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操疑心那么重为什么很多大将还是死心塌地的跟随?

Posted 庞德

篇首语:身体的财富是健康,思想的财富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操疑心那么重为什么很多大将还是死心塌地的跟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操疑心那么重为什么很多大将还是死心塌地的跟随?

说到曹操其实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人也还真的是厉害啊,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还是说的江湖义气,反正就是觉得这个人真的让人佩服,但是曹操一直有一个毛病被人说道,那就是疑心很重,大家也知道曹操杀人是不眨眼的,疑心重的人如果发现你不忠心,或者说有类似的怀疑,那就是有性命之忧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曹操是这样的,还是有超多的将士选择逝世跟随曹操,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

我觉得曹操“生性多疑”和手下大将“死心塌地追随”并没有直接关系。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庞德。

在救援襄阳之前,庞德并未归附曹操多久,随于禁出征后,在襄阳之外被关羽击败。主帅于禁和东里衮、浩周等一干官员都选择了投降求生,庞德本来是马超旧部,和马超有交情,关羽也以此来说服庞德,庞德却选择了宁死不降。

这件事传到曹操耳中,曹操都觉得意外:于禁这样一个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心腹大将居然投降了!一个明明有可以选择投降活下来的庞德,却选择了就义。

可见曹操信任于禁多于庞德,可是,死心塌地追随的人却是庞德。

曹操的创业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其部下按照归附时间先后归类:

190-191年,起兵反董时,主要以谯沛子弟为主。

192-195年,兖州时期,兖州府官员。

196-203年,建安初,司空府官员。

204年,占据冀州后及建立魏国时的官员。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

谯沛子弟

曹操起兵反董时,追随他的从龙之臣,主要是谯沛子弟。

夏侯氏、曹氏兄弟自然不比说,同是谯沛故里的史涣、文稷也是曹操的心腹。许褚也是沛国人,来的晚一些,在196年初,但是曹操对他同样信任,许褚长期担任曹操的贴身护卫。

沛国丁氏和曹操两家还是姻亲,丁家人同样也是曹操所信任的。例如丁冲是曹操年少时的朋友,曹操入主朝廷后,立刻就提拔丁冲为司隶校尉,另外一个丁斐,素质很差,因为没钱就把官牛卖了换钱,结果被人告发,免了官。曹操知道后,不但不怪罪他,有次特意把他找来,开玩笑问:“你的官印呢?”丁斐知道曹操知道自己的丑事,也不嘴短:“我拿去换饼吃了!”曹操闻言,哈哈大笑,然后还继续提拔他当官,并向其他人解释:“我之有(丁)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

——丁斐贪污还能继续做官,这就是因为和曹操亲近的缘故,换做别人,哪有翻身之日啊!

所以让我说,曹操对同乡是绝对信任的,“多疑”这两个字是不会出现在对待同乡的身上。

兖州心腹

曹操入主兖州后,因为伐徐州事,遭到兖州官员集体背叛,这时候为数不多仍然选择留在曹操身边的人,也同样得到曹操认可,譬如薛悌、王思、程昱等人。他们也随着曹操的发达而官运亨通。

乐进、张辽、李典镇守合肥之时,曹操还派薛悌作为监军去调和这三位将领,可见曹操对薛悌的信任;

至于王思,程昱,这两人在当时的风评并不好,喜欢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官运,最后在曹丕称帝后,王思和程昱都官至九卿。(王思、程昱和曹操也是有过冲突的,后面再说。)

在曹操入兖州之前,颍川人荀彧、枣祗也归附曹操,荀彧自然不必说,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曹操自比刘邦,把荀彧比做张良);枣祗对于曹操也是有功劳的,可惜早死,曹操为此写文纪念称赞他。

还有王必,此人籍贯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推测是兖州人也是可以的,曹操占据冀州后,不再去许都见天子,则让王必担任丞相长史,留在许都监视天子刘协。后来许都的耿纪等人作乱,王必负伤身死,曹操为之大怒。按照《山阳公载记》的说法,曹操还为王必复仇,杀了不少无辜汉官。

建安名士

建安元年末,曹操入主汉廷,开始以天子的名字吸引天下名士归附,例如荀攸、郭嘉的加入曹操的司空府。

司马朗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司马家和曹家早就有交往),丁冲被任命为司隶校尉,诸如此类,还有一些是被荀彧的个人魅力吸引而来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段时间的官员任命,都是担任汉官,坐镇一方的自然都是曹操信得过的人。

冀州建国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夺下邺城,自领冀州牧,这时候自然要征辟冀州的士人,例如崔琰。

就以崔琰来说,曹操在早期对他还是非常礼遇的,崔琰在袁绍时期,就以正直著称,袁绍、曹操面对崔琰的批评,都摆出谦虚的姿态来接受批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心态已经改变,他积极想恢复“九州制”来壮大冀州,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地盘,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这期间,积极反对此事的荀彧死在寿春(据说是自杀),曹操在次年称魏公,开始营建魏国。

荀彧之死,也让曹操认识到,自己在政治上面临的阻力将不止他一个人,如果说曹操多疑,可能更多的是表现在这段时间里吧。为此,曹操还设置一些负责刺探官员言论的人(校事卢洪、赵达等),用来管制言论。

