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权为什么总是征战合肥?又为什么一直打不下来?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权为什么总是征战合肥?又为什么一直打不下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权为什么总是征战合肥?又为什么一直打不下来?
孙策在临终前,曾经对弟弟孙权说过,论起行军打仗,自己更厉害,然而若说守卫疆土,自己却不如孙权,这一句话在后来孙权的行为上也得到了极大的验证。孙权曾经多次出兵攻打合肥,但是却一直没能打下来,可以说是屡败屡战,然而即便战败,下一次依然要继续打,结果仍旧是失败。那么,合肥到底有什么吸引着孙权,一定想要拿下来呢?
有关三国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说老少皆知,尤其是魏蜀两国之间的纷争,那是再熟悉不过了,诸葛亮北伐就是其中一个例。可是在当时,可不止是诸葛亮这一路北伐大军,可别忘了另外一个国家:东吴。
早在赤壁大战结束后,孙权就已经率东吴水陆两军北伐了(当然也不叫北伐,姑且称之),目标就是现在的合淝,当时是叫合淝,可是来势汹汹,最终却惨败而归。不过失败一次很正常。下次再赢回来,可关键是,孙权数次北征江淮,都是攻打合肥,虽然遭到多次挫败,但他仍对合肥锲而不舍。
那么合肥对孙权为什么有这么大吸引力呢?为何不从其它路线进军呢? 纵观江淮之间的地理形势和魏吴两国的军事方针,有以下几点原因。
我们知道北方曹魏控制了合肥,那就可以从水路、陆路等几处前进到长江北岸,就如同扼住了东吴的咽喉,使其江防非常吃力,喘不过气来。
孙权之所以锲而不舍地攻合肥,从防御角度看,是要拔除这颗钉子,将防线向北推进,使长江防线不至于暴露在敌人的直接打击之下。
当时孙权伐魏要北上,在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中,合肥一路也是最稳妥的。因为走涂中——盱眙的陆路,后续补给非常不便,且担心敌人骑兵的包抄,在江淮平原上曹魏的骑兵优势最容易发挥。走邗沟的水路,由于水浅,行军比较困难。只有走合肥的水路,既能发挥东吴水军的优势,又可通过施水、淝水等自然形成的河流直抵淮河。
孙权屡攻合肥,既因合肥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受其割据自保,不愿冒险的战略影响。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孙权的军事能力欠佳,所以采取了稳妥的进攻路线,不求有功,但求无损而已。这种策略于敌无大损,于己则徒耗国力,并不明智。
就像孙策说的:“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孙权)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屡次亲征合肥失败,也印证了孙策的话。孙权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倒是能行,但要说称霸天下,还少了些能力。终孙权一生,他也没有打出淮河,只是靠吕蒙和陆逊从刘备手中抢回了荆州。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合肥为什么会是东吴陆军的耻辱柱 孙权为什么打不下呢
孙权为什么打不下合肥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孙坚真的算是汉末军阀里比较心向汉室的了,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他两个儿子的态度,但是同样他两个儿子的所作
三国时期合肥为何战役频发?甘宁百骑劫曹营,张辽威震逍遥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逐渐稳定下来,但是三方征战并没有停止。在夷陵之战前,主要是魏、吴双方在合肥的对峙。合
三国时期合肥为何战役频发?甘宁百骑劫曹营,张辽威震逍遥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逐渐稳定下来,但是三方征战并没有停止。在夷陵之战前,主要是魏、吴双方在合肥的对峙。合
建安二十四年,灭于禁七军,威震华夏。>孙权看关羽将主力投入襄阳樊城,便打算偷袭梦寐以求的荆州。>然而,关羽毕竟是“熊虎之将,万人之敌”,又十分坚固,这万一要是偷袭打不下来,那么损兵折将且不说,孙权的脸
孙策临终之时,曾经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在赤壁之战胜利后,曾经立主投降的张昭一派在朝中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已经被取消了发言权。之后的许多年,每当张昭一派想要对抗君权,孙权都会打出张昭曾
历史人物 朱元璋都打不下来的蒙古,努尔哈赤为什么只用了几十年
朱元璋都打不下来的蒙古,为啥努尔哈赤只用几十年,就轻松拿下?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战神。当年朱元璋从一个地痞无赖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
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传奇名将比比皆是,其中陈赓和王近山绝对是数得着的。陈赓以幽默著称,打起仗来也绝不含糊,在二野的纵队司令中,陈赓的地位是超越其他人的;王近山更是邓小平眼中的二野最大功臣,几乎所有的硬
公元230年冬,东吴孙权扬言要兵攻合肥,魏征东将军满宠急忙上表,奏请调动兖州、豫州兵马赴合肥防御。>> 孙权到了,看到魏国已在合肥重兵防御,便退军而去。孙权退了,朝廷诏令满宠遣各州之兵速回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