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良的老师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osted 刘邦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良的老师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良的老师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学习一些东西,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好,因此如果有条件,很多人都愿意多学习一些知识来丰富自己。无师自通的人当然也有,而且相比较起来这种人会更厉害,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有这样一位神秘的老师,他的学生是千古谋圣张良,可他自己只出现在人们的猜测之中,他是谁?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为其重要谋士,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汉朝建立,封留侯,官拜大司马。

汉朝三杰之一的张良被后人称之为谋圣,其智谋让人佩服,不禁思考何人能够教出如此学生?

揭秘一下张良的师傅:黄石公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前195年),齐国人(今山东淄博)。据宋人罗沁《四皓辩》史记,黄公石,又名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因避秦时苟政暴虐,曾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世称黄石公,后又在太湖夏黄修道,故曰夏黄公,简称“黄公”。

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为何黄石公授张良谋术?他的真实姓名?

黄石公,授予张良《太公兵法》。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黄石公著作:

黄石公虽然隐居,但内心一直忧国忧民,就把一生的知识与理想倾注在笔墨上。按现代人的说法,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神学和天文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他著的书有《内记敌法》、《三略》三卷,《三奇法》一卷,《五垒图》一卷,《阴谋行军秘法》一卷,《黄石公记》三卷,《略注》三卷,《秘经》三卷,《兵书》三卷,《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神光辅星秘诀》、《兵法》一卷,《三监图》一卷,《兵法统要》三卷、《备气三元经》二卷,还有《地镜八宅法》、《素书》等作品。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寻找能人: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

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谋圣张良的老师黄石公是神仙吗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打败西楚霸王项羽,谋圣张良在其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张良原本是韩国人,而且他的家族五代相韩,张良就是韩国贵族后裔。但是秦始皇嬴政消灭了韩国,杀了韩王,所以张良家族的人肯

历史人物 刘备的老师卢植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说他是三国唯一的完人?

有一句古话,叫做名师出高徒,厉害的有名的师父,才能够教出很厉害的徒弟,这当然还只是人们一种普遍的认知,就比如三国时期刘备,很多人知道他,却未必知道他的师父。刘备的师父叫做卢植,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

左光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史可法的老师吗?

  左光斗是明朝著名的清正官员,是明朝末年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东林党在后世的评价有褒有贬,作为一个政治党派,为了匡扶社稷,而与阉党奸宦对上。但是在这些斗争中,却使得国力逐渐被内部斗争消耗。同时发展到后期

历史人物 岳飞的师父是谁?他是怎么得到师父传授知识的?

我们知道岳飞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武将,即便在今天还是有很多人敬佩,然而这样一个令人铭记的历史人物,也不会是一生下来就会读书打仗的,他的背后也有一个师父。那么这样的学生相比老师也不会差,他的老师又是谁呢?岳

汉朝历史 张良为何能安享晚年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韩国的宰相。当韩国被秦灭掉以后,张良便一心想复仇,因此才有博浪沙刺杀的举动。虽然身体不好,张良却喜欢像游侠那样打抱不平,他是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曾经救过

项伯是谁

项伯,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那么项伯是谁?历史上项伯是个什么样的人?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

历史上争论不休 商鞅的老师是谁有三个说法

商鞅最为秦国法学代表,他所主场的商鞅变法就是为秦国的强大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么一个有贡献的人一定是师从智者,那商鞅的老师是谁呢?其实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争论不休,总结下来对商鞅的老师猜测有三种,其中师

历史上争论不休 商鞅的老师是谁有三个说法

商鞅最为秦国法学代表,他所主场的商鞅变法就是为秦国的强大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么一个有贡献的人一定是师从智者,那商鞅的老师是谁呢?其实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争论不休,总结下来对商鞅的老师猜测有三种,其中师

名利双收明哲保身的西汉奇士张良 英雄神仙

在西汉开国的功臣中,张良是一个胸藏韬略、腹有奇谋、眼光高远、长于决断的人,正如刘邦所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他是中国历史上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和善于明哲保身的典型人物。下邳拾履

张伯行是谁?他是怎么死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伯行是清朝大臣,同时也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生于公元1651年,去世于公元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敬庵。  张伯行自幼聪慧好学,到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读了四处五经。同时因为门风严谨,家教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