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公孙胜简介 公孙胜的功绩
Posted 梁山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公孙胜简介 公孙胜的功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公孙胜简介 公孙胜的功绩
公孙胜简介 公孙胜的功绩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公孙胜简介,公孙胜的功绩,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
北京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提辖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公孙胜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他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之名,便到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当时晁盖已得赤发鬼刘唐报信,并透过智多星吴用结识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谋划劫纲之事。晁盖得知公孙胜来意后,将他请进后堂,与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见。七人一同定下劫纲的计策,是为“七星聚义”。
生辰纲被劫后,济州府尹派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查办此事。何涛探知晁盖七人假扮卖枣客商的事情,又捉拿白胜,严刑逼供。白胜熬刑不过,被迫招出了晁盖。何涛便到郓城县敦促县衙捉拿晁盖七人。郓城县押司宋江却提前向晁盖报信,而负责捉拿的都头朱仝、雷横也有意私纵。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得以逃到石碣村阮氏三雄家中。
梁山寨主王伦见晁盖等人本领高强,不肯收留,婉言劝他们下山离去,结果被林冲火并。林冲推举晁盖为寨主,并推吴用为军师。公孙胜则居第三位,与吴用同掌兵权。宋江上山后,公孙胜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家乡蓟州,自此一去不回,期间曾推荐锦豹子杨林到梁山入伙。
宋江攻打高唐州,却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吴用让戴宗去蓟州寻取公孙胜,李逵也随同前往。二人在蓟州机缘巧合遇到公孙胜的邻居,得知公孙胜居住在九宫县二仙山。戴宗赶赴二仙山,让李逵假意伤害公孙胜的母亲,将公孙胜激出相见。但公孙胜却不肯出山,称师傅罗真人不肯相放。戴宗苦苦哀告,又去拜见罗真人,请他放公孙胜下山。
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高廉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
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相关参考
人物档案 姓名:公孙胜 道号:一清先生 绰号:入云龙 星位:天闲星 祖籍:河北蓟州府 武器:松纹古定剑
公孙胜自幼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称公孙胜大郎。学得一家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作“入云龙”。那么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是谁? 公孙胜简介 公孙胜
公孙胜的评价,水浒传里面的公孙胜其实是一个非常了得的人物,那么大家对于公孙胜的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顺便看一下公孙胜这一个人物有着怎么样的经历,希望大家对于下面的内容必须
公孙胜的评价,水浒传里面的公孙胜其实是一个非常了得的人物,那么大家对于公孙胜的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顺便看一下公孙胜这一个人物有着怎么样的经历,希望大家对于下面的内容必须
公孙胜为《水浒传》中所说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公孙胜是怎样一个人?公孙胜的绰号是什么?公孙胜又是怎么死的? 公孙胜为《水浒传》中所说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他的绰号为入云龙,入云龙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戴宗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的绰号叫神行太保。他为什么被叫神行太保呢?据说,戴宗原来是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会使用传说中的道术神行法,将神行甲马绑在腿上后,最快可以日行八百里。戴宗也是梁山好汉中的一
戴宗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的绰号叫神行太保。他为什么被叫神行太保呢?据说,戴宗原来是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会使用传说中的道术神行法,将神行甲马绑在腿上后,最快可以日行八百里。戴宗也是梁山好汉中的一
一个人的形象如何,这不仅单单是指这个人的外貌如何,给人第一感觉如何这些外在因素,更重要的还有他的内在,诸如他的性格特质,诸如他的喜恶,诸如他的抱负等等。所以形象两字,感觉起来容易,但很多时候却是无法言
一个人的形象如何,这不仅单单是指这个人的外貌如何,给人第一感觉如何这些外在因素,更重要的还有他的内在,诸如他的性格特质,诸如他的喜恶,诸如他的抱负等等。所以形象两字,感觉起来容易,但很多时候却是无法言
水浒好汉一百零八位,公孙胜名列第四,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武松、李逵等人有名,但本事却不比他们小。施耐庵写了不少公孙胜的故事,下面就说说其中最著名的几个。第一个公孙胜的故事就是“智取生辰纲”,提到生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