迁都长安的原因是什么

洛阳实际上就处于豫西山区最东端被四面包围的一个谷地里面,洛阳和豫东平原的通路上有著名的虎牢关,也是万夫莫开之势。但是和关中不同,洛阳的补给要依赖于豫东平原,所以历史上一旦形成持久战,而且敌人兵力强己方

董卓迁都的原因竟是因为害怕三国名将孙坚?

关东联军逼近洛阳,董卓做出了一个让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董卓为什么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其实,长安虽然是西汉的都城,可是经历了王莽之乱,早就残破,于是,东汉初年,

董卓迁都的原因竟是因为害怕三国名将孙坚?

关东联军逼近洛阳,董卓做出了一个让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董卓为什么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其实,长安虽然是西汉的都城,可是经历了王莽之乱,早就残破,于是,东汉初年,

历史人物 柴荣临死前为何破格提拔赵匡胤 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

还不知道:柴荣临死前为何破格提拔赵匡胤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军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被迫”披上黄袍,被众人拥立为皇帝。赵匡胤率军回京以

汉朝历史 王允设计杀董卓

  董卓迁都长安以后,认为可以凭借天险,进则收复洛阳,退则回老家凉州,可谓收发自如。他根本不理会百姓的怨言,照样过着奢侈的生活。同时又费巨资在郿修建“万岁坞”,又称郿坞。此坞靠山而建,城墙又高又厚,易

让董卓至死不敢再盗汉武帝墓 棺木发现一手帕

三国里,董卓是早期最大诸侯之一。先是进京除宦,后废立汉帝,使得天下诸侯群起讨伐。汜水关一战,大将华雄被关羽诛杀。虎牢关一战,吕布虽神勇无双,但双拳难敌四手。最后,董卓听手下谋士李儒所言,迁都长安。迁都

让董卓至死不敢再盗汉武帝墓 棺木发现一手帕

三国里,董卓是早期最大诸侯之一。先是进京除宦,后废立汉帝,使得天下诸侯群起讨伐。汜水关一战,大将华雄被关羽诛杀。虎牢关一战,吕布虽神勇无双,但双拳难敌四手。最后,董卓听手下谋士李儒所言,迁都长安。迁都

因为害怕三国名将孙坚

关东联军逼近洛阳,董卓做出了一个让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董卓为什么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其实,长安虽然是西汉的都城,可是经历了王莽之乱,早就残破,于是,东汉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