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与王莽间的以少胜多的战略决战 昆阳之战

Posted 刘秀 王莽 昆阳之战

篇首语: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秀与王莽间的以少胜多的战略决战 昆阳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秀与王莽间的以少胜多的战略决战 昆阳之战

天时篇

气候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史书上多有记载,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曹操船舰的全过程。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小说里的故事不代表历史的真实。当时曹军在赤壁北岸,孙刘联军在南岸,如果刮东风的话黄盖的火船不可能把北岸的船都烧了。事实上当时是刮东南风,黄盖的蒙冲斗舰在距离曹军船舰两里多时同时发火,借着“火烈风猛,船往如箭,尽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发生在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无独有偶,在昆阳之战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电闪雷鸣、大风刮起,使王莽数十万大军队土崩瓦解。

王莽想一举消灭绿林军

昆阳古战场在今河南叶县。西汉末年,奸臣王莽篡夺汉室皇位,成立新朝。由于王莽政权法令烦苛,地方官吏“侵刻小民,富者不能自保,贫者无以自存,于是并起为盗贼”。在众多反抗王莽政权的“盗贼”当中,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声势最大。

王莽开始认为赤眉军力量最强,派出10万重兵围剿赤眉军,而以郡县军和临时招募的部队对付绿林军。当绿林军击败新莽军队,公开提出恢复汉朝,建立更始政权之后,王莽才意识到绿林军的威胁更大,因而转移战略重心,特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调集各郡兵力,准备一举消灭绿林军。王莽还征调当时所谓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当军吏,并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又将虎、豹、犀牛、象等猛兽巨兽圈至军中饲养,以便在作战时放出来震慑敌人。王莽的命令发出后不久,集中到洛阳的军队已达42万人,号称百万大军,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大部队向绿林军占领的昆阳方向进军。到达昆阳后,王邑指挥大军将昆阳团团包围住,并设置了100多座军营。

刘秀身先士卒冲向敌军

当时坚守昆阳的起义军只有八九千人,由当时任太常偏将军的光武帝刘秀负责指挥作战。刘秀叫王凤和王常守昆阳,自己与将军李轶等13骑夜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六月初一,刘秀、李轶带回来的救兵抵达昆阳城下,当时昆阳的攻守战正在胶着状态。刘秀亲自率领敢死队一千多人为前锋,在距王莽军队四五里地时,即摆开阵势,王邑、王寻派兵数千迎战。刘秀身先士卒冲向敌阵,斩杀数十人,逼使王邑、王寻的军队后退。起义军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但王邑、王寻仍不将起义军放在眼内,他们率领万余人单独与起义军拼杀,命令各军营不得轻举妄动,结果战况不利时其他军队也不敢擅自出营相救。王邑、王寻的部队被打乱后,起义军斩杀王寻。城中的守军此时“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正在这个时候,天上突然电闪雷鸣,同时大风刮起,当时“屋瓦皆飞,雨下如注,虎豹皆愧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渡水逃去”。昆阳之战以王莽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刘秀与王莽间的以少胜多的战略决战

天时篇气候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史书上多有记载,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曹操船舰的全过程。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小说里的故事不代表历史的真实。当时曹军在赤壁北岸,孙刘联

刘秀是如何击溃百万大军的? 昆阳之战经过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

刘秀是如何击溃百万大军的? 昆阳之战经过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

历史军事 刘秀是如何击溃百万大军的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

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袭破百万大军 昆阳大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

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袭破百万大军 昆阳大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

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

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

历史军事 昆阳大战中,刘秀是否真的灭了王莽42万大军?

说到昆阳大战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战役其实真的极其有意思的,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最后说是汉光武帝刘秀打败了王莽42万大军,当然了这个是有的人说的,那么我们就着这个问题想想是不是真的,在古代42万大

汉朝历史 刘秀真的灭了王莽42万大军吗

昆阳在今河南叶县一带,昆阳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以汉军的取胜告终,至此王莽的势力基本被消灭。后来的光武帝刘秀在此战役中一战成名。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外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