《三国志·高柔传》: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

许攸本是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也是曹操年少的朋友,他嘴巴大,乱说话,让曹操很不爽;娄圭是在建安年初投奔曹操来的,时间不算早,也不算晚,也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谨慎,但是两人都因为说错话而死。

许攸是真的乱说话,因为他当着众人的面喊曹操的小名,还指着邺城城门对其他人说,“没有我,曹操哪进得了这个城门?!”——这是作死。

娄圭则是真的冤枉。当时曹操出行,声势浩大,一个名叫习授的官员感慨曹操的仪仗队很威武,娄圭则随口说一句:“人生在世,要靠自己努力,不要只看别人的风光。”就这样,便有人向曹操告发娄圭话里有话,最终把娄圭给治死了。

崔琰的情况也和娄圭差不多,被人抓了一句话的把柄,最后曹操逼他自杀,本是兖州故吏的毛玠,为人正直,为崔琰求情,结果也被罢官。

我接着说前面的王思。王思这个人风评不好,说话也不行,有一次在公务上说话得罪了曹操,后来是被求情,曹操这才原谅王思,并提拔王思为豫州刺史。可见曹操对兖州故吏还是可以的。

同是兖州故吏的程昱,曹操对他则是非常信任,有人诬告程昱(估计又是某个校事找茬),曹操都不相信。

《三国志·程昱传》:(程)昱性刚戾,与人多迕。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

其他人如贾诩就很聪明,贾诩闭门不出,不结交高门,不乱说话,用低调的姿态获得曹操的信任,最终安享晚年。

校事

曹操设置校事这种刺探官员言论的官职,在早期遭到负责法律工作的高柔的反对。高柔为此向曹操提意见,要求废除校事,曹操都不同意。后来,赵达等校事作奸犯科,事情败露,曹操也是将赵达等人诛杀,并向高柔道歉,但仍然不废除校事这个官职。

校事这个官职后来是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才被废除。

综上所述,曹操对谯沛子弟是非常信任的,对兖州时期的从龙之臣也是相对信任和重用的,但特别是到了建立魏国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开始有选择性的甄别下属。即便有恩,只要有损于自己威严的人,他仍然会考虑痛下杀手,这也是权力地位提高之后必然选择。

相关参考

谍影重重之曹操疑心重利用“特务”治军队

导读:曹操疑心重,对谁都不放心。为了及时掌握群臣和百姓对他是否忠心,便广布耳目、刺探隐秘,这跟他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心理也十分吻合。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是明

陈登为何不像糜竺一样死心塌地跟随刘备,而是归附于曹操

刘备第一次入主徐州之时,别驾糜竺和典农校尉陈登同样积极协助刘备,之后糜竺死心塌地跟随刘备,然而陈登选择归附曹操,为何两人采取截然不同的选择?糜竺为世代经商,仆人、食客万人,家产万贯的徐州大富豪;陈登的

曹操疑心重利用“特务”治军队

曹操疑心重,对谁都不放心。为了及时掌握群臣和百姓对他是否忠心,便广布耳目、刺探隐秘,这跟他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心理也十分吻合。  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

参与营救的人,不留活口

曹操遭遇刺杀,将士前来营救,曹操:参与营救的人,不留活口导语:三国时期的曹操疑心非常重,多年的南征北战虽然让他权倾天下但也树立了很多仇敌,这些仇敌要么就是被他歼灭的军阀后人,要么就是朝中的政敌。他早年

刘邦发小卢绾为什么叛变,疑心病太重导致被策反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刘邦发小卢绾为什么叛变,疑心病太重导致被策反”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卢绾是当初跟随汉高祖刘邦一起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大功臣,而且还是刘邦的发小,但是卢绾为什么叛变呢?

临死手握超级神兵 水军大将东吴将领董袭

...,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孙权继任江东之主,董袭死心塌地追随孙氏,获得全军赞扬。后跟随孙权讨伐世仇黄祖。黄祖用两艘艨艟斗舰横在江面上,中间用巨大的缆绳捆绑,以此拦住东吴军队进攻的路线

历史人物 胡适为何会死心塌地跟随蒋介石逃离大陆

  1948年11月29日,共产党所属东北野战军会同华北军区主力共100万人,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联合发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60万人展开决战。12月12日,北平城被解放军包围,南苑机场失

历史人物 夏侯霸为什么那么忠心于蜀汉

夏侯渊被杀死后,刘禅说了七个字,让其子夏侯霸死心塌地效忠蜀汉,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定军山一战,蜀国大将黄忠力战魏国大将夏侯渊,从此威名远扬,一战成名!黄忠年过七旬,之前

历史人物 明朝大将徐达怎样死的?

说到徐达可能很多网友都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情况了,但是其实对于这个人有的人还是非常的清楚的,因为他好像和烧鹅有关,而且导致他死的情况就是因为烧鹅,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曹操做事疑心病有多重 曹操优点有哪些

曹操做事曹操虽然是在乱世中的一大枭雄,但是他做事却没有一个“雄”应该具有的气魄。曹操做事,最大的特征就是多疑,无论是什么事,总是会先去怀疑一番,想东想西,不够果断。曹操像或是因为生逢乱世,目睹了太多苍