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之战海龄喋血 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的战役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镇江之战海龄喋血 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的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镇江之战海龄喋血 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的战役

1842年(清朝道光二十二年)农历五月期间,英军陆续攻下吴淞、宝山、上海,最后他们把目光投向控制南北交通命脉---镇江。当时的清政府被吓得屁滚尿流,致使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很多官员都想请求求降,导致沿江防务疏松,农历六月十三日,英军全部顺利到达镇江城下。

当时英军总指挥是巴尔克统,集结一万余大军,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9000人,具有高度的作战效能,而且大部分兵士有毛瑟枪装备,又配备炮队,开始登岸攻城。战舰80艘,攻入长江。

两江总督牛鉴为了避免战火,想用向英军支付“赎城费”来保全镇江,遭到京口驻防副都统海龄拒绝。怕死的牛鉴将镇江防务全部交给海龄,自己退守南京。

海龄,全名郭洛罗·海龄,满洲镶白旗人,祖上参与了扬州、厦门等地的大屠杀,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此时的他只有旗兵2400人,其中当地旗兵1200人,青州绿营兵400人,武器仍是古老的刀、矛和抬枪。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但海龄领导守军英勇抵抗,亲冒矢石,点兵上城,并令城中居民置水瓮砖石,准备与敌巷战。他指挥守城炮兵勇猛发炮,轰击登岸英军,给予沉重打击。当时,城外各地则由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元孝带兵驻防。为了扭转围困局面,海龄曾一度派兵出城出击。但在出击失利后,便一味闭门自守,而且对发动组织居民、乡民协守也不得力。

加上他自己是一个防汉屠汉论者,大敌当前,竟认为镇江的汉族居民将在战时的“通敌”,就以此为借口,对汉族居民进行大屠杀!时任浙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闻讯后,心都凉了,只能协助一部分汉族平民向城外转移。

七月十四日,英军攻下圌山,又在舰队猛烈的炮击后,英国海军陆战队登陆焦山,遭到守卫的蒙族军人殊死抵抗,守军全部壮烈牺牲。

英军开始进攻焦山对面东码头,防守此处的八旗兵却全部逃进北门,自顾保命,哪里还有屠杀汉族平民的威风。下午英舰驶进镇江江面,不损一兵一卒占领金山,镇江防线全部崩溃。

随后,英军开始把重点放在镇江西门。英陆海军一起出动,借着炮火的掩护,仗着火力优势攻城。海龄亲自带领旗兵堵击,战斗非常惨烈,他身受重伤,率领清军殊死战斗,绝不退缩,跟他一起守城的清军都是好样的,没有畏刀避箭,贪生怕死的,在危急关头海龄向官兵们喊道:“宁可自杀,决不投降!”

守城清兵誓死抵抗,与敌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用手中原始的武器给敌人拼死相斗,城上城下一片血海,有的清军官兵抱着英国侵略者一起摔下城墙,跟敌人同归于尽;全城官兵妻小老小齐上阵,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没有一个人退缩,直到最后全部战死。

据英军军官记载说: “中国人寸土必争,因此每一个城角和炮眼都是短兵接战而攻陷的”。

海龄虽率部与英军殊死血战,坚守两日,打死打伤敌军185人,最终守军全部壮烈牺牲,海龄自焚殉国,家小全部殉难。

相关参考

一鸦中与英军的最后一战

镇江之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对英军的最后一战,更是整场战争中对英军造成最大伤亡的一战,相较于现代宣传虽多实则战果寥寥的三元里抗英,此战清军以少敌多,打出了一鸦十二次大战役中最顽强的一战。镇江之战镇江,古

中国古代战争 巷战肉搏的镇江之战

   巷战肉搏的镇江之战   鸦片战争中,侵华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抢占吴淞口后,得到援军的补充,继续溯江西犯,谋取镇江,切断

镇江之战的历史背景镇江之战有什么影响

镇江之战的历史背景史料记载镇江之战的历史背景是镇江战争发生之前,清政府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非常的腐败无能,并且在帝国主义强大的武力之下,没了反抗的勇气,只是一味的想者如何投降,给英国侵略者多少赎城费才能

惨烈程度仅次湘江战役 红四方面军喋血百丈关

百丈关是四川雅安、名山间极具战略价值的重要隘口,也是平原丘陵与山区的过渡地带,三山环抱,是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地势十分险要,自古就有“获百丈关者,得成都无疑”之说。百丈关战役是1935年南下的红四

牧野之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战役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帅领各路诸侯的四万七千名精锐部队,与商纣王十七万大军在牧野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最后周武王以少胜多,商纣王逃回朝歌后自杀而亡。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大规

历史军事 红四方面军喋血百丈关惨烈程度仅次湘江战役

百丈关是四川雅安、名山间极具战略价值的重要隘口,也是平原丘陵与山区的过渡地带,三山环抱,是雅安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地势十分险要,自古就有「获百丈关者,得成都无疑」之说。  百丈关战役是1935年南下的

采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采石之战

...偶然。宋军大本营就在建康,离采石三十公里。从建康到镇江宋军有二十万。「中书舍人虞允文刚被委任为督视江淮军马府的参谋军事」实际上表明南宋最高军事指挥已直接主持江淮作战。(虞云国《细说

大清最后的血性 清军和义和团紫竹林之战始末

紫竹林,大清帝国的最后战役,最后的血性。1900年,几乎已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抽干了的大清帝国又一次迎来了洋人的刺刀。八国联军的军靴再一次踏上大沽的时候,40年前的英法联军点

大清最后的血性 清军和义和团紫竹林之战始末

紫竹林,大清帝国的最后战役,最后的血性。1900年,几乎已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抽干了的大清帝国又一次迎来了洋人的刺刀。八国联军的军靴再一次踏上大沽的时候,40年前的英法联军点

中国革命战争 黄桥战役

   为东进抗日的黄桥战役   黄桥,位于长江以北,江苏泰州东南,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相望,向东与海安、如皋、南通、启东相通,地理位置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