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战神戚继光是如何用情报战碾压倭寇的?

Posted 倭寇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战神戚继光是如何用情报战碾压倭寇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战神戚继光是如何用情报战碾压倭寇的?

说到戚继光想必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真的是大英雄,其实英雄分为很多种,有的人是世界英雄有的家庭英雄,但是有一种叫民族英雄的也是让人觉得十分的让人敬佩的,今天就要给大家说说战神戚继光他是怎么利用情报来碾压倭寇的吧,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戚继光是中国明代的著名将领,在山东、东南沿海抗倭时改进武器,操练海军,创立鸳鸯阵,打得倭寇抱头鼠窜,与俞大猷一同被时人称作“俞龙戚虎”;后来镇守蓟门,与镇守辽东的李成梁互为犄角抵御鞑靼,敌人十余年不敢来犯。戚继光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战绩,与他卓越的治军能力和作战指挥能力是分不开的。同时,他还是名副其实的情报达人,辉煌战果的背后是他对情报收集的高度重视和精妙运用。

戚继光画像

戚继光本人是十分重视情报工作,在《练兵实纪·登坛口授》中他就鲜明地提出了“算定战”思想:“夫大战之道有三:有算定战,有舍命战,有糊涂战。何谓算定战?得算多得算少是也。何谓舍命战?但云我破着一腔热血报朝廷,敌来只是向前罢了,却将行伍等项,平日通不知整饬是也。何谓糊涂战?不知彼不知几是也。”

可以看出,戚继光非常反对那种只凭一腔热血就跟人硬拼的舍命战,就算获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对战事一无所知的糊涂战就更不能打了,要打就得刺探收集充足的情报,提前谋划周密分析,打一场漂亮的算定战。“须是未战之前,件件算个全胜”,不打无把握之仗,不给敌人留下任何翻盘的机会。

而按照戚继光的设想,要做好“算定”,很简单,总共分三步。第一步,运用各种手段了解敌人,要保证信息的精准和充分;第二步,就是将敌我之情进行综合比对,对作战形势做出合理判断;第三步,统筹谋划,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争取能将敌人“大创尽歼”,己方损失则降到最小。

为了更好地获取情报,戚继光有针对性地创立了三套制度,分别是情报报告、海上侦察和赏罚制度。刺探情报是极其危险的工作,非智勇兼备者不能胜任。因此戚继光首先便是专门挑选“惯习虏情,能夷言而熟识夷人者”的“尖哨”作为情报人员,他们不仅通晓敌情,还会说外语,认识熟人,作地下工作者当然更加得心应手。

为了保证情报的有效性,戚继光要求“尖哨们”一旦发现敌方动向和有用的情报,迅速将消息传递回来,不得迟滞,否则以军法治罪。倭寇侵略中国沿海,大规模的入侵比较少,多数情况下是不定时的小股劫掠,有高度机动灵活的作战特点。很多时候明军才刚集结起来,敌人已经席卷战利品大摇大摆回老家了,因此戚继光才如此重视情报传递的速度。

明人绘《倭寇图卷》中倭寇劫掠场景

倭寇多是从海上来,飘忽不定,狡诈多谋,因此在清剿倭寇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分析敌情,戚继光还根据战场经验在《纪效新书·治水兵》中提出“相敌二十法”,以供各级指挥官和判断敌情所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有“相敌三十二法”,戚继光也是在孙子的启迪下根据具体的战争情况提出新的见解,如“预进而复退者,探我也。既退而卒进,袭我也。鼓噪而矢石不下者,兵器少也。却而顾者,预复来者”等等,都是在海上作战中的实践总结。

此外,戚继光还在海岸大量建设望台,近海则布置海军巡逻,海上有任何倭寇的消息都能第一时间获得,这也是为什么在几次大战中,戚家军总能迅速集结并趁倭寇立足维稳将其歼灭。

为了调动“尖哨”们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戚继光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赏罚制度,赏罚分明,保证了情报的质量。可惜当时的明廷对此没有充足的认识,舍生忘死从敌人那里得到情报的将士得不到奖励,捕风捉影谎报军情,劳师费力,这种人也没有惩罚,因此遇到敌人往往就先败了一半。倭寇人少却总能频频得手,明军虽多却不敢与之一战,除了军备的松弛,与军队上下对待战争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说了这么多,都是比想法,大家不信,咱拿实例讲话。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推荐下升任都指挥佥事一职,负责山东沿海一带的防御。山东沿海防线从山东半岛北部一直延伸到苏北,而卫所兵士加起来只有五千多人,有限的兵力如何防守这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成为戚继光的第一个难题。虽然麻烦,但是人家有办法。

倭寇要从海上偷袭,一定要借助风势和沿海地形,选择海风强劲的季节和水域,在地形开阔又适合停泊战船的地点登陆。因此戚继光遍访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亲自考察地形,将适合倭寇偷袭的地点、时间都一一摸清,在这戏地区和时间段内集结兵力重点设防。山东沿海一带的倭寇多是散户,因此在戚继光的严防死守之下,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不过这还只是小试牛刀,真正的考验在东南沿海。

