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庞统究竟是不是有资格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庞统究竟是不是有资格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庞统究竟是不是有资格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提到卧龙,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另一个堪称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凤雏庞统。这个人虽然长的不好看,但是既然作为一个能够与卧龙相提并论的人物,相比才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毕竟人不可貌相啊。然而从后来的事情来看,他似乎真的有些徒有虚名了。那么凤雏究竟是不是才能过人,可以与诸葛亮站在一起呢?
三国时期,有个人和诸葛亮齐名,这个人就是庞统。徐庶曾经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就是宰辅一样的才干。那么,庞统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真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由于庞统36岁就中飞箭去世了,实际上他一生也没什么实际的成就,因此,从功绩上来和诸葛亮相比,他太吃亏了,咱们只说能力。为了说明这个,我们来看看庞统一生的经历。
庞统很早就出来混,在东吴做事,是周瑜账下的一个功曹。赤壁大战不久,周瑜去世,庞统随大部队把周瑜的遗体送回东吴,他受到陆绩、顾劭、全琮等一帮文臣的热烈欢迎。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咱们一会儿再说。
刘备占领荆州的时候,庞统在耒阳县当县令。不过,虽然他是县令,却整天不做事。他为啥不做事呢?显然是嫌县令小了,不想干。刘备不知道啊,把他给免了。免了以后,东吴的鲁肃给刘备来信了,说,庞统可不是百里之才啊,你得重用他。然后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也说,这人确实不错。于是刘备把庞统找来,和他一攀谈,感觉他果然不错,封他为中郎将。
后来,刘备把诸葛亮留在荆州,他带着庞统去成都。成都的刘璋对刘备是完全放心,给他军队,又让他镇守前线白水关、葭萌关,让刘备对付汉中的张鲁。这时候,庞统给刘备献了上中下三条得到成都的计策。这三条计策,其实就是尽快得到,还是缓一些得到。刘备想要成都,又怕人家说他,又怕自己犹豫被别人先下手为强,于是就取了中策。
然后很快庞统就在雒城中箭去世了,他这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通观庞统的一生,唯一值得说一下的就是帮助刘备取成都。不过,这个取成都的大方略,也并不是庞统最早发现的,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就那么给刘备说过了。庞统只不过是在时间快慢上给刘备做个一个选择题而已。这一点,一般的谋士都能够做到。此外,再没有其他在战略战术上更出彩的地方。
那么,庞统没有什么出彩的,那他为什么却那么大的名气呢?为什么包括徐庶、鲁肃、诸葛亮这些大佬都帮他说好话,对他评价那么高呢?其实这是因为当时他做了一件事。就是品评时人。
品评时人这件事,不是庞统发明的。当时在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兄弟就做过这样一件事,就是开一个论坛,每月对当时他们认为有本领的人进行一次品评,叫做“月旦评”。这在当时搞得非常有名,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许劭兄弟好的评价。不过,这两兄弟正面评价的时候并不多。
而庞统显然学到这一点,因此,他也对天下的士人进行大肆评价。不过,他的评价和许劭兄弟不太一样,他全是正面评价,都是说他们的好话。有很多人,庞统对他们太过拔高,结果,他们名不副实。有人就去问庞统:为什么要这样拔高别人?庞统说:因为现在天下大乱,正需要有正能量的人才。我拔高他们,目的就是让他们继续坚持走正道,同时让别人向他们学习,这样不行吗?那问的人自然无话可说,只得说行。
我们前面写到,庞统随周瑜的灵柩回东吴的时候,受到了陆绩、顾劭、全琮等一帮文臣的热烈欢迎。他们为什么欢迎庞统?就是因为希望庞统能说他们两句好话呢。
而庞统因为不断说别人的好话,所以,别人自然也都说他的好话。再加上他本来也有一些本事,于是,他的名气越来越高,最后竟获得了徐庶说的,得到他和诸葛亮一人,就可以得天下这样的最高评价。
相关参考
要说三国时期的谋士,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排名,而这些谋士当中也有很多是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比如凤雏和卧龙。但是,在很多人心中,卧龙诸葛亮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说,协助刘备建立蜀汉,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一
庞统庞士元,死于非命究竟为何?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这是司马水镜先生的话,也就是说,庞统和诸葛亮是一对黄金搭档!才气和德操都不相伯仲。唯一有差距大就是,诸葛亮比他先一点追随刘董事长。因为诸
虽然对比之下,《三国演义》中庞统的存在感比诸葛亮要弱了一些,影视剧中的形象也要差很多,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庞统既然站在刘备一边为他效力,不可能什么谋划也没有出过,不可能一丝的贡献也没有。那么,凤雏庞统的
导读: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俩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安
说到刘备的军事高参,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他几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没有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锦囊妙计”见长。事实上,当他和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时,在阵
说到的军事高参,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在《演义》中,羽扇纶巾的他几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没有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锦囊妙计」见长。事实上,当他和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时,在阵前出
法正与庞统,都是东汉末年刘备麾下的谋士,既然作为谋士,又同处于一个阵营,难免会被拉出来进行一番比较。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被认为是“得一可安天下”的奇才,然而在刘备夷陵之战战败时,诸葛亮
与诸葛亮齐名,聪明有才干,庞统犯了跳槽3大禁忌 在职场文化中,「同业跳槽」常被视为是一种背叛,一般人不会轻易做这样的选择,若是逼不得已这么做,多半是经过深思熟虑,且在具备一定的筹码下跳槽,尽管有本钱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国的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的死因和被诸葛亮妒忌有关系?又有人说,庞统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庞统当然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历史上庞统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先去投奔了孙吴,因貌丑恃才而骄不被接纳,才投奔刘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