倭寇袭扰形势图

嘉靖时期,倭寇横行,福建沿海更是倭患严重,“北自福宁,南及漳泉,沿海千里,尽为贼窟。”四面环海的横屿岛就是其中之一,横屿是福建宁德东部的一个小岛,地形极为险要,与陆地只有一片浅滩相连,但是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遍地淤泥,易守难攻,岛上的倭寇还面对浅滩设置暗门,内藏火炮,攻击明军,并且仗着险要地势四处掳掠,明军几次围剿都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为了对岛上的敌人有更多的了解,戚继光派出了几名“尖哨”上岛打探,其中二人还成功打入敌人内部,但是伺机返回传递情报时被倭寇发觉打成重伤,为了不拖累队友,坚持留在岛上,同行的战友只得将他们二人留在岛上,生死由天。戚继光知道这件事情后,也只得慨然叹息:“戚家军当如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戚继光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密码体系,创制了一套反切码作为情报传递的媒介。简而言之,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这其实是中国古代的汉语拼音方法,如果要加发音,还有八个音调,只需要把相应的数字加在后面就行。破译的关键在于掌握不同的编码背后的具体发音,而这一秘密就藏在戚继光特意编写的两首诗里,第一首诗表现15个声母,第二首诗表现36个韵母,并且编写了《八音字义便览》一书供情报工作者使用。

根据“尖哨”传回的消息,戚继光得知,横屿岛上的倭寇并没有传闻中两千多人那么多,而是一千多倭寇裹胁了一千余百姓。但是盘踞日久,工事坚固,装备齐全,战斗时会在头盔上挂金角和五色长丝,装神弄鬼;以30人为一小队,彼此虽然相隔甚远,队伍庞大,但是以海螺为号,可以互相支援,真是活脱脱的日本武士作风。

对此,戚继光制定了相应了作战方案。倭寇阵势庞大,难以围歼,不能白天进攻,而应该夜袭。他带领戚家军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7月从温州起行,8月到达福建。开战之前他还派出“尖哨”再次上岛查探,发现倭寇因为一向轻视明军,并没有什么行动,也没设置哨探。

于是戚继光当机立断,趁晚上退潮时,命令士兵携带草卷铺在滩涂上,趁夜摸上了岛。倭寇在惊讶之余也立刻迎战,但都死在鸳鸯阵的凌厉攻势下。战斗进行了3个时辰,岛上倭寇被基本肃清,还救出八百多百姓。戚继光利用充分的情报和对敌人的准确判断,以极小的牺牲打了一场漂亮的“算定战”。

横屿之战示意图

戚继光能够平定倭寇和蒙古人的入侵,靠的不仅是精心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关键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情报收集策略。刺探情报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工作,情报工作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优秀的兵家如孙武、李靖以及戚继光等人,都十分强调情报和间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熊剑平、储道立,《中国古代情报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6

高慧开,《国际谍报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鲍志娇,《战争不是那回事儿·谍战篇》,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零伤亡”灭倭战神戚继光,遇到的日本对手真的跟“猪”一样

2018年11月12日,是戚继光诞辰490周年。戚继光,这位在冷兵器时代曾创造了“零伤亡”奇迹的灭倭战神,在当时有一外号叫“戚老虎”,但这是一只令倭寇闻之胆寒的“老虎”。在普通百姓那里,他还有一外号,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介历史上戚继光最后怎么死的

南征倭寇岑港之战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

戚继光真杀了一千个倭寇吗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究竟歼灭了多少倭寇?明朝中叶,倭寇自海上来入侵我国,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时甚至攻占州县,杀死官员,给明朝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于是朝廷就派出了大量军队镇压倭寇。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他组

戚继光真杀了一千个倭寇吗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究竟歼灭了多少倭寇?明朝中叶,倭寇自海上来入侵我国,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时甚至攻占州县,杀死官员,给明朝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于是朝廷就派出了大量军队镇压倭寇。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他组

戚继光修炮

  与连云港隔山相对,有个地方叫宿城,是戚继光消灭倭寇的营地。据说戚继光在这里只住了两宿时间,把倭寇消灭后就班师去了。所以,后人称这块营地叫宿城。  戚继光为什么能够那么快地消灭倭寇呢?传说,那时倭寇

图说戚继光杀尽倭寇的鸳鸯阵

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在针对南方水域纵横的战场环境而言,作战规模通常不大,上万人的陆上大型会战更是屈指可数。加以倭寇的小股机动作战特性,以及倭刀特有的强大威力等,戚继光认为,唯有编组成以小单位为主,并混

历史秘闻 戚继光: 倭寇宝刀可以

全榜网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倚天剑削铁如泥非传说戚继光:倭寇宝刀可以【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金庸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融合小说、历史、传奇,也能将王朝及江湖内容深刻展现。金庸笔下将历

233 戚继光驱逐倭寇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

历史秘闻 图说戚继光杀尽倭寇的鸳鸯阵

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在针对南方水域纵横的战场环境而言,作战规模通常不大,上万人的陆上大型会战更是屈指可数。加以倭寇的小股机动作战特性,以及倭刀特有的强大威力等,戚继光认为,唯有编组成以小单位为主,并混

历史秘闻 戚继光是怎么赶走倭寇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戚继光和倭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日本是我们的老邻居,但是这个邻居并不安分,自古以来中日之间多次爆发战争。如果你留意的话你就会发现日本的战斗力是越打越强,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